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37|回复: 2

[原创诗歌] 诗歌——挖掘光和热的人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33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0529
good 发表于 2016-6-7 16: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歌——挖掘光和热的人

  作者:贾文

  当人们鼾声如雷地进入了梦乡

  他们却挥汗如雨战斗在数千米

  的地球的心脏

  当人们住在惬意温馨的居室里

  他们却在为人类为国家苦苦地

  挖掘着幸福奉献温馨和发展

  可谓不管煤层是多么低矮

  也不管环境多么逼仄恶劣

  也不管工作面是多么艰难

  他们且要冒着随时都有

  瓦斯、透水、冒顶以及煤尘爆炸

  他们置身的环境除了牙齿

  是白的以外

  剩下的鼻、眼、耳里皆是那样的黑

  他们所吸进肚子里的却是煤灰

  却吐出来的总是黑痰

  他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即使是这样他们也都能克服

  最可怕的是不知啥时会有生命危险

  倘使这项工作你不干他也不干

  谁来把温暖光源惬意送到人间

  可谓只有他们每天都不拒艰辛困苦

  让那割煤机不停地唱着企盼美好生活

  以及不断收获经济大发展的战歌

  那顶天立地排排的液压铁顶子哟

  仿佛不在擎托着人们生活的渴望

  那承载着运煤的电溜子

  不时地为人类的幸福传递着憧憬

  那趟趟列车哟把那光源和乌金

  不断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我想哪里有煤哪里就有温暖

  哪里有煤哪里就能转化为

  现代化的新生活

  哪里有煤哪里就有高科技

  哪里有煤哪里就有方方面面的大发展

  可这乌金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可每年都要伤亡致残多少鲜活的壮汉

  可他们不管处境是多么氤氲艰险

  始终一如既往劳作在千尺井下第一线

  我常想这原煤虽然是那样的黑

  可他们的心委实是那样的红

  这弥漫的煤尘虽然是那样龌龊

  可他们为人的准则是多么纯洁

  虽然他们的地位是那样卑微

  可他们所做的奉献是多么的伟大

  虽然他们被人们称为“煤黑子”

