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这个季节,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鏖战正急,或尘埃落定,可最近三年,青歌赛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1984年创办的节目,到2013年,共举办了十五届,这么一个有历史、有品牌,和央视“春晚”同史齐名的节目说没就没了,让我这个从第一届看到第十五届的歌唱欣赏者还真产生了深深的怀念。- A3 a% ~2 g# d5 r. s" [
* S! t: F5 Z6 U4 Z, S
按说眼下那么多电视台都办各种各样的歌唱比赛,有的创广告招商奇迹和收率高峰,但没有一家有央视青歌赛有份量。第一,那些节目大部分不是直播,只有决赛时有的才直播。第二,《中国好声音》多是通俗选手,很少有民族唱法选手,美声唱法几乎没有。第三,《我是歌手》不仅全是通俗唱法,且多是成名的歌手在争排位。第四,《越战越勇》虽有未成名且专业的歌手参加,但过多地渲染个人“老惨”的经历影响了专业评审的打分,显得评审不专业。% j$ m I z. n4 N
) X" b! g% H' H* i* W; n 说到以上的短处就都是青歌赛的长处了。第一,比赛唱法齐全,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合唱全有,选手专业,评委专业。第二,十五届比赛推出了大量歌手,推出了不少新歌,三十年前,二十年前,十多年前比赛的选手至今仍在歌坛一线,如闫维文、戴玉强、王宏伟、刘和刚、和慧、雷佳、万山红等等。) a- [; p& ^4 n# x4 w; F
8 w/ C7 f+ p% g! `: L
近三年,虽然比赛很多,但新人出得很少,其中很重要原因就是央视青歌赛的缺位。7 P" H. U7 {( t. l% P4 @2 W- @$ `
1 g' p( e9 X) u/ ?% h1 S7 I" A6 h 专业学歌唱的学生学成之后参加各种演出或国际比赛,这应该也是他们的“星途”。但这是在中国,青歌赛最合中国的国情,你既使参加帕瓦罗蒂国际声乐大赛、多明戈国际声乐大赛拿第一都不一定好使。换句话说,国际大赛冠军都未必进得了央视青歌赛的决赛。这里关键是央视青歌赛的收视率太高,在同类比赛中排世界第一。没办法,谁让咱们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呢?电视观众也是世界第一。所以专业学成的歌手一上青歌赛,获冠军的从预赛、复赛直到决赛,得多引人关注呀!如果一个公司打造一个成熟的歌手,恐怕得花数亿人民币,也未必能达到央视青歌赛决赛选手的超高关注度。这就是央视青歌赛的魔力,这就是三十年品牌的天价资本。难怪专业学成的歌手,尤其是美声、民族唱法的选手都视青歌赛为鲤鱼跳龙门。王宏伟参加青歌赛前早就唱到那个水平了,但无人知晓,等青歌赛拿了冠军,一夜家喻户晓。鲤鱼还是那鲤鱼,但有这龙门让它一跳,它就成了龙。 0 Q; x2 J# \$ n) j : B7 v7 T ~. Q% \2 P* l 央视青歌赛,有这么长三十二年的历史品牌,近三年不用而闲置,个人感觉浪费了巨大的资源。方法总比问题多。人们批评央视青歌赛最多的就是非歌唱因素干扰了评分的公正,不能因被蜂蜇了就不养蜜蜂了。其实这可以设计出更严谨的制度,让评委抛开歌唱外的一切干扰,就单纯地以歌唱水平打分。 + e8 y& i. B3 ]3 A" D3 b7 c$ o 6 K( q s8 [/ w 比如,比赛可以用双机制,不是那种拉大幕,隔开评委和选手,因为青歌赛毕竟也是一档大众娱乐节目,收视率也是必要的。是那种在比赛前四小时(或八小时)评委不知道选手,选手不知道评委是谁。如何做到呢? % U; |- F4 u+ y& U" G" } : K7 F( ], B! i" @* \5 e 首先,扩大评委人数,一个评委只参加一场比赛的评审。假如预赛复赛的和决赛一种唱法一共十五场,每场评委设十五人,一种唱法共需224位评委,再加后补35人,共计260位评委,就像考试的题库,建一个评委库,比赛前一天,摇号摇出十五位评委,如果是每天连续的比赛,当天比赛完摇出第二天的评委名单,也是一收视热点。然后第二天白天乘飞机或高铁赶赴比赛现场,取消下午的带评委的走台,就直接进直播比赛大厅。万一有评委因故从外地赶不过来怎么办?就从北京就近找后补评委,摇号过程也要直播。$ K" b% j6 A5 Q1 B% `: ~
0 U+ t* U) E7 S5 A; P0 ^( m6 M
第二,如果每场10位选手比赛,预赛一种唱法共150位选手,他们统一往一个地去,每天下午摇号摇出当天的比赛10位选手,过程也要直播,摇出的选手下午可以走走台,熟悉一下比赛环境。 5 A. B" L! v7 {! V. h9 P+ o2 G+ M Z6 r/ j- m7 ^# r$ t( L" U K$ |
有人质疑:评委不连续一轮评,如何能评出优劣?这不用担心,因为比赛又不要150位预赛选手的总排名,每场只选出3位至5位进入下一轮的选手即可,因为比赛最终决出前三名,最优秀的歌手是不会漏选的。' `: W6 I% H+ r* h3 F- s1 g
: K" X/ L- h; N: [: ?8 K' p 万一选手和评委认识呢?甚至是师生关系呢?这种情况肯定会发生,比赛可以用另一套机制来限制评委打感情分。每场比赛也评出最佳前三名评委,标准就是他们打分的名次和选手真实的名次越接近,评委的水平就越高。你想,在这全球注目的直播现场,谁还敢拿自己的专业水平、道德声誉开玩笑呢? ' |/ w* `( P9 c. W3 {7 j 4 L% U) [! y4 q0 H( t+ ~5 R 那是不是前三名的最佳评委自然就留在下场当评委算是对他们的奖励呢?坚决不可以,因为有可能这三个评委结成同盟,三个人倾向性地打分会影响评分的公正。顶多只有一名第一名的评委可以留下场继续当评委。既使打下一场打倾向性的分,如最高分或最低分,就会被去掉。其实这也是一大收视看点,看哪个评委参加评分的场次多?最多的,也颁评委大奖。这对评委以后也是金字招牌。 $ {+ D9 Y- R5 n4 p 1 B) t, I, F6 r 为了节省评委,也便于评委在一场10名选手评出高低,比赛不要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混合,每一场就是单纯的一种唱法,可以一天比一种唱法,这样也能保证收视率,既今天美声,明天民族,后天通俗等。6 a- O* l# g; s' X$ c& `;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