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演出的开头是一个奇妙的趣谈,观众们在塔吉克斯坦乐团的助演和中场休息后,姗姗来迟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爱乐卡姆巴坎民族乐团终于亮相了。50分钟的等待对于一场音乐会来说差不多要有半程了,而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有时也并不算什么。古代邻国的友人在远赴中国求索的道路上,往往要经历终其一生的跋涉。而吉尔吉斯的音乐家们在遭遇了两度航班取消、转乘汽车赶路,以及飞机延误等多个状况之后,终于身着风情万种的民族服饰,华丽地站在了上海音乐厅的舞台上。9 I1 m& r: k6 e- b
2 q5 m% P: w- ?) f |1 P
本场音乐会简单地讲,其整体上是精彩的,这种精彩有三层含义,首先在世界音乐的范畴当中,我们直接面对中亚地区音乐的接触还是非常新鲜的事情,受丝路的恩泽,终于有幸在上海见面了。+ k2 w* G+ K+ p1 j
) c' Q; {* E% X1 A5 I5 v9 L 在音乐上,乐团在以75分钟不间断表演的形式,将吉尔吉斯斯坦的音乐特色、歌曲类型,以及乐器音色和组合形式等特点全部呈现了出来,是我们了解吉尔吉斯斯坦、了解中亚的生动一课。 , k& k/ O: E j8 t 6 R0 Z3 w. E' D l- k9 c 作为马背民族,承担本场音乐会主奏乐器之一的吉尔吉斯斯坦传统乐器考姆兹,以拨奏、勾挑等的方式始终衬托出或急或缓的马蹄声,跟随着这样的骏马驼铃,我们似乎跨过了山,穿过了河,看见马背上的吉尔吉斯部落。而反映吉尔吉斯牧民生活的民歌《牧羊人之歌》以及巴克耶特-沙特诺夫表演,阿什拉勒-艾塔利耶夫作曲的歌曲《牧马人之歌》等曲目,也都集中表现了吉尔吉斯牧民们放牧时候的美好心情。男歌唱家巴克耶特-沙特诺夫表演虚实相间,其真假声并用的娴熟歌唱技巧丝丝入扣,为我们带来了《萨里阿》、《艾娜古》等优秀的弹唱与乐队作品。6 B$ ~! V, |8 _$ | Y5 s8 I
+ f' [% K8 R7 l+ T3 Y' z& } p; e 除了考姆兹、卡亚克等拨弦、拉弦乐器之外,作品《安布勒》、《阿,布布》(阿泰-奥格巴耶夫作曲);《火车头》(伊别莱伊-土马诺夫作曲)等在吹管乐器的使用上也独居匠心,其中横笛“斯贝孜”(吉尔吉斯语)音域较宽,音色清脆,在《阿,布布》中主要起领奏作用。而竖吹的“潮尔”在演奏中能够奏出双音,其吹奏方法也比较独特,是典型的中亚特色。而状类似于我国古代乐器的埙的吹奏乐器“乔帕潮尔”(吉尔吉斯语),由黏土制成,其声音较为圆润、动听,在乐队中显得非常有特色。7 X2 G0 Y6 U l
$ w) W3 M k; Y( K 本场音乐会还融合了中国、俄罗斯以及西方管弦乐队的交响化思维进行创作和表演。全场的High点之一,无疑也是女歌唱家古尔娜拉-莱玛丽娃以浓厚中亚口音的中文演唱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烩炙人口的电影插曲本身就是从塔吉克民歌改编而来的,此刻在上海之春丝路主题的舞台上再次被吉尔吉斯同胞唱起则显得分外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