  可他们的行动才是最高尚的人

  我想此行业你不干他不干

  哪有那么多现代化和经济大发展

  因此他们才是最最令人敬佩的人

  诗歌感恩党中央感谢建设者

  作者:贾文

  感谢党中央处处想着百姓

  感谢胡锦涛温家宝的政令

  这是弱势群体人的心声

  你看近年的经济适用房

  在全国城乡一栋栋拔地而起

  几年来有多少贫困户搬进了新居

  因此让我经常目睹到

  那一栋一栋令人的憧憬

  还在逐年增加日夜兼程的在施工

  因此为完成广大弱势群体的等待

  也为了把党中央的幸福早日分享

  我看到那些施工人员极度劳累的现场

  委实是轰轰烈烈地在战天斗地

  仿佛把党中央的恩典在不断地歌唱

  我想这是“两会”的精神

  以及和十二五的规划在深入地落实

  因为我早被这昼夜流汗的人所恻隐

  故此鄙人必须拿起不佞之笔

  写写他们五行八作的豪迈

  当我每天看到了那攀爬吊车的人

  顶着酷暑难耐爬上爬下似陡峭

  仿佛攀爬着施工人和住楼人的焦急

  那一桶桶水泥沙浆在浇灌着

  每个施工人员的苦衷和情怀

  那震动棒无时不在搅拌着

  施工人员的酸甜苦辣

  那工程技术人员每天在丈量着

  人们如愿以偿的宏伟蓝图

  那钢筋工无时不在绑系着新生活的向往

  这木工师傅的铁锤每天在叮叮咣咣

  无时不在千锤万锤挥舞着迁居人的理想

  他们那拉木的手锯哟

  宛如在哧啦哧啦地唱着他们

  颠沛流离撇妻舍子想念亲人的歌

  我还看到了整个工地的施工人员

  每天无时不冒着赤日炎炎似为烧

  他们顶烈日战淫雨抢晴天抢工时

  有的光着膀子晒得直冒油汗珠拉拉淌

  真是汗珠子掉在地上摔八瓣儿

  纵使工棚在夜间甚冷潮湿蚊虫叮咬

  尽管反复萝卜土豆白菜汤见不到油星儿

  然而他们每天刚蒙蒙亮就来到了工地上

  且每日以“天黑”为准才收起了艰辛

  当我观察到瓦工师傅们

  砌一块砖就要猫下九十度的腰

  铲一铲泥就要行个九十度的礼

  一天一干就是十四五个小时

  恍若为安身立命的人

  早日享到幸福而砌出一个新的渴望

  那么这一栋栋楼的竣工

  他们得需要行多少万个鞠躬大礼啊?!

  可就在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

  蓦地听到“呼隆”一声响

  一个人被提升在空中的一摞砖

  砸倒在了楼板上捂得不露一点衣衫

  在生死未卜的同时被送去了妙手回春

  看来他们的工作不光是困苦艰难

  然而随时也会有生命的危险

  看来他们的脸上和脊背上

  每天总是不断噙着频频的汗珠儿

  那瓦工每天在砌砖就是码着人生

  仿佛也为住楼的人在磕着头

  同时也无时不在为生存而劳碌

  我想他们的一切种种困苦

  无不凝聚着妻儿老小的叮嘱

  以及生活地召唤和企及

  且也心系着住楼人的翘首以盼

  应该说凡是住进适用房的人们

  不但感谢国务院感谢党中央

  还要感谢全体建设者和农民工

  日夜无闲的千辛万苦

  因为只有党的不断关爱

  和建设者夙兴夜寐艰辛地付出

  才能让广大弱势群体的居住条件

  得到了充分惬意的改观

  诗歌——咏物诗是它让我们幸福温暖

  作者:贾文

  每当我们在温馨的办公室里

  每当我们住进了温暖的楼房

  无时不让我想起了热电厂

  它好似一个硕大的心脏

  把它那一条条的大动脉

  伸向那需要热量和温暖的地方

  那一处处传递供热的泵站

  恍若似一个个输液的使者

  不管你住的楼房多么高耸

  定把一股股暖流送入人们的金窝

  当你在地热的楼板上徜徉

  仿佛就向那毛细血管

  在你的脚下痒痒地舒张

  当人们睡在地板上进入梦乡

  似乎就躺在了热炕头上

  原来众多的平房需各自取暖

  如今一家供热千家万户暧阳阳

  集中供热不仅改善了环保

  且又节省了颇多的能源

  它不但为人们送去了温暖

  还无时不为人类生热发光

  我想这就是党的科学发展观

  为广大的人民做出的贡献

  散文——浓浓地乡亲情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33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0529
 楼主| good 发表于 2016-6-7 16: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贾文

  那是在六七十年代期间,我常到乡村的舅舅家去串门儿。同时也经常帮助舅舅家干一些农村的活计。所以去的次数多了时间长了,我就耳闻目睹到了那个村屯里所发生了很多的故事。以及让我看到了那里的乡情,人情,亲情味儿是那样的浓厚。因此那些情形,让我联想到了今天有的人们,无论是道德,品德水准,都严重的下降和沦丧。以及人性化,是那样的淡薄,人情味儿,是那样的苍白无力。由此,就越发勾起我对过去人情味儿的怀念和思索。

  因此,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当时那个年代里,舅舅家很穷。记得那年我在帮助他家干活时,吃的是发了霉的,高粮米面儿做的饽饽。简直是太难吃了!于是我就说:“舅妈呀,能不能给我点儿别的吃呀?!我实在咽不下去了呀!”“孩子,有好吃的舅妈能不给你吃吗!你那么小,还给舅妈干着活呢”此时的舅妈十分为难,又很卑微地含着泪说。

