当乐队落下最后一个音符,作曲家刘青的内心一定是不平静的。这部以妈祖为题材的同名交响乐《妈祖》终于回到了它的发源地福建,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乐手们的弓弦下散发着它独有的海的气息。一年前,当刘青被国交委约创作后,正是福建的采风为她带来了创作《妈祖》的灵感。一年后,11月3日至7日,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关峡的带领下,包括赵石军、吴少雄、黄凯然、郑阳以及印度作曲家维杰在内的数位中青年作曲家同样踏上了这片土地,为他们闽南题材的音乐创作寻找素材和灵感。' a( r' N w: I
) F* D( k, ~" g @ 什么打动了你?8 ~" i* G( q$ A1 ^
% I" v2 W* {7 U5 K 在国交的乐手们为夜晚的演出积极“备战”的时候,几位作曲家已颠簸在了去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客家土楼的路上。“在看这些土楼的时候,我脑中一直回荡着刘湲的交响音诗《土楼回响》。”青年作曲家黄凯然说,“但这一次显然对它有了更深的、更内化的感受。”在今年5月国交组织的云南哈尼采风后,黄凯然从哈尼梯田上的云彩中受到启发,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云南题材交响乐。 ( y1 y( {8 J9 i% W# J - i+ Q" J! i0 j; `& G/ B7 |2 O1 K “很多时候作曲家并不一定需要从音乐素材中寻找灵感,他只是需要到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去‘受刺激’,文化、风景或者是人都能给人触动。”青年作曲家郑阳说。1 E! D& |7 M0 g0 B( s# ?4 c$ ]! Y2 N
- @ B% D. Y% L3 W: R
这一点刘青深有体会。一年前在采风中她听到了不少福建南音,但作为音乐素材来说,南音的自成体系和自身的了解匮乏都让她对其难以下手,直到她到了莆田湄洲岛,在妈祖的故乡听到妈祖的故事。“这样一个在海难中自我牺牲拯救众人的弱女子在那一刻特别地打动我,于是我就在作品中再现了这个故事。因此重要的是,什么打动了你。” # l, M2 `, }6 Q: v5 l' g# Q . G% z8 [1 e/ C$ s! i% w 如果说福建之行对印度作曲家维杰有什么改变的话,那也许是他将在他的首部中国题材交响曲中加入一个描写福建南音的章节。在他的这部交响乐中,维杰将化用《论语》和《老子》中的篇章,并让合唱队员演唱从两部中国经典中截取的歌词。“作为一个外国人,我很高兴看到现在的中国音乐家这么努力地去寻根。很多中国人可能完全不了解,中国笛子的颤指演奏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之后在声乐上产生了影响,形成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种男声演唱的特殊技巧。中国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把它们忽视了,现在恐怕需要音乐家们加倍努力地去挖掘和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