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使你的声乐学习进步快: w$ }# S' y1 S& g5 {- ^+ _
" |3 s+ z8 Q2 [9 p- k- Z6 Y; B
应试声乐学习和平常的声乐学习有一些明显的不同,通常表现在以下几点:1、学生的年龄小;2、基础差;3、起点低;4学习进度急等。源于这些特点,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求考生在为准备考试而学习的过程中,从怎样选好老师到怎样科学学习,全盘科学地处理好以下几层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让考生在短暂的备考应试学习时间里,有效提高学习进步的速度:
: {) F$ B7 o* l( z7 L* S0 H* G9 D/ B1 q7 O5 o; L
一、正确选择老师声乐是一门自学可能很小的学科,特别是相对于初学者,自学成才的可能更小。因此,声乐学习需要辅导老师。
5 Z+ ^' _6 n& k+ P# r" R6 j& K1 m# J, a# Y# e
(一)声乐老师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声乐老师在科学声乐教学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尽管老师不能代替学生用嘴唱歌,但声乐老师存在的价值的确比嘴的作用还重要,那就是:
9 p( `# W0 j7 |5 _9 p5 A9 v' t( B
1、声乐老师是学生的向导9 T) l( s! V' r* Y( @$ R. N( }" _ y
7 i6 z& S$ ?% c% C7 E0 _" } 通常来说,声乐初学者的一些学习行为在进入学习阶段后的好长一段时间(一般1、2年时间)都还属于自发的、盲目的模仿行为。这个时期,声乐方面专家习惯称之为声乐学习的“盲点”时期。就是说,学习者进入学习阶段后,接触了一个新的学科,就好像一个旅游者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没有方向感,不懂路牌指示,也不知道目的地。开始的一些简单的学习行为暂时还是自发的、盲目的。所以,声乐学习者,要快速地达到学习的目的,一定要找到一位好的向导。有了好的向导,学习者才不会走弯路和迷路。) F/ n6 R0 c: N' | C$ @: q
8 S! P" C, P( [3 M5 p; F% q 2、声乐老师是学生的眼睛和耳朵0 C( x1 ]* y: e/ k { n
; D# `1 _* ]& {& N3 j( ~) m 声乐是一门视听感觉艺术,它的传播实现方式包含两方面内容:歌唱主体(歌唱者)和接受客体(观、听众)。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从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和形象审美观念的需要出发,同时充当歌唱者和观、听众,以便科学地认知、整合和塑造自己的声音形象。然而,声乐学习的困难常常出现在学习者这些“歌唱者充当观、听众”角色兼顾和互换中。比如为了分辨自己的音色的好坏,歌唱者要科学地区分主观的声音和客观存在的声音,要以客观存在的声音(通常指听众听到的声音)来引导自己的感觉,尽量避免主观听到声音对歌唱感觉的误导。要做到这一点,学习者必须在声乐老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这个过程叫声音概念的建立)。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学生的观众和听众,为学生的歌唱练习,及时提出建议和看法参考,帮助学生了解和认知自己的声音,所以可以说,老师是学生的第二双眼睛和耳朵。
/ u( Y6 z" H+ w8 p) b/ j9 v
1 D$ @/ @0 @0 J1 O 3、声乐老师是学生的乐器模型
; k* g h$ o+ z% {! l3 u% _! Y% E/ K; ?! K4 U
我国著名的声乐大师沈湘先生讲过,声乐学习就是制造乐器。如果是这样的话,声乐老师教学生唱歌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去把自己制造成乐器的过程。声乐学习者要在自己的身上制造乐器,它向雕刻和生产的一个过程,必须有一个模型和一套工序,在这个过程中,声乐老师通过正确的歌唱示范和表演指导,为学生展示了声音和表演的形象和原理,因此可以说,声乐老师是学生的乐器模型。
5 G4 J7 k: f8 m! T% _" f$ @1 Q3 }& p9 L
(二)怎样挑选到好老师
6 U# y3 ?* g7 D
4 s/ z. i8 {% ^& D/ f9 Y 挑选老师首先要识别和区分老师的优劣。因为挑选到好老师是学习进步的关键,所以识别和区分老师的优劣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和
* d# H4 a4 ^! o: b W+ C
6 q! @+ k4 t( `. `) k 学问。那么,怎样才算好老师呢?好老师要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d6 f! `6 |- g& }; K7 U9 W, E N* @) r3 A2 w1 h& R, B# J9 l4 |
1、高尚的人品(德)1 L2 B6 O: \5 b
2 n! q3 w# r9 G: w* k1 Q