  是啊,当时舅舅家是和别人住在一家的南北炕上,舅舅家是住在北炕上。那家是住在南炕上。对此,屯里的人都看在了眼里。为能改变这一状况,于是有的人,就动员家庭条件稍好一些的乡亲们,让他们申出温暖之手,帮助一下特困户。最后通过乡亲们的七拼八凑,拿这拿那地把盖房用的一些村料基本凑够了。接下来,便找了个良辰吉日开始动工了。记得盖房子那天,来了四十多人。可热闹啦!他们来了之后,就不遗余力地拉土地拉土,和泥地和泥,卷草把子地卷草把(此房是用草把和泥编的墙)。编墙的编墙。他们一个个干得是热火朝天,吵吵巴火,连说带笑的。其间他们也不休息。谁要是累了就直直腰,或装袋烟,或卷一支叶子烟,边“吧唧,吧唧”地抽着,边干着活。

  这时你就看吧,那个编墙的人,让泥绷得像个大花脸似的。那和泥的,把裤腿子撸到膝盖以上,光着脚丫,站在和泥的大坑里,用脚丫子“咕唧咕唧”地踩着泥。有的用二齿钩“吧唧,吧唧”地挠着泥的。有的给泥坑里泼着水。这时你就听吧:这边站在墙上的“咕叽咕叽”地踩着墙的。那边“噼喳啪喳”和着泥的,有的唱咧咧地给编墙的送泥绺子的。

  是的,这一情景,宛如就像一张张向往美好生活的上河图啊。此时,他们一个个都是汗流浃背的顺脸淌汗。那身上,脸上,光膀子的前胸后背上,都粘满了很多稀泥。然而,他们没有一个藏奸耍滑的。而且都是干得十分的卖力。是的,我多么盼望,如今还有这样众多的好人,不断地经常的出现啊!

  你等在吃饭时,一个个谁也不挑捡菜的好坏,尽管没有七个碟子八个碗的。他们也实实在在的,适当地喝上一点儿老白干来解解乏。而且边喝着边热呼呼地唠着如何盖好房子的嗑。喝完之后,再吃上两二碗高粮米下饭豆儿的干饭。再稍做休息之后,就又去干活去了……当时我舅妈看到乡亲们,是这样的怜悯她家,极力地帮助他家。因此,她感动得一个劲儿的泪水涟涟。而且在他们跟前,嘴里老是不停地喃喃地说:“让你们受累啦!让你们受累啦!家里又没有什么好吃的。”

  是啊,那时通常不管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或者红白喜事啥的,乡里乡亲们都会热热情情的,不找自来的。就说盖房子,修房子,苫房子等等事吧(当时基本都是草房),本屯子里的人以及邻屯子里的人,只要给个音儿或知道了,都会有求必应或前来帮忙的。比方说,谁家的炕不热需要掏灰了,谁家的草房漏雨了需要苫了,谁家的墙皮坏了需要抹了等等活,只要找到谁,都会立马的前来帮忙的。甚至有的干完活连饭都不吃就走了。

  除此,谁家要是办个喜事儿啥的,那就更热闹了。每每到了婚期头几天,就有很多的人来了。他们有来给杀猪的,有给杀鸡的,挤鱼的。有的帮助到乡镇上缺啥少啥去买啥的。有的“叮叮咣咣”给砌灶台的。有的给搭帐篷的。有的给擗柴的。还有帮助借桌子碗筷儿的。有挑水倒水的等等。你等开席之后,在劳头忙的指挥下,有端盘子的,有倒酒的。有码拼盘儿的,有盛饭的……这期间,你就听吧,有推杯换盏的,有高谈阔论的,有吵吵嚷嚷的,有你说我笑的。真是热闹非凡啦!……仿佛无时无刻不在憧憬着幸福生活早日的到来。是的,那时的生活水准,只有坐席才能解解馋的!所以,在当时前来坐席的,(当时随礼才几元钱)基本都是全家抬的。后来,当宴席一拨一拨结束之后,这些帮忙的人,便细心地把一切事物帮助处理完了,他们才各自回了家。

