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合唱,一种全新的时尚正从“世界合唱之都”广州风靡全国。在刚刚过去的激情4月,“红棉杯”2016广州流行合唱大赛在羊城刮起了阵阵文艺旋风。本次大赛由广州市文联、广州市音协、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等单位主办,是国内音乐界首次专业性流行合唱赛事。来自不同省市的近百支合唱队伍经过多轮激烈角逐,最终在4月28日进行的决赛中,华南师范大学男声合唱团、Resound合唱团、汕头市合唱团分别获流行唱法组、组合及阿卡贝拉组、其他唱法组金奖。汕头市合唱团还荣膺全场大奖。; |; s1 f' |1 l7 a
% r# u$ e! G; k- }4 w5 }. m 国内首次专业流行合唱大赛7 K" T' `; g. y8 r) B; v7 y' {
5 c; X0 u2 ~2 H% Z. |1 | 百队千人参与高水平竞技
! h- \2 p$ c$ [7 j, y% F1 Q6 V
0 N1 U" a* _; ^ 流行合唱因其格调高雅、形式活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但这种由相关机构参与举办、著名音乐人担任评委的专业赛事在国内尚属首次。大赛设置了流行唱法组、组合及阿卡贝拉组、其他唱法组三个组别,采用初赛、复赛、决赛三轮竞逐。大赛的参与面广,初赛共收到近110支参赛队伍发来的表演录像,其中有效作品88件,大大超过主办方预期。这88支队伍来自广州、深圳、珠海、韶关、江门、汕头、南昌等地。参赛各团队年龄跨度大,从初中生到老年人都有,其中在校大学生参赛队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比重。复赛采用现场表演形式,共36支队伍入围,参与现场表演人数近千人。5 E* Y! x% O% P/ U R" h' S( c
& ^0 |$ l, Q% s+ l% B8 R
大赛充分体现专业性,复赛和决赛评委都由音乐界知名人士担当,如著名词曲作家、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主席陈小奇,著名作曲家、广东省音协主席刘长安,中国唱片总公司前音乐总监、著名作曲家马小南等。陈小奇表示,入围的36支队伍整体水平都不错,到了现场发现他们比在录像中的表现好很多,对作品的改编也比较成功。
, J8 Q7 z Z3 ^. l( W+ o
\6 w; |& o7 w! F' a" q! o 一场场音乐视听盛宴, o/ Q; C5 \8 L7 m2 L' V3 F
$ j0 G3 M: H" h" a, l% d9 o# I- f 形式多样注重民族文化元素
- Z# r. h" _2 _6 J9 k' k+ t1 K3 u# H$ K% ?$ F. K% ~- Q( A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特别注重弘扬民族文化元素,旨在唱响中国声音。比赛规定复赛现场演出曲目2首,其中1首必须是中文歌曲,改变了以往很多合唱比赛外语歌曲占了多数的情况。《涛声依旧》《月亮代表我的心》《菊花台》《菩萨蛮》《夜来香》……一首首洋溢着中国风的流行歌曲,经过参赛队伍的精心改编,韵味愈发浓郁。参赛队伍除了带来众多改编作品外,也拿出了不少原创作品。汕头市合唱团的原创曲目《潮曲合唱流行版》将潮剧元素和地方方言融入流行合唱中,让人眼前一亮。此外,参赛队基本都摒弃了始终并排站在台上演唱的呆板模式,以融入情节、结合舞蹈肢体语言等方式,让形式更加活泼。
' F% m5 ]( a; v. Y$ g+ x' T0 _1 I5 i; i% k7 x; I
为了鼓励原创、改编、创新表演方式,大赛除了每组别设立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还专门设立了最佳原创歌曲奖、最佳伴奏奖、最佳指挥奖等单项奖以及全场大奖。
t1 q8 K1 c6 a) N# t1 J* W! l1 j# m) [2 w) @
参赛者说:用合唱方式唱流行歌耳目一新很活跃0 @/ Q7 ^2 C8 n& M [& d
% d6 C% O7 g7 h+ S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