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这个参数你能看出,需要去衰减的是200Hz附近的过重鼻音,如果去衰减1000Hz附近的正常范围内的鼻音,则会让人声听上去单薄。同时,注意避免人声的中低频部分过于突出。
, E, o4 u7 [1 @5 O1 y
8 _; F$ f# [+ N4 K$ c* u5 F) d' r 3.掩盖问题点
+ F* I, s0 W5 _! G7 S1 T) ^; q4 b8 _! u; N( k
除了衰减特定的造成鼻音的频率,通过突出别的地方来掩饰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在问题点的上方一些的频率处做轻微提升,就能将问题点巧妙掩盖。
; h6 F# E: B$ E+ I
4 x: N5 A" I3 Z 4.分量+ s# p! S1 N$ k8 R( `
% k8 ~, R% v! ?8 M9 [5 u
过分去除浑浊感的同时,会伴生一个问题——人声失去了分量。所以凡事无绝对,先听,去判断手里的人声是什么样的特点:清脆单薄还是厚重低沉?再去看频谱分析找问题,不要总是不加思考地第一时间把中低频切去很多。2 L7 Y) J+ r0 I' y7 N6 ?
# X' |# _: ~ T# D2 V* z4 w5 |" ~ 5.临场度
; O( ^5 J2 x$ s# l' V* K; q
# d+ E/ O5 ?5 ^5 ]. b 浑浊问题解决后,如果人声不够靠前,试着将中高频部分做些提升。衰减法则虽然很流行,但适当的提升某些地方(3000Hz或5000Hz),能让你的混音更有吸引力和特点。
! P4 v" q! c, Q% r% e4 _
! V, e5 v5 E; w- P 总结
& o7 o# O- L9 N$ A6 l& t9 d. Y+ N
2 V) O& A/ v) Q9 J- v 低频(80Hz-250Hz)和中低频(250Hz-800Hz)是人声浑浊产生的主要频率范围,但调整的过程远比衰减某处或提升某处要复杂,因为频段间是相互影响的。7 a5 a3 c! x r& M' z, t
( p/ S0 _$ i" ~, _& w" [9 {
如果衰减中低频,会让临近的中高频的相对增益提升,所以小心处理两者间的平衡是处理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