  再如:村里谁家有的人病故了,老人仙逝了,因此,差不多一个屯里的人,都会去吊唁的。他们有的拿着几沓纸也有不拿的,到了灵堂点燃烧纸,而后不管拿不拿纸的人,都要向故去的人,磕上几个头,然后有的人,便留下来帮助守灵了,有的就回家了。你等死者出殡那天,乡亲们又都来了。便排着长队,一直把故去的人送到坟茔地,而且有的乡亲和死者家属,一同哭得像个泪人似的。是啊,恍若亲亲热热就是一家人似的。

  其次让我最难忘的是,那时候家家都很困难。所以有的邻居或本屯里的人,有时一旦要去参加别人的婚礼了,以及有时要到县城里逛逛街啥的。她们就会相互借一件较好一点的衣服或裤子,来解决当时的燃眉之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谁家要是有个老人或孩子得了急病啥的。当邻里乡亲们得知后,就会急三火四地去找生产队长,便借来一挂马车,套上马,“嘚驾”“嘚驾”连跑带颠地,就往乡镇上的医院跑。要是当时给病人治病拿的钱不够了,前来帮忙的人,还会想尽办法帮助把钱给付上。是的,他们俨然就是当时的雷锋的再现啊!

  其实让我还记得,那时谁家的灶炕不好烧了,谁家的火墙不热了,谁家的烟囱堵了。按说这些又呛人又埋汰的活,谁愿意干呢;然而不管找到哪个乡亲们来帮忙,他们都会认认真真地给你弄好。与此同时,不管是春夏秋冬;谁家有一些什么活忙不开的时候,他们都会积极的互相帮助的。倘使每每村屯里发生了一些大小矛盾,或者个别家庭闹了纠纷啥的。这时,有的人就会把村里的,德高望众的,有办事能力的,年龄较长一点儿的人找来,然后不厌其烦的,和风细雨地对双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说和。直到把双方说得心悦诚服,满意为止,而后这个人便悄然离去。

  是啊,那个时代的人,他们的思想境界就是高,心术就是正,为人的觉悟就是高,心地就是善良,知情达理的人就是多(我想,这些情形也不外乎与当时经常搞政治学习有关吧?)。是的,仿佛他们往往就是一个个活雷锋呀!的确呀,那时不管你是穷人,还是稍富一点儿的人,他们都不会用势利眼去看人的。哪像现在的有些人,不但势利眼极强,而且大都掉进钱眼儿里去了。一切的一切皆用钱来铺路。咱就说通常有的人吧,有的为了一句话,就能杀了人。为了一件小事儿,就会纠缠不休。甚至大动干戈,大打出手,不依不饶的。记得有一次,我站在客车上,上来一个肚子很大的孕妇,可是没有一个人给让座的。再说通常住在一个楼道里的人,几年或好多年都不说话;或者不认识。真是鸡犬相闻之声,老死不相往来。是的,你说这人哪,咋一点情感都不讲了呢?!

  事实上,要想不断地提高广大人们的思想道德和觉悟,尽快扭转人与人之间的人性化和人情味儿,那么我以为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不断地向雷锋等等英雄人物学习。并以张莉莉等等先进人物为榜样,时时处处学习先进人物的,做“人”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而且要把做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的思想理念,长远地渗透在广大人们的灵魂深处,以及尚要用亲情,有情,团结有爱;不断地来武装广大人们的头脑。不断地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我们的社会就能更加稳定和谐。广大人们就能更加安居乐业。我们的国家就能更加繁荣昌盛。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9 14:30 , Processed in 0.494416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