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录音时出现的噪音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麦头摄入的环境噪声;另一类是设备产生的噪声,许多网友不知其故都将设备产生的噪声通称为“电流声”。, o1 N+ U1 ]7 n% Q
& |- u2 v; R4 S& E
有些教程提到用后期处理方法除去“电流声”,事实上“电流声”是很难通过软件处理掉的,即使处理掉了,可能人声也不知被糟蹋成什么样了!以下所列举的“电流声”除了1、4可以用软件适当解决一些外,其他都很难用软件处理掉。9 z3 e3 F% d8 I+ _5 Z: `! x) X$ |
( u( Z1 a! u0 \' Z" U 电流声的消除方法; y5 G w* r' M' n1 Z
' z& K/ S* ]: L9 Y+ G' O' v 1.交流声(嗡嗡声)纯50Hz正弦波 g& E" O/ ^" t9 ]7 H6 h9 T- s( M
, a- U( x) @7 u7 X$ s- v+ ^2 t5 l 通常是由于设备、线路滤波和屏蔽不良造成的,金属壳的设备屏蔽比塑料壳设备屏蔽好。解决方法:1.将设备外壳通过导线接地。2.更换屏蔽良好的线材。也可用均衡器切掉60Hz以下的音频。
' v* l, F* Z4 e; ~! w7 X/ F/ a6 p, k4 u) d- ?( Y0 W- Y/ I
2.嗞嗞声; c' Z9 X& w; X* e) G
& P& c) X7 T- i6 L3 Z 通常由于话筒线及音频线屏蔽不良造成,应该使用屏蔽良好的话筒线和联机线。
1 A4 k7 z! s* D, {: @! I7 @+ [0 d3 b% A+ L, v9 A
3.交流哼声7 c7 j1 \, L6 l
) p# h" ]6 [* Q
通常由于放大器附近有电磁泄漏造成,如电源适配器、电源变压器、市电线路等,应将放大器远离之。4 y2 \+ j: A1 U( K8 {
4 O }8 t; l. I3 {% x
4.咝咝声. ?% L8 [/ f3 P3 W
. o6 Y# c$ t. j3 R
由于设备元件质量、性能;线路设计、电路板的布线、接地点等原因造成,此问题非电技人员很难解决,不过可以通过后期用软件降噪或消咝咝声得到一定改善。
% @" g9 R. U% q8 t8 B9 F& k% E, b
5.线路感应
- A2 k1 p5 c+ m p% m
: ~' i* K" b% i 由于线路屏蔽不良而出现的上述一种以上噪音的混合声,应该使用屏蔽良好的话筒线和联机线。
2 u" B$ _5 f, x1 @5 j! A* S3 ~2 E% W: C
6.手机干扰
" T, ~6 w. U8 P$ x! z0 B0 Z/ Q4 G% x+ \4 O. \% F
录音过程中有人在附近使用手机通话;手机拨号和开始振铃时的干扰最严重,录音时切记不要将手机放在录音器材附近。. L& k2 [/ D1 s* {
9 S/ g9 [& |4 `* l% N- U 7.显示器干扰" r+ ^" B5 V( ~3 q# p
1 x9 T7 p8 O- U. v8 m9 ^
这是由于显示器工作时其行电路和场电路工作向外辐射噪波所致,应将话放及话筒远离显示器。
1 ^& P2 x/ d: U+ z2 D
8 [+ a3 |7 R4 u# [; X- P 8.显示器行频串扰
& j: s. ?3 I7 H* o
& p+ W# A, a0 A+ p( V 这种干扰与“7”有区别,它是显示器的行频信号直接通过显示器线缆到显卡,到主板再串入声卡的。通过话筒远离显示器无法解决,这种问题容易出现在一些抗干扰能力较差的声卡上。据调查板载声卡倒不容易出现此问题,解决方法只能暂时在录音过程中关掉显示器电源。9 o2 W7 v4 Z0 G! }, E5 q5 x' N, r3 t5 F- s
' ^% ]* S7 d X2 C1 r# c- G R
9.主机干扰
5 F! o; G" q7 A. y0 m6 H: O! b7 c7 J& E' \
这种干扰包括主机的电源、主板、CPU、扩展槽硬件等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噪波。解决办法:换电源或主板等硬件。调查也发现主板自带的声卡不容易出现此类问题,因为主板和声卡既然设计在一起,设计者就考虑了互相干扰问题。$ {, w4 S; o6 i1 Z
0 s1 w) k. q1 }6 N
10.破音
, A7 _+ y5 M/ w S
. {2 M0 v8 \1 g5 F" i1 \ 破音本不属于噪音,但有些翻友误以为是噪音,所以有必要再此列出,一般是由于录音放大增益过高、嘴离麦太近等原因造成。
P2 z$ T( }9 N$ t, j
2 L1 i- H" o8 T8 `- @ 录音话筒线话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