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闽名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宋乾道四年泉州知事王十朋胸怀澎湃写下这一对联并悬挂在州衙门前,跨越千年的广袤时空,历史的风雨模糊了前人的字迹,而印证着以历史名城泉州、厦门、漳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的豪迈之语却在历史的卷轴里愈发清晰可见……: g I7 s* K+ Q
6 U# J+ d% f9 d7 E' b7 J 自战国,越族入闽,闽越相交,语言融替;到了汉代,闽越文化渐趋形成;至魏晋唐宋,汉人大规模南迁,中原文化在闽南地区流播生根;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崛起,中外文化交流,互为辉映。承续历史,继往开来,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兼容并蓄,酝酿古今,共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闽南地域人文景观。1 s# H. L9 \' o) J8 B
! ]6 G; p3 b( l& k
山岳钟灵,孕育群英。海纳百川,博大包容。
( U" @ a! Y9 r9 I
/ D" O: _' H: Y 闽南文化的魅力在古也在今,而古往今来,在这山区海隅,人文荟萃, 贤才竞秀,后先继踵,如群星灿烂。被誉为“红砖文化区”的闽南民居;讲究“五境之美”的茶文化;最富地方特色的民间民谣;著名的惠安石雕、漳浦剪纸、厦门漆线雕等民间工艺美术;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南音;中国八大方言之一的闽南语……无一不向我们昭示着闽南地方厚博的历史积淀与人文智慧。; Y$ l5 M* F* M% u: f
& B" X T; z. q- N9 M 闽南文化是包罗万象的,历史上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引发中外文化在此互动;闽南文化是开放进取的,明清以来,大量闽南人向海外迁徙,将闽南的民系文化,扩展到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闽南文化又是富有凝聚力的,数百年来,台湾乃至全球的闽南人,无不回乡寻根祭祖。它蕴含着闽南人爱国爱乡、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也蕴含着闽南人冒险犯禁、勇于拼搏和积极开拓的人文精神。* L' [' I5 K, W2 b
# ?( ]( i1 j" O8 P% V3 G$ W5 V
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一个通过论证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 C* G f: W7 [4 T3 W' F
+ M; i8 B x6 s2 l6 c 时光的脚步在闽南这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来了又回,看着它们穿过漏窗,把风影镂刻于红的墙壁,而后在大海的余晖中追逐着远去……然而没有谁能够割断历史,独自前行。传承闽南文化、光大华夏文明,在一代代闽南人的手里,愈源远更流长,跨越千古百年流芳,为世界文化遗产溢彩增光。2 i. j: F" U( d7 ?; d
2 e i( f& s%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