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作曲家捧红华人歌星. F. C' f8 @" b
5 t' e. U& F7 u 《世界新闻报》驻日本记者付颖报道
) ?9 k( c4 s8 G' u9 X& C, V" L# s9 z) |. I7 \( W: Z' r- {% W
今年5月,日本著名作曲家三木刚辞世,中国主流媒体纷纷进行报道。其最大的原因在于,正是他当年的一系列力作,让邓丽君成为日本歌坛炙手可热的明星。日本拥有全亚洲最大最完善的音乐市场,其流行乐坛同华语乐坛向来联系紧密。除了邓丽君,华人歌手走红日本进而走红华语歌坛者也不乏其人。这显然得益于日本音乐人的实力相助,得益于日本唱片公司成熟的“造星”机制。: O6 d+ d- B6 i- y4 N, y
% x: U1 n& Q, R$ D 为打造邓丽君下大本钱& T2 r8 w# A7 k2 O8 |
" |" p* r- b* d
提到三木刚和邓丽君的合作,可算是日本乐坛打造外国歌手的一个奇迹。邓丽君在1973年邂逅被她称为“日本父亲”的舟木稔,并于1974年签约宝丽多唱片公司首次来到东京。走偶像歌手路线的首张单曲《今夜还是明夜》并没有获得预想的成绩,但邓丽君凭借第二首单曲《空港》,一举拿下第十六届日本唱片大奖的新人奖。在当年的6名获得新人奖的歌手中,只有邓丽君是外国人,但也只有她实现了日后在日本歌坛的大红大紫。. B( W1 P7 x2 ]. R
( a5 O) b& k' |) j W; ~ 1979年由于护照风波离日赴美的邓丽君,在1984年再度来到日本,并怀抱知遇感恩之心进入由舟木稔创办的托拉斯唱片公司。舟木稔为打造邓丽君投下了本钱,直接体现在邀请金牌作曲家三木刚等为她量身定做符合其声线和风格的歌曲。三木刚与著名词作家荒木丰久联手创作了《偿还》、《爱人》、《我只在乎你》等歌曲,加上邓丽君超乎寻常的表现功力和浑然天成的柔美曲风,更让日本人如痴如醉,使得她在日本迅速进入一线歌手的行列。
, r" S& J" ?" X0 k4 R2 ^: L1 O+ H* X( H) q8 v$ n
上世纪80年代热销的唱片也就是100万张左右,而邓丽君的《偿还》、《爱人》都达到了150万张,《我只在乎你》则一举达到了200万张的惊人纪录,并连续3年夺得日本有线放送大奖和有线电台大奖。邓丽君从一名偶像式少女歌手,成长为辉耀亚洲和世界的一代歌后巨星,来自日本的训练、培养、熏陶和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难怪有人说,如果说邓丽君是一块浑然天成的美玉,那么把玉雕琢成器的,正是日本艺能界。, _6 n g% ]2 t, M+ ~
$ b" Z* t- M1 M1 m
至今,日本主流媒体每年都会在5月8日邓丽君祭日的前后,播放各种纪念和回顾专辑。她在日本歌坛的影响力,有来自唱片公司的倾力打造,更有日本国民对她的认同。$ K3 Q9 {2 \+ X0 l
. s* r: ]8 K8 b; b# F% ^
靠翻唱日本歌曲成名+ U* R1 E% }% U& e
- k, U4 P: n% c8 C
像邓丽君那样通过自己独特的演唱魅力,在日本作曲家的实力相助下风靡日本的华人歌手还是屈指可数的。早年的翁倩玉、陈美龄算是成功的例子,但她们也没能达到邓丽君的高度,近年来更有不少华人歌手前赴后继勇闯东洋,却很少有让人记住的名字。然而有意思的是,日本流行乐对华语乐坛的影响,却几乎在邓丽君红遍日本之时,悄没声息地渗透进来,那就是“翻唱”。7 C; ?8 T/ Z+ \
! N2 K9 w0 J2 X6 I: X. `* { 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港台流行乐大腕里,想要找到没翻唱过日本歌曲的,只有去追踪真正的创作型歌手。翻唱名单上,都是响当当的天皇巨星——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张学友、王菲、刘德华、黎明、陈慧琳……而被翻唱的名单里,中岛美雪、山口百惠、近藤真彦、谷村新司、德永英明、玉置浩二……也都是日本乐坛代表性的人物。7 y+ X; B" H: J4 w2 j, X
& B" F% c; U* ?: V6 s% L
