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13|回复: 0

[灌水区] “考据狂”胡金铨是怎么拍《龙门客栈》的

[复制链接]
good 发表于 2016-5-25 20: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叶锦添曾说,胡金铨的电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中国元素的精神层面不断在他的电影中被发现,却又不拘泥于形式,能在各种结构中制造了特殊的氛围、特殊的讲故事的方法。

  当特效越来越成为动作电影好看与否的主导因素,所谓武侠片越来越有“武”没有“侠”,胡金铨的经典电影也难再真正进入年轻影迷的视线。不过,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4K修复单元将特别呈现胡金铨的代表作《龙门客栈》,在进入影院重温这部经典之作之前,让我们来看看它非凡的制作过程。

  《龙门客栈》的考据制作

  其实当别人问胡金铨是不是“武侠”导演时,他总说自己只是“古装动作片”导演,因为在中国古代,只有“侠”或“游侠”的说法,“武侠”是写小说的人发明的。而他电影里的人物都有职业,所以不算小说里那种“侠”。胡金铨这么说,倒可能真不是自谦,而是和他极其严谨的考据习惯有关。

  在他的电影中,美术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他常常亲力亲为。比如在《从拍古装电影找资料谈起》一文里,他写了这么一段:“⋯⋯又查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毛笔一支银子一钱,茶叶一两银子一斤(指当时河北,南方也许便宜些)。

  皂隶每年工食银三两二钱(如不贪污,很难维持起码生活)。但是问题又来了,茶叶一两银子一斤,是香片还是龙井?想一想,算了,再这么追究下去,六年也拍不成一部电影!”

  胡金铨曾制作过大量人物衣饰考据记录的手稿。他最著名的影片《龙门客栈》的手稿尤其多。因为讲述的是发生在明朝中期的故事,胡金铨从文化图书公司出版的《古今名画300种》,香雪楼珍藏、香港文光书局印行的《古今名画大观:人物画册第二集》等书中摘录和临摹了许多内容。

  所列便有仇英的《春游晚归图》、《风壑曳舟图》、《桐阴清居图》,蓝瑛的《西山雪霁图》,以及青花人物瓶上的图案等,并且一一注明从该幅画中可以借鉴衣、帽还是带的设计。由于明代服装仿自唐宋,他甚至也从唐寅的《仿唐人人物画》和隋唐时期的敦煌壁画中寻找灵感。设计基本完成后,胡金铨还将其拿给研究历代服装的权威王宇清评判,后者仅仅对个别地方提出了更改小意见。

  徐克也曾特别提到了胡金铨的“自找麻烦”。“胡导演每次拍一场戏,都会超乎常人,常人就是我们这些导演的想法。他不会找方便的地方,会找一个有分量的景色,在那边等太阳。

  后来我看一本写黑泽明的书,他也在等太阳。”为了拍摄《龙门客栈》,胡金铨跑遍中国台湾,亲自勘察外景,将屏东垦丁的原始森林、苗栗火焰山的断壁残垣、中横梨山的漫天云海点选入境,为影片增色不少。徐克说:“他依照他的感觉,在现场捕捉气氛,一步步把画面营造出来。那时候的导演,真的是有他坚持的信念。”

  因绘画结缘电影

  胡金铨和电影结缘,完全是偶然。1949年离开北京到香港后,由于没有申请到大学,就在一间叫嘉年印刷厂的公司做校对工作,做过电话簿和佛经的校对。但是因为从小会画画,就又进了一间小型的广告公司画海报和广告牌。最初画的广告牌是老舍的《我这一辈子》的电影版,他说他此后研究老舍并出版《老舍和他的作品》一书,可能是当时结的缘。

  后来,胡金铨还在吴性栽和费穆开的龙马电影公司做过短期的广告工作。正职之外,他也兼任家庭英语教师,恰好他的一位学生的父亲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的沈天荫,于是请他到美工科帮忙。而当时美工科的主任正是中国动画之父、《铁扇公主》的导演万古蟾。再后来,他转去了永华电影公司,为严俊导演的《吃耳光的人》做美术和装饰,结果却被看重,当了男主角。这样算是真正走进了电影圈。

