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指挥也要“童子功” # Q# j+ s; Q4 M. U( w! Q& |5 y& M# x+ C! h+ l4 n& Y
提起“从小抓起”,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钢琴、小提琴等器乐演奏需要从小开始训练。至于合唱指挥,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曹通一教授提出了“合唱指挥也需要从小抓起”的观点。 8 ~6 S& b# t5 q) s+ ]' `- I1 B) S' u+ C8 x- S# K/ t/ ~
被误解的合唱指挥, e& u+ C4 S7 s7 X6 i8 R
9 E: @" l) w. I 曹教授指出,仅就指挥法技巧的学习而言,的确不需要从小开始。但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与器乐演奏的专项技能训练不同,这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基础性的训练也应从小开始。合唱指挥应具备扎实的音乐基础与功底,应该有从小参与合唱训练与演出的经历,从小养成了解合唱、熟悉合唱、热爱合唱的素养,进而再进入合唱指挥学习的行列,这样的历程是被合唱界所公认的。. E5 m( z6 t5 |- w2 a5 _( a
) n! |9 s( @# z/ a0 ~ 在日常教学与深入各合唱团训练的过程中,曹教授发现,国内目前对于合唱指挥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或错误的地方。譬如认为“学钢琴学不好,试试学合唱指挥吧”,“学声乐难出头,还是转学合唱指挥吧”这样的想法。曹教授认为,这些认识的误区造成了合唱指挥人才选拔上的梗阻。要解决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踏实地从少儿合唱团的建设做起,规范化、符合合唱艺术规律化地建设发展少儿合唱队伍,形成规模,使孩子们从小就能浸润在合唱艺术的氛围中,养成终身了解合唱、热爱合唱的修养。二是从青少年中有意识地挖掘具有良好音乐基础,钢琴、听辨、乐感等能力出色的好苗子加以重点培养。0 c2 U9 O$ t$ ?+ t" p. i
# I8 I* M! p$ L1 F; H! X6 S8 Y' d 专业指挥专业培养! i/ [ X X; d% W5 O1 w9 e. m* o
. k4 \6 ~$ c; B/ V4 ^9 ? 早年曾经留学海外的经历以及近年来多次在国内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西欧等地)参与合唱、指挥比赛任评委的经历,令曹教授发现,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合唱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他举例,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合唱音乐教育水平很高,有一套完备的体系,学生们从小到大都受到了正统、规范的专业教育。他们的合唱艺术教育分为音乐学校、学院、大学等几个层次,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学习,练就了从事合唱专业工作的扎实功底。既能唱,又能指,还能弹得一手好琴。专业学习上首先掌握了总谱弹奏、阅读、分析的本领,从源头上掌握了合唱艺术的奥秘,这也是国际合唱指挥比赛都把总谱弹奏放在重要位置的原因。其次,从小到大的合唱课学习(几乎全是无伴奏合唱)对声乐、声部协调、和声、复调、曲式、合唱音响、作品分析、作品风格的把握等方面的技巧、原则、表达手法都熟练地掌握。第三,他们熟练掌握了各种语言的读音、演唱技术,同时,钢琴、视唱练耳、文学、哲学、历史等课程也是学习的重点。每个学生的指挥课程更是重中之重,学生们组成了大合唱团、小合唱团、室内合唱团,每个人都有经常排练实践的机会。可以说,经过音乐专科学校(学院)的学习后,学生们已是“从小入行,功夫在身”的合唱指挥和演唱家了。进入大学后是进一步的深造,这样可以锤炼出一支功夫硬、水平高、见识广的合唱指挥、演唱队伍。# |# N+ Z9 u( C' y; ?+ \; w g/ ~* a
* } ^' v0 t- F V! ]: r 曹教授还以钢琴演奏举例说,钢琴演奏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与合唱指挥关系不大,实际上它也是指挥人才培养的基础。钢琴演奏能力越强,对提高弹奏总谱,多声部和声的、复调音响的立体思维以及作品分析的能力大有裨益。他表示,我们国家的国情与这些国家有不同之处,但其中符合艺术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做法是可以借鉴的。关键是合唱指挥人才应该具备全面、扎实的音乐艺术功底,这个“底”需要从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