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860|回复: 0

[歌词创作] 青浦田山歌

[复制链接]

368

积分

5

听众

179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368
陌上花又开 发表于 2016-5-31 08: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浦田山歌2 _1 i( M( E& m9 `2 e
7 O2 G- Q) `5 b' F( }
  青浦田山歌是上海市青浦区的汉族民歌,当地汉族劳动人民在耘稻、耥稻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的田山歌,又称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歌。主要流传于青浦区的赵巷、练塘等地区。其演唱形式独特,自成一格。赵巷的吆卖山歌的演唱形式是分头歌、前卖、前嘹、发长声、赶老鸦、后卖、后嘹、歇声等部分组成。其中的赶老鸦、歇声是合唱,而前卖、后卖、发长声等部分是一个人独唱;前卖和后卖即是承上连接的意思。而所谓的前嘹、后嘹是顺着前句接唱辅助词"虚词"的意思。练塘的落秧歌分头歌、买歌、嘹歌。头歌部分由一人独唱,接着是买歌部分由男声合唱;然后是嘹歌部分由女声合唱。反复重复。练塘南泖浜的大头山歌演唱形式分头歌、前铲、吆档、后铲,也是重复演唱。; z) E& i) j) E4 H7 K  i; z

. V4 Y& e2 g8 T  c! P: T: |  青浦田山歌是上海市青浦区的汉族民歌,当地汉族劳动人民在耘稻、耥稻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的田山歌,又称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歌。主要流传于青浦区的赵巷、练塘等地区。其演唱形式独特,自成一格。赵巷的吆卖山歌的演唱形式是分头歌、前卖、前嘹、发长声、赶老鸦、后卖、后嘹、歇声等部分组成。其中的赶老鸦、歇声是合唱,而前卖、后卖、发长声等部分是一个人独唱;前卖和后卖即是承上连接的意思。而所谓的前嘹、后嘹是顺着前句接唱辅助词"虚词"的意思。练塘的落秧歌分头歌、买歌、嘹歌。头歌部分由一人独唱,接着是买歌部分由男声合唱;然后是嘹歌部分由女声合唱。反复重复。练塘南泖浜的大头山歌演唱形式分头歌、前铲、吆档、后铲,也是重复演唱。0 k) Z& u" G$ g

: f6 ^" ^; V+ A, [  艺术特色
1 `3 U+ n4 d: G, X2 [" Z# ]( t. o  p! i1 `/ D7 P6 ]
  青浦田山歌的歌词内容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丰富多彩,具有社会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等功能,其主要内容表现在劳动、生活、思想、爱情等方方面面,是观察青浦及周边稻作地区汉族劳动人民社会生活、风情民俗的重要手段。0 D) |/ j) r4 l. h" u+ w
: T, V8 ^, j: j% P5 U
  音乐特点
/ r6 E* n9 x8 i  @" o3 G4 Q* h8 y6 d5 L% b: }, ^1 J' F- b- n+ {" m
  青浦田山歌的音乐与文学特征在太湖流域汾湖稻作文化圈中与毗邻接壤地区结构不大、音域起落不大的民歌大相径庭,独树一帜:1、结构篇幅独特;2、演唱方式独特;3、行腔旋法独特;4、发声方法独特。
) K; R! k! [2 [. ]4 S
7 T3 O% {9 e: k  M: H" b  青浦田山歌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田山歌音调高亢,旋律起伏也较大,经常出现八度的大跳进行,其它如三、五度的跳进也经常出现。另外,由于田山歌是散板散唱,因此形成较多的拖腔。田山歌的曲调,一般在句逗结束处旋律都有下行的规律性特征,而段落的结束音一般都落在调式的主音上。田山歌的织体基本上是单声部,但在各句逗连接时,后句逗常常采用侵入法,侵入到前乐句的结束音上,构成二乐句的重叠,民歌手称之为"迭起来"。由于演唱时形成的前后乐句的重叠,就构成了二个声部的和声音程效果,产生了同度、八度、四度、五度等不同种和声效果;也有二度、七度不协和音程出现,这就产生了特殊的多声因素。田山歌是由汉族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一种劳动歌曲。它既能抒发劳动人民的感情,诉说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又能陶冶性情、解除疲劳。因此田山歌在青浦区各地流传极广,在农村代代相传,流传下来。
! [6 z& }5 V2 f, r& h. o! ?6 L/ y. p% t3 `* k" D
  传承意义% C( }. R* w; f  n# z
1 y7 |* L5 ~0 |) s& [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田山歌记录了历史文化、婚姻爱情、民情风俗,反映人文语言心理、宗教等大量内容,尤其是歌词内容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丰富多彩。6 d2 a9 `6 H0 O

) h  E: T3 x0 c2 |' Q% @1 [, F  青浦田山歌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江南稻作文化区域民歌中所具有的独特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并且具有较高的民俗研究价值。随着青浦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偌大区域内已经难得觅见整块的稻作耕田,农民也进城变为市民,青浦田山歌的生存环境和传承人群均渐渐流逝,仅十数人的80以上高龄民歌手还在文化部门举办的活动中偶尔露面,田野间原生态的田山歌已不多见,亟待抢救和保护。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15 15:58 , Processed in 0.13584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