  开始执导电影之后,胡金铨除了绘制拍摄必要的勘景速写、分镜设计稿以外,也时常在工作之余画一些中国山水、人物或写书法。从展出的几件作品来看,无论字还是画,个人风格都非常鲜明,怪异但有神韵。

  上世纪80年代定居美国后,胡金铨创作了大量四格漫画,针对社会事件和政治人物发表自己的见解,从展览上展出的一批作品看,笔法相当娴熟,是典型的西式漫画风格。美国与朝鲜的关系、美国与日本的经济战争、查尔斯王子与卡米拉过从甚密的八卦等等,都是他的创作对象。

  出于对绘画的兴趣,又因为曾师从万古蟾,胡金铨在1984年与宏广动画公司签约合作,筹拍典出元杂剧的动画片《张羽煮海》。触发这个念头的,是他在美国参观海洋博物馆时看到的长相奇特的鱼,他因此联想到卡通片特别能够表现奇异的世界。为此他又多次去美国圣地亚哥水族馆写生,采集素材,亲手绘出鱼虾原型和拟人化之后的造型。

  在一次采访中,胡金铨提到,自己虽然不懂动画技术,但有10年时间都在陆续进行这部动画片相关的角色和分镜设计。此次展览展出了大量有关《张羽煮海》的手稿,一些造型的设计与《大闹天宫》颇有相通之处,也提示了他与万氏三兄弟的渊源。可惜这部动画片因故未能按计划实现,后来,胡金铨将其改编成西洋版的《深海传奇》,并重新绘制了其中的角色造型。

  未完成的故事

  除了《张羽煮海》之外,《华工血泪史》和《维也纳事件》也是胡金铨未能完成的作品。尤其是《华工血泪史》,对胡金铨别具意义。《华工血泪史》是胡金铨1982年刚到美国不久就开始筹划的大部头电影,故事讲述19世纪70年代参与加利福尼亚“联合太平洋铁路建筑工程”的华人移民的故事。5位华人劳工被骗到那里参与铁路工程,却得不到薪水,于是决定前往旧金山,希望可以筹到回中国的船费。

  途中经过金矿场,他们开始学着白人开采金矿,由于按照流传的古法进行挖掘,真的寻找到了金矿,却被美国人赶走,什么也没有得到。随后他们来到了瑞典人的矿场,一样找到了丰富的金矿,当瑞典人也要抢占他们的劳动成果时,他们决心反抗,利用陷阱、圈套、投石器等土工具,把持有枪支机械的瑞典人赶走,获得最后的胜利。

  胡金铨一如既往地从黄金地区的历史、地理、生态等方面研究这个故事,还仔细考察了中国的采矿技术、机械,以及帮助劳工们获得胜利的兵法。桑福德·皮尔斯伯里制片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皮尔斯伯里被胡金铨的构想和热忱深深吸引,决定帮助他完成这部电影。

  但是因《华工血泪史》所需资金庞大,他们前后花了15年时间筹备,一直到1996年底才获得英国Goldcrest公司同意投资一半资金,由张家振、吴宇森担任执行制片,周润发同意担任主角,只需寻找另一家美国发行商再出资一半。影片原定于1997年4月开拍,但当年1月,胡金铨便因心脏导管气球扩张手术失败而逝世。

  皮尔斯伯里在胡金铨的追悼会致辞中说,他们曾离《华工血泪史》的开拍无比接近,并且仍然相信会有机会拍摄这部电影。但事实是它至今未能开拍,而且即便开拍,胡金铨也无法参与了。不过,从后来李安、徐克、王童的电影作品,以及叶锦添、陈昌仁、叶怡利等人以胡金铨作品为灵感的艺术创作中,还是能够明显感受到胡金铨电影艺术的深刻影响和它始终旺盛的生命力。
0.jp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2 19:21 , Processed in 0.14803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