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2日晚的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迎来了不少肖斯塔科维奇和大提琴家秦立巍的粉丝。当然,当中也有很多是中国爱乐乐团的老朋友。作为三者兼而有之的笔者,原本是想借着“老肖”去睹一把大提琴家秦立巍的风采。不想,最终得到的印象,却是一个颠覆性的。1 B; \) \' [, S" d" x2 w/ c
. E G7 k: F# {" x, q9 z 不用说,当晚音乐会的曲目本身就很有号召力——全场“老肖”的作品:《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和《第一交响曲》。秦立巍无论是琴艺还是颜值,都颇令人期待。唯有这位名叫景焕的女性指挥家,让人感到有些陌生。在见到这个名字和浏览其简历时,笔者脑中还闪现了一丝疑虑:这个年轻的女指挥,可否拿捏得好老肖的尺寸?毕竟,传统框架下老肖的作品,有着太独特的匠心和丰厚的表达内容。为此,心中不由为这个卷着小马尾的景焕暗暗捏了把汗。4 L+ e8 o$ ]6 v' e
% B/ A6 |8 v7 U. r# ~6 @ 利落的手势和流畅的乐句处理,是在听《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时,对指挥的初始印象。待四乐章的演出结束之后,笔者开始感慨于这位站在乐队前如此年轻的指挥家,能把老肖作品中的结构感和清晰度把握得如此到位,不由得刮目相看。
) T! p( l% D! K6 r: B' O0 H
, ~8 c1 \$ C0 l& c6 \7 W E 独奏家秦立巍在这部作品中的技术处理和情感把握相当有感染力。第一乐章和第四乐章中,多处技术段落如密集的音符、双音群以及连续的下弓行进,时而低吟,时而咆哮,时而压抑,时而动情,在秦立巍的手下挥洒自如。在四个乐章乐思的表达上,独奏与乐队遥相呼应,交替着表现激昂刚劲、柔美抒情、内省忧伤、活泼嘲讽的情绪段落。
7 M7 T( A4 K- X0 g7 ], k
$ g, D$ j. Q& w+ Z 景焕在下半场对于《第一交响曲》的处理精准细腻,将各声部层层剥离,使得弦乐、管乐之间的乐句对应相得益彰。不难看出,指挥在研究作品和排练乐队时下了不少功夫。
7 y, \; T. G4 T" H2 Y* N2 E& X# ]4 w0 A# U I; [, F; h
老肖作品中,最绝妙的就是他赋予个别乐器的特殊地位。无论是协奏曲中单簧管主题段落的呈示和木管组乐器的插部段落,钢片琴音色的穿插以及《第一交响曲》四个乐章分别呈现的单簧管和长笛主题呈示以及三四乐章中,交替出现的其他木管组乐器的独奏走句等,整体的古典框架下的交响原则与颇为生动的色彩性对话,构成了这部作品看似简单却又相当具有形象感的声音影像。在整体作品演绎的把握上,从第一乐章含蓄忧郁的乐思徐缓展开,到第二乐章幽默愉悦的动力积聚,直至第三四乐章波澜起伏的总高潮,所有这一切都在景焕的手下拿捏得既有层次又相当到位。 . w3 _- {3 W% b2 ]: b
( o- I/ q1 L: s/ K! Q4 G) V 当晚笔者也尤为感叹爱乐音乐家与指挥家之间所特有的那种契合。很难相信,这是景焕与中国爱乐的首度合作。景焕虽然年轻,但从她掌控乐队和作品处理的程度来看,俨然已是一位相当成熟的指挥家,或许她在美国期间执棒歌剧的经历以及与欧洲乐团的合作,让她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 {' r7 }1 D: ?7 s' w5 i4 l/ h8 o0 G- ]2 N8 `# I! ]9 d
如今,女性指挥家开始越来越多地在欧美乐团绽放光彩。从这次景焕执棒中国爱乐的老肖专场效果来看,景焕在指挥台上的确拥有非常傲人的潜质和扎实的基本功。这不禁让人期待,未来景焕可能成为闪耀国际指挥乐坛的第二位“中国张弦”。
' c& y5 N* k0 P: o# h/ |0 x
2 M7 [- g6 @! Q) D# 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