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35|回复: 0

[乐理知识] 哈雷重现莎翁英雄主义

[复制链接]

3841

积分

6

听众

1910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3841
mzzvr 发表于 2016-8-10 08: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在他的散文《埃文河畔的施特拉福》中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他眼中的莎士比亚故乡景色:“埃文河不时地映入眼帘。它流过广阔肥沃的河谷,曲折蜿蜒,千姿百态,引人入胜:河水时而在岸边柳林中闪闪发光,时而隐没在树丛中或翠堤下;时而缓缓流淌,现出全景,将一片草坡环抱起来,呈现出蔚蓝色的一片……”来自英国曼彻斯特、以其创建者查尔斯-哈雷爵士的姓氏命名、有着158年历史的哈雷管弦乐团于16日和17日连续两晚在国家大剧院2016“漫步经典音乐会”上的演出,让我感觉到其曲目安排中的莎士比亚主题恰如欧文笔下的埃文河一样时隐时现。- a4 o% F8 x7 H4 S( r5 \2 q: \* Z8 Z
- P& `) ?) s% L1 _: h' I
  两场音乐会各有一个名称:16晚第一场为“漫步欧洲”;翌日晚的第二场为“莎翁400年”。第一场音乐会虽然从名称上看似乎与莎士比亚无关,但开场曲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创建者奥托-尼科莱根据莎士比亚的《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创作的同名歌剧序曲,其中所透出的用意,难道不是对莎士比亚主题的“点题”?马克-埃尔德爵士有着高大的身材,他站在指挥台上的姿态既有笔挺的绅士风范,又透出指挥家的权威感和个人魅力。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夏尔-明希在《我是一位指挥家》一书中所写的那种富有个人魅力的人物,即“有些指挥家,只要他们一出现在台上,他的感染力就已经开始发挥。”由于国家大剧院一年一度的夏季“漫步经典音乐会”源自其灵感发祥地伦敦逍遥音乐会的亲切性质,音乐会开始时听众席的安静程度明显不如平日,《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序曲开头低音部如耳语般轻柔的优美主题,稍微嘈杂的环境都会将其掩盖。为此,马克爵士耐心地等待了很久,才指示乐团开始演奏。《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一向为德奥指挥大师们所钟爱,从富特文格勒、卡拉扬、卡洛斯-克莱伯到蒂勒曼,都有对此曲的精湛阐释,法国指挥家乔治-普莱特在2010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上也指挥了这首序曲,以此纪念尼科莱诞辰200周年。但这首笔触轻盈的歌剧序曲实际上远不像看起来那样“轻描淡写”,也许是柏林与维也纳爱乐对此曲的演奏确立了太高的标准,埃尔德指挥下的哈雷管弦乐团明显显出力度与管弦乐色彩感上的欠缺。到了王健担任独奏的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中,情况开始发生明显改观,王健的演奏技巧精湛,境界博大,乐团的协奏也显出对音乐的高度熟稔和热爱。下半场的德沃夏克《d小调第七交响曲》充分显示出乐团巴比罗利时代蜚声乐坛的对德沃夏克音乐的擅长。返场第一曲是乐团为此次中国巡演北京音乐会特地委约作曲家罗曼-贝内迪克创作的中国意境乐曲《渔歌》,第二曲回到莎士比亚主题——门德尔松的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中驰名天下的《婚礼进行曲》。
: s+ T; g; A2 Z3 D1 X$ T( P" U( w4 R; H" j( s) ~8 t" k
  17日晚,莎士比亚主题首先由柏辽兹的《李尔王》序曲和德沃夏克的《奥赛罗》序曲体现,在下半场由C.帕尔默根据威廉-沃尔顿的电影音乐改编的《<亨利五世>:莎士比亚场景》中达到辉煌高潮。正是由于这一富有灵感的、应景而绝妙的曲目选择,由于这首难得耳闻的壮丽作品,让此次哈雷管弦乐团的到来成为非常震撼而难忘的经历。两位杰出的英国演员汤姆-麦凯和马尔科姆-辛克莱分别作为国王亨利和剧情叙述人的表演慷慨激昂,充满雄辩力量;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演唱虽然所占分量不多,但在抒情和雄浑两个方面表现得十分出色,让莎士比亚的这部剧作得到了一次凝缩而有力的呈现。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6 16:05 , Processed in 0.11572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