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周报》上发表的冼劲松的《如何使用新编车尔尼教程》,我很有感触。一位造诣非常深厚的钢琴家兼教育家仍旧不遗余力地为基础钢琴教育做贡献,这是非常难得的。正如众所周知的“金字塔”原则那样,基础钢琴教育便是钢琴教育这座“金字塔”的底座,这一层的人数最多,影响最广,自然也是最重要的。在这点上,冼老师是杰出的榜样。+ t! w4 H. |5 \' z- j; j/ w. o2 e
: @: ]( G4 `& ^; V% p) R) V, m$ X3 V
我作为一名普通基层钢琴老师,长期接触基层案例,想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提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冼老师的教材有所补充。
, w* E5 e% Q5 S; V& M
5 X1 l6 k6 d( y 首先,从教学伊始便着手让学生体会音乐性是我非常同意也在长期实践的教学思想。事实上,技术也不过是抽象总结出的音乐片段。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把音乐与技术比作音乐这门语言的两方面的话,音乐相当于语言所传递的内容(但音乐的表达更像诗歌,而不是那种逻辑严密干燥的说明文),技术相当于语言的语法。没有音乐的技术就像是没有内容的语句,哪怕逻辑严密,哪怕词藻华丽,都掩盖不了它的了无生气。% ~& N7 |% ?5 c1 `+ l
. b2 Y# c+ r: ^7 D% }% y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培养学生弹出音乐性?小时候先生总是批评我们念课文如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把这么美的文章读得如同报流水账,糟蹋呀,真心糟蹋,先生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很羞愧,于是开始模仿先生的腔调来读,可怎么也读不像,最后先生送我们四个字“东施效颦”。直到若干年以后,再看到这篇文章,才发现自己终于会读了。此刻的我很清楚,我会读了,而且必定与当年先生读得不同,但这就是我的读法,我从心底需要这样读。此刻没有对错,发自心底的表达就是最好的表达。
# R6 j& r/ a& l1 W2 W9 v% v: b3 K. a
注意,把上面这段话中的“文章”全部替换成“乐曲”,毫无违和感。弹琴和朗读其实是一样的,钢琴演奏会不也叫“Recital”(就是朗诵的意思)吗?我问我自己,我是如何领会到文章的意境(此处可替换为音乐性)的呢?是当年先生教的吗?可当年先生教的东西早忘光了。我思前想后,发现这些年我阅文无数,我有了阅历,我成长了,很多不懂的东西就慢慢懂了。
) \+ v8 { ?% D+ _% P
, Z/ |" x/ r. P5 U5 ]5 ?& k" q 说回弹琴。曲子弹不出音乐怎么办?用各种表情记号填满两行乐谱当中的空白,就有音乐了?我看难。当年先生送给我“东施效颦”四个字,我可不想转赠于学生。当然,这么做也不会完全没用,学生至少有更多的机会来从技术上练习这些表情记号。但这与音乐无关,还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M: O7 t2 g2 H( w6 O* J( d( {
5 O1 N* q, |# s- X 举个臭名昭著的例子:提到“大汤一”中的《湖上天鹅》不少老师头痛便要隐隐发作。这一课中教材编者一股脑将pp、p、mp、f等力度记号抛给了学生。编者的本意是想用不同的强弱层次来表现天鹅的由远至近,由近至远。但是在乐曲织体完全不变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做出三个以上的层次是不符合实际的。最后学生只能弹出不那么轻的轻,不那么响的响,甚至不那么轻的响,不那么响的轻,最后他耳朵里面听到的不是四个层次,而是一锅粥,全乱了。就算学得很用功的学生,也只能对这些表情记号有一个理性上的认知,而缺乏其音响效果上的感性认识,总之,没学到真东西。长期如此学下去,得到的结果我们都很熟悉——学生对于力度记号将视而不见。所以请不要再怪学生不认真看谱了,是他们学习的进入方式不对。5 G& p" p7 }0 x
( p) ?$ x1 Z6 }# A; D9 x& {
因此,我认为在初级的钢琴学习中随意加入力度记号并不会有助于学生增强音乐性,反而有害于音乐性。在这个时候,力度记号对于学生来说一个额外的负担,他们反而更无余力去感受与倾听自己的音乐。音乐性不是给牛排撒上的胡椒和盐,不是要我们给他添加进去的,音乐性是牛排自身的味道,需要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音乐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音乐是缪斯女神,她的美丽不是肉胎凡眼能够窥见,我们只有不断地成长与领悟,才会终于有一天打开“天眼”。. G2 h- x# O# k3 E/ X; ?
# h+ s9 A, r4 i2 E5 e. [
从一名普通基层钢琴教师的教学实际经验来看,没有什么比学生自己流畅地,尽可能无差错地(哪怕是毫无表情的)弹奏一首曲子更好培养音乐性的方式了。自己听自己弹,是任何音乐欣赏课或音乐会都无法取代的经历:从这个角度来感受音乐律动、感受和声、感受旋律会有一个不弹琴的人无法想象的视角,如同到一台机器内部来观察它的运转一般,能得到许多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l9 B( }6 c, X2 U
- k4 ]2 A( h* m9 ~8 F0 A
我完全理解冼老师的意图,他是从音乐演奏的角度来看待音乐学习而得出的教学思路。作为演奏家,当然同时也是音乐家,已经具有丰富的音乐阅历与人生情感,在舞台上是表演,是向听众输出音乐,输出情感。但是初级的学生无论是人生情感还是音乐阅历,都还处在输入阶段。用输出的要求来对待输入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可预见其必定收效甚微。
5 h: u2 b% U! s3 f
( n* X/ j! B* {* |0 w* j+ J 输入与输出,学习与表演,这两种弹琴的方式往往被金字塔顶的专家们混淆。之前有个例子,一位音乐学院学生在音乐会上演奏车尔尼练习曲,弹得音乐性非常丰富。这个例子被用来证明车尔尼练习曲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是个经不起推敲的证明。这是一种输出的弹琴方式,这位演奏者明显已经从各种伟大的音乐中汲取了养分,并把它们应用在了这首车尔尼练习曲中。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起作用的应该是那些给予他养分的作品,而不仅是车尔尼的练习曲。而从输入的角度来看,车尔尼练习曲中音乐养分的给予是相当有限的。5 d! Y: {& d; N" m- S% b
) H# h4 ^) \* t
幸好当年先生并没有让我们花太多时间在提高朗诵水准上,而是继续让我们读下去,读古今中外各种文章、各种文学作品。同样,在培养音乐性这点上,作为钢琴老师,能做的就是让学生接触不同风格的各种优秀作品,尽可能“正确地”(很多时候无法完全正确,老师必须容错,抓主要矛盾,搁置次要矛盾)弹奏这些作品,从中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5 i3 t( P" T* [9 P
- D: b/ b4 l% A7 s+ d: Z0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