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来,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愈来愈普遍。随着数字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和人们对娱乐消费的需求,数字音频制作正向多声道立体声迅速演变,今天小编就影视录音中数字录音的情况做一个详细说明。
# P+ T, a) L* v! k, K( y1 @) k3 A: w% T( @
1.现场同期声的录制* @* {* m' @* \3 F
6 M* _: \/ k- u+ f9 v 现场同期声的录制通常使用便携、稳定的数字磁带录音机、数字磁盘录音机、硬盘录音机等。由于数字录音机在防尘、防潮、防振、耐寒、耐热等方面存在缺陷,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在条件恶劣的录制现场,使用模拟录音机(如NAGRA46.25mm)效果反而更好。, n1 I" P7 I" G
% z* M/ K- l0 h9 a
一般录制现场对白采用单声道记录方式,因为一方面多声道数字立体声依赖于混录台的声道分配技术来实现;另一方面对白采用多声道记录不利于声像定位。录制背景效果及大规模的现场群众人声(群杂),可采用立体声记录方式(如AB制、XY制、MS制),主要是为了增加空间感、深度感和群感。考虑到多声道数字立体声的兼容性和使用模拟立体声解码器播放的可能性,我们建议使用XY制。有条件时使用四声道数字录音机(如NAGRAD)录制背景效果,将有助于多声道数字立体声的制作。
& I' Z" D, @! [( I2 N2 c! E5 Z
) T8 X' l+ [% a9 M7 { 2.转录
, D7 m4 {" h5 k' ]6 S
% }' Z* H9 g% U0 p7 m 现场同期声通过转录复制到视频工作站或音频工作站供剪辑,关键是转录应无损进行。一般需使用数字接口,如进行模数转录应使模拟播放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注意录制电平。对转录过程中发现的素材问题应及时记录,为日后进行对白置换做好准备。
* Z3 o& H4 u' W4 M9 i1 o6 D% }4 ?. r3 B9 P X6 E7 @ T" a- J
3.配音: X4 `0 r' j7 n: ^: W l- |! B4 B6 X
: j: {5 U9 x7 Z R& r0 j
配音时应尽可能采用与现场情绪、气氛相一致的语气、语调和音色,以及与现场所用相同类型的话筒对配音是有利的。增加群杂的录制条数有助于在未来的节目中渲染现场气氛。特别提请注意的是在配音中不要试图做任何均衡、混响、延时等效果!这是因为监听条件不同,以及无法对节目的整体情况作出准确的选择或判断。6 I% h R% W- P
) W9 S3 s# T( Z 4.编辑, |' F( r6 O7 ]2 J7 Z T
- |2 S& t1 X5 \+ R$ a
声音素材的编辑直接关系到多声道数字立体声录音的节目质量,它要求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我们必须根据剧本的要求、自己的录音艺术经验展开创作,利用现场同期声素材和可能找到的素材进行剪辑。2 C' s- V/ h% N4 T5 H8 s
/ h( J/ \" u/ I" {9 @1 }
如今的音频工作站已不再是功能简单的剪辑工具,许多声音处理器甚至于各种数字立体声编码器都能够作为音频工作站插件而得以广泛使用。这为制作人员带来了便利,增加了创作自由度,降低了成本。
' y: |- w( k: }
+ q3 ?$ N1 F) M' V) K k c0 c5 D 在素材剪辑中,应编排得当。在可能情况下,按一定规律排列声道将有利于最终节目的混合录音。$ [3 b* m0 {) R( D( W
{- }2 i( r% f% `3 k&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