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D- ~/ @+ M, E 本次大赛的主题是“让世界看见你的声音”,赛事总统筹、中国国际合唱研究会会长海燕对此的解释是,让世界看见你的声音,就是要做“更好看的合唱”。这样的定位旨在引导和鼓励参赛团队多创造出一批“歌唱内容新颖、表现形式新潮、艺术精神创新”的作品,并评选出更多更具观赏性、更多正能量的合唱节目。在中央电视台多年担任电视导演的海燕希望此次把合唱的“和谐感”与电视“即视感”相结合,通过发挥电视媒体的特性,传播好的、新的合唱理念。 - i* c# s3 u( p9 m& o* y. E) A, a# v6 c& o7 M
海燕表示,电视的特点决定了这次大赛要突破传统合唱比赛中的一些固有形式,在展现合唱特点及和谐度的同时,加入一些可以增加电视“即视感”的内容,为此,这次比赛增设了“情景合唱”的环节,譬如中国国际合唱艺术研究会结合民族合唱的特点设计出来的情景合唱《虎门销烟》,参赛合唱团根据地域特点设计的陕北歌曲《兰花花》,这些曲目既丰富了合唱的“可看度”,同时也是对民族合唱曲目的一种挖掘创造。由于电视的可看性,合唱团的现场发挥、队员唱功之外的表演也成为考察的重要方面。大赛为了增加观众观看过程中的紧张度与透明感,采取了评委与评审团现场打分、亮分的机制,评分体系和标准也是与世界接轨的形式。每一个参加总决赛的合唱团,都可以在比赛现场向自己感兴趣的评委提问关于自己队伍唱得好及扣分的地方,确保比赛公正性之余,对合唱团也是一次专业技能的认识和提高,对于普通电视观众则是难得的合唱专业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