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响乐团职业化管理难题如何破
* d, B! U8 x, |+ a! n/ M$ J9 F$ _6 ~# q1 d5 D0 t. }2 }6 T
——第二届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侧记# J, v) g; O5 e' R( q) S' O, D
" r9 Z( e# q+ _. v- O! Q+ K 虽然是舶来艺术,但古典音乐对于国内普通听众来说并不陌生,这得益于国内交响乐团近些年的发展。自1879年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上海公共乐队创立至今,国内的交响乐团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蓬勃发展,目前很多省市都有了自己的交响乐团。但在发展之时,乐团的职业化管理、专业人才团队建设、市场化运作等问题日益凸显,影响乐团的健康发展。对此,近日,来自国内外的30余家交响乐团参与了在上海举办的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共同将目光投向乐团发展瓶颈,梳理艺术管理细节、分析案例,为国内交响乐团新发展谈经论道。
; T8 R# G& R. V* b5 t: y) i# C. m$ R/ Q) m( e; k, c2 b
强化人力资源管理/ d* u$ ~# E2 j& G/ c+ g
& k6 y& Q# n8 z' |2 Y
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今年是第二届,该论坛由指挥家余隆倡导,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乐队学院和YL工作室共同主办。论坛举办的初衷是希望建立一个长效、便捷的信息沟通机制,促进国内交响乐团职业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从当前来看,交响乐团在我国的发展势头不错,但暴露出来的职业化问题却不容忽视。正如一位交响乐团的负责人所说:“作为职业交响乐团,必须让自己先职业、专业起来,严格贯彻各种细节,才谈得上对音乐和古典交响乐的重视,才能在舞台上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才能让古典音乐在中国得到良性发展。”
6 j$ C s3 P) h. C$ F
: ~) g6 ~% ~ g 谈到乐团的职业化管理,就不能回避人力资源(包括演奏人员)管理问题。杭州爱乐乐团团长邓京山表示,乐团从2009年成立到现在,在市场上成绩不错,但人才引进与培养始终是乐团的一大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乐团曾到中国爱乐乐团、青岛交响乐团去取经,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通过向市场招聘人才、与世界顶级交响乐团建立协议性的深度合作、开展业务考核等方式,逐渐形成了今天较为合理的人才结构构成,到现在乐团共有120人,其中43人为硕士、博士,54人为海归人才,首席及副首席23人。”邓京山说。
9 g4 b4 x4 D$ {& U( F
+ |/ F* Q. i( E) K( S9 K 身为国内老牌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的团长,周平同样为人力资源管理感到头疼,“近年来行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以上海交响乐团为例,根据最新统计,乐团成员的平均年龄为37.5岁,其中演奏员平均年龄为38.7岁,行政人员为35.2岁,这两年正赶上一大拨乐手退休,团里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年龄断层。相较而言,行政人员的流动性很高,以往行政人员多是音乐背景出身,而现在综合专业背景的居多,每个员工进团,培训周期基本需要2到3年,一旦离开,会给团里造成不小的损失。”周平表示,上海交响乐团对外招聘已成常态,每年都在招人,人才流动给乐团运营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如何留住人才,乐团必须拿出一套可行的办法,这就需要在薪酬、培训制度、员工归属感等方面下工夫。/ k- w, J1 B* r& G( G
" ~' E* r4 f0 K' h5 B
香港管弦乐团为留住人才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办法。在该团负责人看来,薪水是造成人员流动的主要因素,所以对于乐团的核心人才如音乐总监、指挥,一定会尽量保证他们的薪资水平,另外,还会通过合理安排演奏曲目及巡演日程来留住演奏人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