一个老师只要有高尚的人品,他就会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负责,从而兢兢业业、开拓创新地在自己的事业领域里有所成就;一个老师只要有高尚的人品,他才会为人师表,以身垂范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名利是老师品德的试金石和双刃剑,因此,判断一个老师有没有高尚品德,就要从这个老师如何处理身边的名利是非入手,有高尚品德的老师一般淡泊名利。尽管对物质的追求是人类天经地义的一件事情,尤其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但是有德之人与无德之人在处理名利的时候还是有截然的不同,比如收学费这件事,有德的老师总是以学生的学习进步为重,时时处处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尽快成才为主要目的,而非一味为了多劳动多收费。市场经济环境下,一般地,人们衡量物质的价值以物美价廉上乘,加入把老师的教学当商品出售,有德的老师的教学肯定是“物美价廉”,相同是教授级,教学成果差不多,品德高的老师收的学费肯定比别人低一截这是硬道理。说到品德高尚的老师,笔者推荐几位作为参考,他们是:(北京)沈湘、(上海)周小燕、(广州)陈肖容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教学以发现、挖掘和培养人才为目的,终生淡泊名利,尊师重教,爱生如子,除了少收和不收学生的学费,经常还资助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工作方面的问题。
! Y( z0 y' Q& Q& |/ T/ z" Y- M2 X2 `( }* J m& O
2、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和实践经验(阅历和素质)& T' R( B- g8 a; R, z: ^
% j' q" j! K: e) } 因为声乐老师是学生的向导,又是学生的发展“模型”,所以,老师的阅历和素质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前进参考的依据和经验。& C" C0 \; P( o( G8 W! V k
4 @2 g+ }* z9 x o; ~
3、有正确的声音概念,也可以说成具备敏锐的音乐耳朵这是一个合格的声乐老师最应该具备的条件,它就是老师对声音好坏、优劣的“是非”分别能力,这一点也是声乐老师教学成败的分水岭。老师有了这一点,他就能为学生的任何时刻的演唱和练习提供意见参考,避免学生走错路,走弯路。* ^* c8 o v2 U& V7 j
2 S& H! Z( O' {5 G `/ y, `- q) } 4、有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上第2、3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好的状态,找到一个正确的起点和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而这一点就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进步的速度。所谓“有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 u/ b# h: ?% k+ C2 [8 x" I% B% |# Y7 c7 J+ M2 L7 S9 U
(1)会唱7 U7 h" f" v* e4 @/ Z
7 l2 H/ r& w9 I. S2 W 老师的天职是“传道,解惑和授业”,只有道高、无惑和业精的人方能胜任老师的教学工作。唱得好,是道高、无惑和业精的表现,是进行教学的最基本条件。老师只有唱得好,才能给学生(做示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才能明白歌唱技巧的个中道理,在教学中才能为学生解惑。行内有很多“唱不好则教”的人,在声乐讲台上,凭三寸不烂之舌,自圆其说,往往不是以唱教唱,而是以论教唱,把学生带到“莫须有”的理论漩涡中,这是“毁人不倦”的根源。$ u0 u4 n( t" v8 B5 h1 C3 V8 Z
& @- P) l# F" f
(2)会说; ]! V# q& r5 T' L0 a
. B1 P7 L, |5 c. P! n5 M L! a# q8 L& L
作为声乐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能唱,而且要能讲。这里所指的“能说”并不是指自吹自擂、自圆其说般的,毫无根据和目的的论说能力,而是指老师教学应具备的简练直接、一语中的的口才归纳和表达能力,这是避免学生误会老师教学观点,提高教学成效的主要因素之一。
% b4 p+ _% g k( W; r& g* m7 Q+ s' r8 X
(3)会听" ]5 o& Q* S8 m8 \0 |. I \
* v, `, k$ }+ {7 x
老师既然在教学中充当“耳朵”、“眼睛”和“镜子”等角色,那就是说,老师应该在具备以上条件的前提下,同时具备为学生的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那就是“会听”。怎样叫做会听呢?也就是在具备正确声音概念的基础上,在听觉上对学生的演唱有敏锐的问题分辨能力,并能及时准确给予指出。+ ^9 G9 B# Z) A* M5 q& X( E
7 {& G' T% c$ O
(4)会想. A6 Y4 P" E2 W
6 V" v6 ^ B& {4 s$ ~9 R 声乐老师要真正教得好,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懂得学生的学习心态,想学生所想,正确处理与学生的教学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势利导,运出帷幄。- z, L% ~9 H7 G
5 n. q! s& v5 u+ j3 Z [! s 二、选择有利于学习成长的环境$ f2 h- `& n+ } k7 V" d# J
+ g+ K8 @" R; v
《孟母三迁》的故事典故大家可能都熟悉,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适合、有利于成长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不惜一切代价,多次搬家。这个故事就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人们学习和成长的影响作用。我们学声乐也不外乎,要学有成效,必须选择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怎样才称得上是好的学习环境呢?! \ u# V( n% w, W5 S4 I
