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一节 声音的录制(二)& T9 U6 M0 ^$ f' [) K! z: f: m" { 本文所提到的音频处理,特指以电脑为主要工具的数字化音频的制作与处理(数码音频),关于它的基本概念及原理,请参阅相关资料。
 ( r5 I3 p3 D; ?" [$ o# m
 $ p" C! j4 Z( P6 D' t" F' ^1、录制外部的声音源 5 y' U3 l; y' N" D1 R
 # z: P. s! I/ Q
 有两种情况,一是通过电脑专用小插口MIC录制外部声音源,选择录音设备里的“MIC(话筒)”即可,若录出的声音过小,还可以点击该设备的“高级”按钮,复选“话筒增强20dB”。因这种话筒的做工和质量均不佳,所以,录制出来的效果很差,不建议使用。
 " {" m( M% g+ [' Q4 e0 z
 8 I+ a" ]! u! Y  E9 _. E      第二种情况是我们在音频录制时最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即使用声卡的“线性输入”录音功能(图1-4-05),使用这种方式录音,最好配合调音台一起工作。
 ; J& G4 o' N7 l% b$ a5 E7 {/ |- B4 O2 V4 Y1 J
 
  3 i- a4 o0 @' H6 T: A 图1-4-05
 / D% f8 o5 D% Z- ~# M# m. g8 Y" @  j2 S/ g+ l; [, Y
 选购合适的连线,将电吉他、电BASS、合成器或高质量的专业录音话筒接调音台的输入插口;而后,调音台的输出接声卡的“线性输入”。用这种方式,可以较完美的录制出一首音乐作品中除MIDI音轨外,几乎所有的声部,如果各项硬件设备都不错,那么录制出的原始音频的质量是很高的。需要注意和摸索的是,要合理设置好调音台的输入、输出电平控制、其他效果控制、频段均衡等(也可以后期用软件来进行修饰和处理),尤其在录制人的歌唱时。   D' a  [' @$ |$ h) |' l( a7 Z
 6 S3 w2 z+ v! z% W
 一首音乐作品中,乐器声部通常要占很大的比例,直接发声的不插电乐器,要用专门的乐器话筒来录制。插电乐器,如:电吉他、电BASS等常用有两种录音方式,一种是乐器直接接入调音台进行演奏、录制,这种叫“线路录音”;另一种是乐器接入音箱(有专门的吉他音箱和BASS音箱,经常玩乐队和演出的朋友一般都很熟悉这些),而后使用一到数只专业录音话筒,对着音箱录音,这种叫“MIC拾音”。如果硬件设备(包括乐器音箱)质量过硬、操作者的经验丰富、录音环境良好,那么,“MIC拾音”要明显优于“线路录音”的效果。(注,电吉他和电BASS在演奏中,大多要使用专门的效果器,完整的连接方式一般为:乐器-效果器-调音台或音箱。)
 2 M$ w( K! Q% Y8 k6 w
 ! J  w  s# Q1 z- D6 m. @      用“MIC拾音”方式对插电乐器录音时,话筒的摆放位置对最终的录制效果有较大影响,有一个小常识用来确定MIC的位置:静止一切声音,把乐器音箱的音量开大(再好的音箱也会有一些细微的设备电流噪声),戴上监听耳机,不断调整MIC的位置,直到你在耳机里听到音量最大、最饱满的设备电流声为止,此时的MIC位置就可以确定了。
 ! p2 v% _3 P. h+ a- T9 I+ p% ?1 _% ^  U4 Y1 d# k2 n( ?
 我们可以把“线路录音”和“MIC拾音”做个简单的比较和小结:
 & t. {  ~4 F+ j- e9 g      线路录音:与空气振动无丝毫关联。电信号通过媒质传输给接受装置(录音软件),这是无声传输的录制。优点:真实还原的性能最佳,录制过程中的设备噪音低,对录音环境几乎没有任何要求。缺点:电子味道太重,缺乏感情,后期要添加各种修饰效果(或前期预置)。MIC拾音:记录空气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录制。优点不说了,缺点是受设备质量的影响很大,对录音环境的要求高。
 " R- f4 |) c. R- H  D+ W6 W
 ; X; q* q' z# u3 H" l8 n$ |8 w2、录制所有正在播放的声音
 % L# f0 y/ C/ U, b2 u* y4 j9 L
 ! |! m6 h& B; i9 g      我在前面提到过,选择录音设备里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可以把一切正在播放的声音录制下来(图1-4-06)。你可以一边放着各种格式的卡拉OK伴奏,一边演奏乐器或歌唱,这样,伴奏声音和你的演奏、歌唱声音就一同被录了下来。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在音乐制作软件里做好了各个声部(音轨),其中有人声、乐器的音频轨、有MIDI音轨等等,也可以一次性用这种录音方式来完成成品。不过,这么做几乎没有给后期处理留下余地,所以不建议采用这种办法来“混缩”成品。 9 s4 F6 k- q  Y. M
 
 " N; H1 t. W& W  E& G8 K
  8 b3 i2 |- L" h; _& T 图1-4-06 * k5 s3 [/ G! a" X3 _
 . o" z, l$ k' u$ J' g3 j; ?
 3、音频格式及转换
 0 l! i# V$ n% c$ j0 ^4 c
 ( }! h& o* ~- i- e$ x3 z. X2 L      理论上讲,采用“Windows PCM 44100Hz 16Bit 立体声”的录音格式(音频文件扩展名为*.wav),录出来的声音就很接近声音源了(事实上,有些声部的录制完全没必要录成立体声)。当然,也可以采用更高的音频格式,格式越高,真实再现的程度就越高,也越接近声音源,前提是你的音频卡(声卡)必须能胜任这件事,硬盘也要有足够的自由空间(wav格式的音频文件,体积非常巨大,没有一块高容量、转速快的硬盘,搞录音?想都不要去想)。
 2 V. Z$ D( e$ O. ?5 h
 2 M% @" ^/ q4 e# f, ?      所有的音频处理软件,都有“格式转换”的功能,顾名可以思义,不多谈。(格式低,文件小,音质差;格式高,音质好,文件大。)
 9 I( \- _3 R; ^& P2 G( z" y, R% p  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