张学友是名副其实的“翻唱大王”,其代表作很多都是翻唱歌曲,《每天爱你多一些》翻唱自桑田佳佑《盛夏的果实》,《分手总要在雨天》翻唱自前田亘辉的《给你的恋歌》,《拥抱阳光》来自KAN的《爱必胜》,《还是觉得你最好》来自米米俱乐部组合的《爱你》……粗略统计一下就有将近40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翻唱的。
1 p( z% M* p# |1 q
0 _- J6 P% a2 c* w 依靠翻唱日本歌曲一举成名的歌手也不在少数,王菲的成名作《容易受伤的女人》翻唱自日本歌坛常青树中岛美雪的《口红》,陈慧娴成名作的《千千阙歌》翻唱自近藤真彦的《夕阳之歌》。而在日本歌坛里,被华语乐坛翻唱最多的歌手,当属中岛美雪,在翻唱她的歌手名单里,有早期的林子祥、罗文、邝美云、王菲、凤飞飞,直至近期的刘若英、RURU、任贤齐等等,不完全统计就超过了30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华语流行乐坛,港台歌手占据了绝对优势,而繁荣景象的后面,居然是由日本音符打下的雄厚基础。
, a# K8 H! z/ |1 d% s! [. @
$ T0 I# A" @: X, e! U3 ^ 藏-族女孩在日缔造神话
3 y: a; j4 {( J! ?" z
- S# c! _2 W% D l2 p 今年4月13日,在日本最权威的唱片发行量排行榜“Oricon”公信榜单曲排行榜上,冠军属于来自中国的一位藏-族女孩——阿兰(Alan)。这一成绩打破了华语天后王菲10年前的纪录(“Oricon”公信榜周榜第九位),缔造了中国艺人在日本流行乐坛的又一辉煌。8 [3 {9 R: @3 R4 M
% u7 a7 D1 {& R/ S7 h ?8 w! Z
拥有安室奈美惠、滨崎步等巨星的日本著名唱片公司爱贝克斯(avex),在2008年6月中国的选秀活动中看到了阿兰身上独特的潜质,将她直接选拔到日本进行培养。不久前对阿兰的采访中,她告诉记者,到了日本才知道职业歌手是这样的当法。在公司的安排下,她在1年多的时间里推出了9首日文单曲和一张演唱专辑、若干首中文单曲;每首日文单曲配合宣传的PV,早上三四点就要开始拍摄;按照公司要求,她坚持用日文和中文写博客和歌迷交流;她必须通过参演大量的电视综艺节目和广播直播节目、大小演唱会、签名售歌活动以及给时尚杂志作模特等方式来聚集人气。1年多的时间里,她不仅在东京、北京、上海和香港等地频繁往来,还跑遍了日本的47个都道府县。
6 d2 V7 R! |0 I1 u w' P
! q8 E4 O/ d1 _ 日本唱片公司成熟的“造星”机制显然有了效果,除了密集的宣传之外,为她争取到演唱《赤壁》主题曲的机会,对阿兰的人气蹿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公司会尊重阿兰本人的愿望对她进行定位,将身为藏-族又来自解放军艺术学院科班出身的阿兰演唱主题定为“爱、地球与和平”。哪怕这样的“主旋律”歌曲肯定不像风花雪月的情歌那样容易占领市场。此外,上电视的着装尺度、写真的“暴露”程度等等,公司充分尊重阿兰本人的意见。阿兰告诉记者,身边的工作人员非常照顾她,工作忙了会给她准备好保护嗓子的药,带她去打营养针,给予她充分的爱护和尊重。同时,唱片公司对歌手的公众形象非常在意,让阿兰渐渐明白,歌手要有一些神秘感,不能和普通人一样。这也是当了1年多“职业歌手”的阿兰慢慢悟出的道理。与公司的关系,她觉得就像“谈恋爱”,需要慢慢磨合彼此适应,然后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她说坚信“公司不会害你的”。
S0 ]5 q* m% Y" e. d" x/ k: a3 V' }. H
- v# P& s3 B+ A1 a# S3 {4 }: { 1986年10月14日,邓丽君与曲作者三木刚在颁奖典礼上演唱《我只在乎你》! \# F' [+ B0 K: D% {: T* k
9 G' _, U4 P4 e( h
在日发展的中国藏-族女歌手阿兰.达瓦卓玛& U8 r- I% ^( q7 i
( d8 u! \( F! j( `' ^& i* C
在日发展的藏-族女歌手阿兰.达瓦卓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