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32|回复: 1

[声乐教程] 音乐的美及其鉴赏

[复制链接]

1262

积分

4

听众

57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262
一个诗人哦 发表于 2016-7-24 07: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乐的美及其鉴赏
( S. a3 C" o5 Z" M! {7 v/ X4 A! _! [0 [# C+ o
  音乐的美应该包括基本情绪、风格特征、精神内涵、结构形式以及引导听众想象所获得的音乐表现,包括文学性的内容和绘画性的内容。
2 c. ]3 x" F4 Q/ i4 H- z- C6 Q
; S5 O! U" u2 Y6 z* Z" J  人们常说,音乐是人类的共通语言,恐怕主要指的是音乐的基本情绪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是共同的。音乐的基本情绪是一种大众化的审美体验,包含了喜怒哀乐等情绪,但很多音乐作品也很难用喜怒哀乐进行评判。
5 \" ~7 ]1 b) v7 Z6 w; @- y1 b) e5 H2 {/ I$ b4 X
  关于音乐的风格特征,比如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等不同的历史风格、西方音乐和东方音乐等不同地域的风格、贝多芬和瓦格纳等不同作曲家的个人风格。对音乐风格的审美体验需要有专业知识的帮助,同时也需要理性的介入。
4 D$ f& J$ ^$ m5 \
4 D- K* [+ @0 q2 D* r  同样,对音乐的精神内涵的审美体验既不同于对专业性的风格特征的把握,也不同于对大众化的基本情绪类型的体验,它也需要理性的分析,在高级审美活动完成以后才可能体验到。我们往往会把对精神内涵的体验上升到概念的高度来提炼,比如说贝多芬的音乐具有英雄性、瓦格纳的音乐具有悲剧性等等。, q  ^) f: ?! N' L7 e  m6 p

' r' o; E( a( t. I3 e8 K  音乐的美除了体现在以上提到的基本情绪、风格特征和精神内涵等这些音响自身所具有的自律性的审美含义之外,还包括听众通过作曲家的标题提示和音乐表现,想象和联想到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冲突,和类似于绘画作品中的色彩和线条等他律性的审美内容。8 C( `9 H2 g3 w) j8 H3 y" G3 a
0 `, f/ E+ j8 [8 G( X- O: t. a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2

积分

4

听众

57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262
 楼主| 一个诗人哦 发表于 2016-7-24 07: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先来看音乐如何表现画面和视觉形象。1 m, Z6 v& \* t$ m0 v

& E* f+ E8 `# H3 M% t% f  在现实的音乐作品中,有三类作品与视觉形象有关:一类是直接取材于绘画的音乐作品;一类是交响音画,它不以画作为题材,但它是在作曲家的画面构想中创作出来的;还有一类是与视觉形象有关的标题交响乐。9 u) c! v! h3 u' @0 l
& T; N* r6 L  g3 d4 G( y
  用音乐来表现视觉形象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通过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来暗示某种画面,比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乐》第二乐章,通过木管模仿鸟叫以暗示鸟语花香的田园景色。第二种是通过渲染情绪气氛象征某种情景,比如歌剧《卡门》第三幕的前奏曲,通过长笛和竖琴的二重奏所表现的静谧气氛暗示迷人的夜景下所发生的爱情故事。第三种是通过音响色彩象征或暗示某种景象,比如韦伯《魔弹射手》序曲,通过圆号深沉的和声象征层层的森林。第四种是通过音响的运动状态象征某种视觉形象,比如海顿《第101“时钟”交响乐》,第二乐章中持续出现的均匀的节奏型无疑是时钟运作的象征。第五种是通过音响造型象征或暗示某种视觉形象,比如肖斯塔科维奇《第七“列宁格勒”交响乐》等等。! e  E2 @* ]1 Z, A5 `2 f7 P
( V) v. o9 X/ F
  下面我们再来看音乐如何表现文学性的内容。, ?( M0 U1 d" h7 N& F9 o) v

$ o; `2 k% u. f  表现文学性内容的音乐作品大体上有四类:第一类是歌曲和歌剧,前者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后者是音乐与戏剧的结合。第二类是取材于文学作品的标题音乐,这类作品主要集中在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之中。第三类是非文学题材的标题交响乐和交响诗,比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乐》。第四类是叙事曲和无词歌,比如肖邦的钢琴叙事曲和门德尔松的钢琴无词歌。
% C, @8 ]- D+ m( z7 r$ L( j# J" W& {4 @5 e+ C4 J# \3 _! O
  音乐表现文学性内容的主要手段有以下五种:一是通过音调和节奏的特征模仿或暗示文学中的抒情和叙述两种表述方式,比如歌剧中的咏叹调和宣叙调;二是通过象征性的音乐主题暗示情节发展的过程,比如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曲《天方夜谭》中,皇后舍赫拉查德的小提琴主题一再出现;三是通过具有特定含义的音调象征特定事物,比如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用马赛曲象征法兰西民族;四是通过音乐性的冲突象征文学性戏剧内容,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五是通过情绪气氛的渲染暗示或象征某个概括性的文学主题,比如罗西尼的歌剧序曲《威廉-退尔》。. r% H7 J6 q9 d; w5 ]% y+ `6 b% D
/ C1 I" R5 |4 j2 X: x  b- H
  总之,音乐中的文学性内容也不是音乐音响自身固有的,它是通过听众根据作曲家的音乐表现以及他对音乐表现所做的文学性约定所做的想象和联想获得的,所以是他律的。
: ?! {8 D8 D) {8 Z/ l) P; v7 n- g. {, D7 r# ]' w( T& C6 `+ g: p
  所以,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是多层次的,除了基本情绪以外,对其他各个层次美的体验都需要审美经验的积累,包括听觉经验的积累和有关音乐艺术的各种知识和理论的积累。音乐审美的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实际上,我们每一个听众都能成为一名音乐鉴赏家,要懂得音乐,就要跟音乐交朋友。
* p5 M5 K  F8 D& o' P, S' H
: ~3 R. L$ G+ x- z  (王次炤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7-19 17:15 , Processed in 0.11981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