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04|回复: 0

[词评技巧] 《阿母的酸甘味》:满满的闽南母爱

[复制链接]
原创歌词 发表于 2016-5-5 06: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见早时的乌篮甲轿椅,想起细汉时阵阿母的酸甘味……(闽南语)”伴着悠扬配乐,一首表现闽南母亲满满母爱的曲子缓缓唱来。

  晋江68岁的菲律宾华侨施荣焕老先生和南安诗山中心小学燕山校区数学老师黄敬静合作创作了闽南语歌曲《阿母的酸甘味》,邀请闽南语歌手庄惠群演唱。在今年母亲节来临之际,他们再次创作歌曲MV并发布到网上,引发了众多闽南人对母爱的回忆和共鸣。

  受“阿母的酸甘味”触动

  谱出真挚闽南母爱

  施老出生于晋江深沪华峰村,1993年赴菲律宾经商,去年在晋江一家闽南小吃店里看到这句“阿母的酸甘味”的广告词,顿时感慨万千,对自己的母亲也产生了深深的怀念。

  施老说,母亲在他4岁时就过世了,但仍清晰记得幼时自己躺在摇篮里,母亲在一旁轻轻摇晃摇篮哄自己睡着的一幕。

  受广告词的触动,施老想到创作一首关于闽南母爱的曲子,歌词中不但有施老对记忆中和联想中母亲形象的重现,也融入了许多传统中闽南母亲养育子女的元素,如乌篮甲轿椅、琵琶洞箫南曲声、俺糜菜脯配豆豉等。

  “闽南母亲很辛苦,一生都在为子女着想,不但细心照顾孩子生活,更教导他们如何做人。”施老说,无私和奉献是闽南母亲共有的特点,所以歌曲最后他写下:“身躯是你生,做人你教示。虽然你无在阮身边,永远是你的乖子儿。一世人,拢会记,甜勿勿,惜命命的阿母味。”(闽南语)

  看到施老写下的这首歌,南安诗山中心小学燕山校区的数学老师黄敬静深受感动,他亲自为这首歌作曲,之后找人编曲创作完成。

  临近母亲节,施老和黄老师想让更多人从这首歌中感念母爱,将这首歌与网上一段表现母爱的微电影结合,创作了MV发布到“美丽诗山”等微信公众号上,引发众人共鸣。

  热衷闽南语歌曲创作

  借歌弘扬闽南传统

  “闽南语歌要融入人文情感才会更有味道。”施老自小酷爱文学艺术,古典诗词、歌词、作曲、剧本、书画作品经常发表获奖。早年他与艺术生涯擦肩而过转而经商,但到晚年又重拾艺术爱好。

  他的作品《海上救险》、《深沪湾风韵》等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去年还获评中国国家一级著作家职称资格。近两年,他专注于创作闽南语歌曲,创作《俺娘》、《闽南囝啊》(译为闽南孩子)等,在他的歌中,总能看到许多闽南传统元素。“很多闽南传统在现实生活中已逐渐消失,被人遗忘,而我希望在歌曲中能永远留下它们。”施老说,去年他就发起创办了泉州原创歌曲交流协会,与志同道合的黄老师有多次合作。

  黄老师自小就爱唱歌,上世纪80年代时在帮同学翻录磁带时接触到台湾闽南语歌曲,之后便对闽南语歌情有独钟。

  黄老师从未专业学习过作曲,在就读当时的南安师范学校时,他在抄写众多歌谱时找到了写歌的感觉,之后就开始自己的业余写歌之路。近几年,他不仅创作许多中文歌曲,也参与创作多首流传较广的闽南语歌曲,如《您若来泉州》、《故乡的红砖厝》等。(记者许奕梅/文)

  《阿母的酸甘味》

  作词:施荣焕作曲:黄敬静

  看见早时的乌篮甲轿椅,

  想起细汉时阵阿母的酸甘味。

  听着琵琶洞箫南曲声音悲,

  亲象阿母为阮无闲过半暝。

  吃了俺糜啊菜脯配豆豉,

  真是厝内正港勤俭的阿母味。

  陴着咸饭,鲁肉,蚵仔羹,

  忆着年兜暝阿母欢喜大团圆。

  慈爱的阿母味,心中的咸酸甜。

  永远不会放忘记。

  彼支饲阮大汉的汤匙,

  入学的书包嘛是你亲手绽。

  身躯是你生,做人你教示。

  虽然你无在阮身边,

  永远是你的乖子儿。

  一世人,拢会记,

  甜勿勿,惜命命的阿母味。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2 22:18 , Processed in 0.126244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