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骤/方法
) r4 B. A d: n1 N7 r) }( N+ e
2 d+ M7 f; R$ ~, [. `# _ 一:# q; V, H. w& t* R: e! y
$ k3 E; T* s5 ]' M* j7 P3 @" V
要想唱一首歌曲,首先唱歌的人一定要做到声情并茂。一是“声”:用哪些动作去唱歌,什么动作在唱歌时运用会发挥出更好的效果。二是“情”:唱歌时所要表达的一种感情,怎样带动“观众”(被认作是不是投入有没有一种音乐独特的气质。)即使是一个先天条件很好的人,没有感情的投入,这首歌给人的感觉也不会很深刻。反之,如果只是为了发泄情绪,那么这种唱歌方式和吼功没什么两样。声、情两者不能良好的结合,等到成为一种唱歌时的习惯,要改变是很难的。
0 f. M4 [% e9 | [) `( ?( B8 {) N8 l% m
二:演唱一首歌曲的的规律。从声、情这两方面来探讨歌曲的演唱规律。在表达以及动作训练的过程中,是以声为主,情为辅,。但是在实际演唱过程中是需要两者达到一个平衡。这部分有四大功课:气息,发声,传声,咬字。很多人盲目的练习唱歌,但其实并不知道唱歌的过程中,声的四大部门都在工作着。唱歌的好坏是在欣赏一个整体,一种感情,却不是在检验这四门功课的高低与否。2 ~8 T/ w4 n2 T2 g7 B2 g. v9 J
5 ~1 z1 z8 u2 F5 q% H, w3 _7 N0 a
三:气息。唱歌必须用气,这是由呼和吸构成的。决不能出现这两个动作之外的另一个动作,例如,停顿,漏气,泄气等等。唱歌是“呼”的艺术。现在很多的练气的方法强调吸气,从而削弱了唱歌的人的表达。本末倒置。练习要领,要用气,一呼一吸,交替工作,稳定气口,连贯动作。
- z( u W4 u" A& p8 w2 t3 o. n% K' b; I2 F! D0 j$ K( E
练习方法:1,“丝”练习,一口气“丝”20-30秒,5-7次为一组,每次练3-5组。然后用“丝”替代歌词,完成整首歌曲。要求:轻,细,连,长。2,“嘟”练习,嘴唇放松,颤动,一口气“嘟”20-30秒,5-7口气为一组,每次练3-5组。用“嘟”替代歌词,完成整首歌曲。. ]- _; i f; e- O9 ~
M) I* j' h5 u& x c0 J" s0 d& \2 _, n& ? 四:气息的动作。胸腹式呼吸。; ~: x9 h2 g5 l0 Z5 T% |* V
: q$ M& x/ v( w6 }5 J5 @* t5 ^
动作:1,深呼吸三次,呼气和吸气均为5秒。2,深呼吸三次,但呼还是5秒,吸就越短越好。,3,将上述第二步的动作重复三次。不呼不吸,屏住一口气(此时只有肌肉在工作)4,将,2和3动作中的呼和吸肌肉动作颠倒交换,再开始深呼吸三次。呼是10秒,吸越短越好。5,保持,4的动作,将呼慢慢延长,10到30秒,吸越短越好。用原音来练习。6.保持5的动作,将原音变为歌词,保持发声及气息动作位置来唱歌。ps:不是在比谁的气长。以多口气为一组,不要以一口气为判断依据。
) I* \% Z ?4 ?! k* C; Z% r a4 V3 M8 `
五:发声。发声是一种本能,但说话,唱歌这都是后天形成的。既然发声是这样构成的,只要在无病的情况下,上体保持正直即可。本质是,要从本能变为有目的,可控制的发声。
% p' U) o8 S" h) n3 p" O& c" ]1 u) x0 Y- L# k6 v6 l
练习方法:用“气泡音”(可在百度百科中查找)来发5个元音“a,e,i,o,u”,还要与气息练习结合在一起。
8 P5 T. ]2 Z: E8 {0 X- N
% K: \- O6 x/ K& |% R6 y, _' A$ Z8 F ps:不能将原始发声和后天形成的发声能力混为一谈。说话时的动作和唱歌的动作不能有太多雷同。
+ Q0 w8 x) { @) y" D {
' N& i, x4 L" w4 r" D- f 六:咬字。可以照着镜子练习。练习方法:1.唱的时候至少露出4颗以上的上前齿,越多越好。2.唇的最高点,皱鼻子3.做出惊讶的表情4.松开牙关(最重要,难度较大)要大牙来发力,就是口腔开合的力,这个步骤很难。5.嘴的上半部分工作,下半部分放松。9 ^3 X$ a9 o' G
4 V; F! S8 N x
七:咬字中的前大后小。我们的舌头,要向左右展开,并保持平直(这个动作在许多歌手的现场演绎中都能清楚地看到)上边,就是我们的上口盖,也要展开放松,跟舌头形成相应的前大后小的夹角。
. i2 v* ?4 S% J) K3 p
8 ]; m$ `) x1 [% N/ E- X+ C 八:传声。上述三部分完成之后,经常练习形成习惯,传声就是在三步骤同意后传出来的声音。唱歌时要运用肌肉来练习的。我们要经常练习唱歌时需要用到的肌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