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风笛的离别愁# Q9 Z8 J0 q9 I# f( @7 O' }
* k# f0 }4 T5 {8 M2 ` 风笛,是流行于欧洲各国的民间乐器,又名风袋管。唐诗中的风笛,应该是一种类似于口笛类的简易管乐器。
- z0 m _, W5 o& Q5 Y# I6 s+ r" }8 Q }
唐诗: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春意荡漾,杨柳飘拂起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凄清幽怨的风笛声中,表现出友人别离时的依依不舍。傍晚时分,风笛将整个画面带来了一丝丝阴冷的色调,衬托出离别时的愁绪万千。《诗筏》:盖题中意,只“君向潇湘我向秦”七字而已,若开头便说,则浅直无味,却此倒用作结,悠然情深,令读者低回流连,觉尚有数十句在后未竟者。
9 F; x4 X- V6 m, [) Z, [7 R
6 s( E) K( r' d# m* ~' i A 四、万千变化的筚篥- A2 t5 d8 D9 g% V# x' ^
3 j( V3 S! K, w; C/ f. z
筚篥是一种古老的西域吹奏乐器,发音悲烈,因此得名。《通典》说此乐器“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吹之,以惊中国马。”可知这是一种音调很高、声音很响亮的吹奏乐器,为西域人牧马时所用。最早用骨制,传人中原后改为竹制,声音更为响亮和婉转。
1 X, l& V1 c/ u* @ k: q1 r. u3 q- k6 b1 B. U
唐诗: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枯桑老柏寒飕飕,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华照眼新。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听安万善吹筚篥歌》李颀)筚篥声声,使邻人忍不住叹息,远在异地的游子闻之思乡,个个泪流满面。筚篥擅长表现冷色调的乐曲,但表现力又不局限于此,多彩而丰富。可表现狂风怒卷、苦桑老柏在寒风中瑟瑟战栗,可以表现数只雏凤鸣啾啾,有时像龙吟虎啸一齐迸发,有时像深秋里万籁百泉一齐咆哮,有时像黄云压顶白日昏暗,又像宫苑里繁华似锦令人耳目一新。诗中还说,一般人不会欣赏,只是听听。不遇知音,任乐曲徒在风中荡漾。只有仔细体味,才能发现音调旋律十分神奇。再加上有唐代安万善、尉迟青、王麻奴这样的演奏高手,才使筚篥声名远播。《唐诗三百首》朱良志:这首诗表现了筚篥的声音特点与极其丰富的表现力。
( Y' Z/ z( e, m+ V, N8 I
6 A: u, x8 y3 @( w/ V- X 五、冷艳之美的洞箫
. r" S! y( w/ r# z/ K" h$ v
* w6 R5 Q/ V2 L, {8 H8 @! ^ 箫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在数千年华夏文明的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独特的音色和韵昧给人一种悠远苍凉的感觉,冷艳一词是对箫声的一个最确切的概括。历代民间艺人,宫庭乐手和文人雅士积累了丰富的演奏经验,创造了深浸着华夏文明特色的箫文化。唐代诗人李白在《宫中行乐辞》中把箫比做“凤”,有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之说,故又有凤箫之称。唐代出现的“尺八”,亦属于箫类。8 W+ n B6 K+ N: a+ w* ^0 R
) M! i& a+ B* z0 t1 c# n8 r0 r
唐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将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桥的传说融入全诗,“青山”、“水”、“秋”、“草”、“桥”、“明月”、“夜”等突显出一份静态之美,加上一个“何处教吹箫”,使得全诗人透出一股冷艳的独特意境。《唐诗选脉通评林》胡次焱:对草木凋谢之球,思月明吹箫之声,寂寞之恋喧哗,始不胜情。
( i6 J$ R' I9 ?8 B$ l( R; S+ \7 i5 n7 }( s
唐诗三百首中的管乐器,以沉郁、低婉、跌宕起伏、苍凉、阴冷、愁苦等特点见长,皆属于冷色调的特性。事实上,好多乐器不仅仅可以表现阴冷、柔和的一面,亦可表现阳刚、热烈、明亮的暖色调,只是由于在那种常年战乱,民不聊生的年代,愁闷的情绪更明显一些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