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尔演奏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是出于两个原因。首先,鼓励他们继续写,其次是提醒我自己,我是多么欣赏贝多芬。”这是史上最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巨匠之一海菲茨在1961年写下的一段话。对于这位前辈同行的观点,穆特想必不会完全同意,在她看来,当代作品非常重要,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当代作曲家都特地为她创作,而她也从来都会在音乐会和唱片录音中以精湛的演奏弘扬它们,这成为穆特作为新一代小提琴大师对于音乐事业的一个突出贡献。在她的艺术家简介中,特地提到她的“曲目中经典作品与富有创意的新作平分秋色”。1 N4 e& ^* P0 T: v5 X v/ Y
- B# Y. E8 H& P d9 Z$ x' S 在当代作品里又累又疯狂2 b. o/ h8 v2 F5 @
5 Z9 N) R+ y8 u. K
10月13日的“安妮-索菲-穆特小提琴独奏音乐会”,是这位不折不扣的小提琴女神第二次莅临国家大剧院,她的曲目,再好不过地符合经典与新作“平分秋色”的搭配。开场曲是出生于1959年的美国作曲家塞巴斯蒂安-居里尔的《齿轮》。这是一首篇幅相当长的艰深之作,对于小提琴家和钢琴家在技术上也十分棘手,而听众中绝大多数——即使不是全部——也对这首作品不曾耳闻。因而,这是典型的“出力不讨好”的曲目。在音乐会当天上午的听众见面会上,穆特告诉大家,这首乐曲在弓法上用到一些特殊的技巧,会发出比较尖锐的声音。但她同时指出,这并不是当代音乐才有的,在维瓦尔第的音乐中也有类似的效果。她承认,居里尔这部作品演奏起来让演奏者很累,会让演奏者进入一种疯狂的状态。与穆特合作28年的搭档、钢琴家兰伯特-奥尔基斯也指出,这样的音乐,旋律和节奏是复合型的,一只手就需要发出多层次的节奏,而两只手演奏出的节奏又是高度独立的,因而层次更加多元。因而,“聆听《齿轮》时,你会感到很多闹钟在耳边回响。” C* M) t$ V( T o+ D: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