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许多孩子选择暑假期间参加出国交流的音乐夏令营、音乐节,在国外登台演出或与国外乐团合作交流演出,以此增长见识和舞台经验。音乐节的小提琴手普遍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的小演奏家与国外的同龄小乐手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参加国外音乐节对孩子来说有怎样的意义?易北河谷欧洲音乐之旅音乐节主办方中欧音乐交流学会会长、小提琴家崔红霞有独到见解。% H* A/ X( h0 }! u' t x" f. T
# z& e* e* W. ]; t, G/ X' @
与国外小朋友比一比7 d% W' m; h% z: I
, q# W" d9 }* k ~- a& x 作为经常举办此类活动的机构负责人,崔红霞见过许多国内的小琴童,8月5日-15日,易北河谷欧洲音乐之旅音乐节再次启程来到欧洲,开始了系列演出及大师班活动。“感觉得到国内的孩子很少合伴奏、拉重奏。所以在音乐节与伴奏配合时会有些问题,比如开始时只注意自己的部分,没有音乐的整体性概念。这方面国内孩子还有提升空间。”“我们的孩子通常比较小的年龄就能掌握难度较大的曲子了,这点是国外孩子普遍达不到的。在国外,比如德国,孩子们更注重合作,普通学校几乎都有几个乐队,凡学了乐器的孩子都被邀请参加乐队。孩子们的重奏观念和经验很好。中国孩子相反,比较注重独奏技巧,重奏合作方面较弱。他们基本乐感都不错,也很灵,改正错误很快,合作几次之后也能很快上手。不过相对被动,不会主动要求学什么曲子,或者主动去专研一些问题。国外孩子相对兴趣广泛,爱思考,也喜欢专研。学习上主动性强。”/ s' t7 V0 d. A4 L4 I' _$ I6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