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 演出缺憾/ ]. L* j& @$ {5 L2 X* S
2 r! e( S4 c: S9 N6 u5 t$ `
为年轻的华人钢琴精英们搭建一个让他们展示才华、提升影响力的平台,其实是近些年国内钢琴业界的一个共识。我国著名钢琴家鲍惠荞、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评委会主席在第六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坦露过大赛后获奖选手的职业平台打造的问题:“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选手获奖,水平都很高,但目前国内的演出市场对于青年钢琴家、特别是新人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没有演出平台和演出经验的积累,职业钢琴家的成长道路,后天不足。 6 y. w& h) L7 X: I0 n4 y- E' S+ L3 Q* p/ L0 ?3 O( Y1 _
“华夏琴英”艺术总监、中国音协钢琴学会副秘书长李民对记者说:“钢琴学会之所以要推出这个项目,就是考虑到年轻的钢琴艺术家们在国内音乐舞台上施展的空间相当有限。这其实反映出来的是一个中国钢琴市场发展很快,但人才平台打造明显不均衡的问题。”* N$ p' ~0 N4 u9 D6 \: U- o
6 K1 o1 \+ c& N" ~' S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钢琴事业无论是钢琴制造、钢琴普及教育还是钢琴赛事和活动等方面都发展相当迅猛。我国的钢琴家特别是青年钢琴家,也越来越多地在国际、国内的重大比赛中获奖且成绩斐然。然而,众多比赛中脱颖而出的获奖选手们纷纷选择出国深造和寻找职场机会,国内演出舞台少有他们的身影。这一状况与当今越来越多的外籍艺术家频繁闪亮国内舞台形成鲜明的反差。上述状况不仅说明了中国演出市场的职场平台上缺乏最重要的主角——中国青年艺术家,同样也反映出作为演出方的主体——艺术家与演出运营方缺乏有效沟通以及在供求关系信息方面的不对等。 & b7 W, T! q6 m" A( _' I# ~) @8 _- l- e! x8 R$ h
李民说:“在推出‘华夏琴英’项目之前,我们也做了相关的市场调查并关注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音乐会市场跟国内上述这些成绩明显不同步。年轻的钢琴艺术家们在国内音乐会舞台施展才艺的空间相当有限。我们发现,一方面现在很多民营的演出场所并不了解目前国内钢琴人才市场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很多青年钢琴家尽管才华横溢,但因为不了解国内的艺术人才市场,苦于找不到施展才华的途径。为此,钢琴学会就萌生了要为青年艺术家搭建这样一个平台的想法——推荐和举荐最优秀的钢琴艺术家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平台。在这个时候,我们遇到了很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民营演出联盟,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让我们有了足够的空间和机会来完成这件事。” : w* q6 a) O( S( I& V0 a1 C# P/ a! Z H1 W) i% a0 ?. q. p
专业 接轨市场 9 d. g& d5 a7 M& Z; G {& {0 ^5 _% c( F6 \ i
从这项活动的策划内容来看,“华夏琴英”项目在注重高起点的专业水准建设的同时,也颇为接地气——联手中国民营演出联盟和相关运营机构(北京天天爱乐文化传媒和重视创新国际文化传媒),共同推出这样一个庞大的平台搭建计划。 ' x1 d5 E+ B. p6 Y6 H0 o/ w" B! T8 E% \; x+ v" ~$ E
本届活动的艺术委员会主席吴迎特别提到:“面对市场、培育市场、联手打造人才培养平台,是我们现在要做的一门功课。我们很高兴的是,这个活动从今年年初启动到现在,整个过程的节奏布局安排得都非常紧凑。我们更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钢琴教育家和钢琴界专业人士的极大支持。特别要提的是,评委专家们在短短的时间内看了大量艺术家们报上来的材料和视频,工作量非常大也很辛苦。”, J; \( P$ S( a `& ^- G+ R
' u. d. D3 E. p( x1 i% ?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专家组会将不断地为9位青年演奏家们提供建议和意见。与此同时,该项目还将为优秀的钢琴家发放专辑唱片并在电视媒体和网媒推出年度人气奖、网红奖等观众评选的活动,使更多的观众在欣赏钢琴艺术的同时为青年才俊的成长助力。. T: b- q# q, j0 `' E& v0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