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900|回复: 0

[直播视频连接] 华阴老腔:穿越时空的震撼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254969084 发表于 2016-3-10 19: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阴老腔要一声喊,喊得那巨灵劈华山,喊得那老龙出秦川,喊得那黄河拐了弯……”央视猴年春晚,华阴老腔艺人与歌手谭维维组合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喊》,用粗犷豪放的“远古之音”震撼了观众,也激发了人们对老腔的兴趣和好奇。  ]3 @7 S% `! p, w
- o# g+ n7 t5 Z1 G& G. t2 O
  当苍劲的老腔响起,似乎让人看到了古战场上的长枪大戟、刀光剑影,忽而人欢马叫、气吞山河,忽而鸣金收兵、四顾苍茫。陕人的刚强性格、雄强心态跃然而出。
. @6 Y# r; M$ G* X& D
& A8 L$ R0 x  W% W9 U3 B  这就是老腔,以其独有的魅力,在瞬间就能激发观者的情绪,并能不断地掀起高潮。听懂者或听不懂者,都能被它深深地感染,随着一起大声叫好。
  l) a% ~$ Q3 r4 \2 t: ]7 x% D- b5 U2 {- F' J
  源起:黄河岸边的船工号子
5 I+ }6 l% S) Y& x, H% e/ h) S% I9 {: r4 P9 U) B' h9 @
  起初以为老腔一定是八百里秦川的产物,实际上却不是。悠久的漕运历史,造就了传唱千年的老腔。& b# `% j8 ~$ C, t; C3 F* a

  r0 v  O: }9 j, U+ N  西汉年间,在渭、洛、黄河交汇的三河口处,有一座西通长安的水陆码头。千帆竞进,船工众多。因为逆水行舟,免不了要光膀赤脚的纤夫拉纤曳船。船工们拉船时总是一人起头喊号子,众人跟着一起喊,一起用力。有人用一块木头有节奏地打击船板,这号子便更有了一种号召,一种合力。那时,船工号子就会此起彼伏,响彻河道两岸。
* [3 X* l( W+ ]9 x
6 {0 s* |; K9 K4 I' c2 j  ]  黄河边上的船工就这样拉了2000年,一人起头喊号子成了一人主唱,众人跟着一起喊成了众人帮腔满台吼,木块击板成了乐器,黄河岸边于是有了一种独特的戏种——老腔。这号子、还有船工用篙击打船板的声响,都统统被融入老腔的表演当中,形成了老腔独有的“拉坡调”,老腔表演当中的拍打惊木就是从船工用篙击打船板演变而来的。) N9 ^* y! \2 S+ w- R
4 q6 `; e- |, u4 m5 {2 K9 H
  虽然老腔是由西汉时期的船工号子在吸收当地民间艺术基础上逐渐演化而来,然而在笔者看来,即便是船工号子,也只有落在这片黄土地上,才会这么风生水起,才会这么不可一世,才会这么激荡人心。, @4 M# n7 ]3 C0 S! j& N

2 B! w- ]. _; ]' t  演出:五人就是一台戏
* z" {' {! k+ H5 c2 [, F* i0 y: _) H& ]! _
  生于华阴的老腔实在是一种很优秀的剧种。它只需5人就可撑起一台戏:签手(操作皮影)、副签手、前手(主唱)、后台、板胡。但这个剧种里,“生旦净末丑”一样也不缺。只不过,这5种角色都由主唱一人担纲。除了演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之外,“耍签子”及演奏各种乐器,则演出班子的每个成员都很在行。1 Q; d, u! v3 K+ ?+ p$ d. y

( a# C3 z* F( C2 b! t  老腔以武工戏见长,跌打、厮杀、乘车、跨马等动作,极其泼辣、矫健,颇有生动迷人的艺术魅力。老腔戏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结构,比较简单,板路有慢板、紧板、流水板、飞板等。帮腔为曳船号子调,主奏乐器用月琴,板胡亦为重要乐器之一。伴奏音乐多为重叠乐句,不用唢呐,而用拍板增强伴奏效果。拍板又名檀板,通用枣木,发音响亮,常与堂鼓、暴鼓、大锣相配,最能突现老腔高亢激昂的音乐特色。2 x# J; b5 h/ N) q' X/ Z
+ f! Q5 R2 f2 T$ X, z
  老腔唱腔的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拉坡调”。所谓拉坡,就是一本戏在由主唱唱到最后两句时,便大吼一声,随之全台所有的人都跟上相和,仿佛舞台幕后的帮腔。音调激昂雄壮,气氛热烈,不仅增强了剧情,还把演出情绪推向一个连续性的高潮。“众人帮腔满台吼,惊木一击泣鬼神”就是对这种唱腔最形象的描述。在表演中,老腔艺人一手持着木凳子,一手高举木块,和着曲调,有节奏地、用力地击打木凳,使观众和演员群情激昂、遥相呼应。1 p( U- E6 O* G8 Z% o4 n! C9 S  o

$ L) v6 }& S* ?! R7 c7 Q+ E  传承:打破陈规寻突破! R/ P- F- I2 `

7 q: Y3 k. u! W  g  Z  老腔的传承,有着明显的家族性。起初是以世袭的方式传承在泉店的张家,主要用于家庭自娱,其后进入民俗活动,社会功能也日趋强化,形成了职业性的戏班。老腔班社多以箱主堂号命名,如永盛班,也有以说戏者自行命名,如全生班等。* G% r  Y2 i; g! [0 M$ [

+ v8 l) V: e. |: L5 \( r  老腔的剧本从不外传,因而形成了它演绎的封闭性。但在1928年,老腔唱本发生被盗案后,陆续出现了异姓门派,同时随着张氏家族的繁衍分支,唱腔风格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但粗犷大气的风格依旧没变。0 t3 o; j+ |! b* p

! O# R. p0 ^* Z+ ^' S  上世纪90年代初,如果说张艺谋的电影《活着》只是让人们知道了老腔的存在的话,那么话剧《白鹿原》则让观众对老腔有了面对面的了解。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到“既见其人也闻其声”,老腔传承道路上的每一步都走得曲折而耐人寻味。. p% W1 Y/ I$ ^0 v" C8 Z+ n- p
. a' Z/ f% K  Y
  2006年5月,华阴老腔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老腔剧团的成立,对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的保护,提供了传承和发展的舞台。
0 r) c4 M9 R& {% A& T& Z1 J( ^; A  _8 b& b$ I' ^9 ~) ^* g' G5 O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种文化。老腔,一个原来并不广为人知的艺术形式,现在正在打破过去闭关自守的格局,以势不可挡的势头,进入了大众视野。( Z: z! P4 l8 I& U, H, p

# B0 N+ @. L* e5 h+ h# G1 g! ?4 i: l4 D8 A( f5 O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4 09:41 , Processed in 0.112235 second(s), 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