0 r' j' E/ Y( ? |' A1 C7 D 第一,有共同学习目标的群体环境。声乐学习者在一个有共同学习目标的群体环境里生活和学习,对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与有共同目标的同学结伴而行,就有学习的向心力和前进的动力。这个条件保证声乐学习者在前进的道路上,有竞争,有共勉,有借鉴,有支持。& s: ]0 C) X. ]* ^; b, Z8 e. I
' [! r4 P0 ?$ ]( ~% n
第二,有优越学习软硬件条件的环境。声乐学习者的学习和进步与优越的软硬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现代声乐教学是经验和科技的结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以往的经验主义层面上。经验和高科技结合用在声乐教学上有利于老师和学生更快的提高自身对声音和发生器官等的理解和认知水平,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因此,要提高学习进步的速度,要选择有优越学习软硬件条件的环境。
) a5 h1 \" f5 K1 y, a
4 G6 K% h+ g" ~4 A: `9 e 三、端正学习的目的和态度1 n1 \" O5 D3 G, t4 S
3 n: T) T! m7 p2 r2 x4 c: m
态度是行动的先决动机基础,它影响行动方向和结果,因此有人
5 t6 |0 l% Z" n) u S/ Y: U+ q1 n$ p7 H" m
说,成功和失败只是一种态度的差别。学习的态度是影响学习进步速度的心理因素。因此,要学习进步快,一定要先端正学习声乐的态度:
& c5 E! u( S1 Z8 u9 o+ m! q1 j# ~ U+ M( j& Y
(1)跟老师学习不是为了沾点儿“仙气”,镀点+ D& e5 Q s% e/ c! O' F
, e8 @( \7 k* v( J 儿“金”,拉拉关系,走后门,而是为了学到知识,提高和充实自己。有很多人通常四处奔走跟老师学习不是因为某老师有渊博的知识,也不是为了学到知识,而是因为此老师与某某比赛、某某考试的评分有关,或者这位老师是名人,拜他为师,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些态度都是错误的,是投机倒把、耍小聪明的表现。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动机不明确,所以此类人学习根本不会用功在学术上面,而恰好把所有心思放在投机取巧,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仙气沾不上,金镀不成,后门关系拉不上,学费交完了,时间耗掉了,学习仍进步不了,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跟老师学习,态度一定要端正,一定要为了学知识而学之。" `0 N: B% l. s" a! U
# p7 k: w+ l. F (2)学习的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学问水平。尽管有时候考试是学习声乐的目的之一,学习进步是为了达到和满足考试的要求。但是,如果学生仅仅把考试作为学习的目标,学习就通常变得短见和势利,这种急功近利就会使学习变得一种交易似的短期行为,最终影响学习的成效。培根说过“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战胜别人,而是为了把握和控制自己”,意思就是说,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学问水平。所以,只有把声乐作为一种终生要钻研的学问来学,才会卓有成效。% ]% ?" z* e' S7 b( C& ~
3 X2 p3 f3 B. ?6 n* o) N8 c2 h (3)勤学好问,谦虚谨慎是学习进步的保证。
1 y. g6 t0 M( H/ n
/ R j0 n# S2 e$ ^2 s o3 V* R, e) n (4)学习要逐序渐进,切忌好高骛远,心猿意马。
# s, m( C p" i2 t
( D' v. n2 O& ^) Q 四、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生活起居. D# o( w# X1 P
1 z% o2 R# G7 {/ U0 F; D
有话说:“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懂得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虽然有点牵强和夸张,但倒阐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懂得学习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最多的知识,就是善于学习的结果。学习要快速进步一定要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生活起居。对于学习声乐,这方面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声乐歌唱的发声器官直接长在人体上,人体的状况随着学习时间和生活起居习惯的变化而变化,同时直接影响歌唱发声,因此,要学习好声乐一定要懂得善待自己的身体,保养自己的喉器等,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把自己的身体状态进行调节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习诉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生活起居。以利于更好的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