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38|回复: 0

[爆料区] 2016电视剧十问:IP小鲜肉怪兽在颠覆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2

听众

8351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6716

版权达人

254969084 发表于 2016-3-9 19: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晓曾先后担任SMG东方卫视副总监、SMG影视剧中心主任、SMG尚世影业CEO,而今年3月再次亮相,苏晓已经离开了工作9年的SMG,成为柠萌影业的创始人兼总裁,并获得了注资。

在苏晓看来,柠萌影业的成立核心是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本质,他们提出口号“超级内容连接新大众”,在他看来互联网可以连接一切,人也可以随时随地的与其他人、其他组织机构、社会连接,这也正是影视作品发展的全新方向。

苏晓所创立的柠萌影业最初被带上“互联网”标签是基于门户网站的入股。实际上也曾有人对其产生误解,认为柠萌影业因为A轮融资的时候拿到的融资,而他们又是一个很强大的互联网基因,是不是就是因为拿了钱就有互联网基因?

苏晓也一直在思考一个“互联网+影视”的发展模式,他开启了一个“如何将影视加入互联网思维”的烧脑运转,最终得到答案:“所谓互联网思维,我觉得就是极致化满足用户的改进,用户对产品的需求,我觉得这个就是核心。”

实际上,如今观众用遥控器看电视来收看电视剧已不再是常态,一大部分受众群被手机、pad中的视频内容分流,适应这样新的生活方式的受众,称之为年轻思维受众群。

而真正的所谓超级内容就是既能够满足传统媒体的收视人群,又能够满足这样年轻思维的“新大众”的需求,而这也正是苏晓带领的柠萌影业团队所努力的方向。

前不久,柠萌影业重磅打造的都市情感剧《好先生》作为2016北京电视节的“开场大餐”亮相,该剧将超级内容连接新大众,全面开启“互联网思维”,这也将成为柠萌影业“互联网+影视”基因融合的全新力作。

超级内容必须融入互联网思维

在“互联网+”风潮盛行的时代,任何传统产业都在努力打造互联网思维,一向追求新意的影视业自然也在其中,影视公司为自己贴上“互联网”标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之举,同样也是为了实现影视作品的更高价值。

苏晓在创立柠萌影业之处,就是希望打造互联网时代一个新的公司企业,而目前他们着手打造的三部电视作品都已经在新媒体上受到追捧。

苏晓接受传媒内参采访时这样介绍:“公司成立到现在做的几部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已经拍完,《好先生》和《小别离》9月份开机,但是这三部剧率先在新媒体上都销售掉了,这说明互联网喜欢这样的产品,我相信年轻人也会特别喜欢这样的产品。”在受到新媒体肯定的同时,苏晓也有信心在传统卫视媒体上会同样受到欢迎。

随着“一剧两星”政策的颁布,卫视对于电视剧的购买力在不断下滑,而当初只起辅助作用的网络媒体却翻身变成主流,对于影视剧来说,同时吸引卫视的青睐并得到互联网媒体的拥护成为努力的重要目标。

为了吸睛并同时吸金,如今越来越多的影视剧打出“超级内容”的旗号,而所谓成为超级内容其实并非那么容易,苏晓认为能够称得上“超级内容”的影视剧必须具备几点重要因素:

“第一,所谓超级内容一定是在不同渠道上都是特别受欢迎的,无论是互联网渠道,还是电视渠道,都是必须受欢迎的,如果只是某一个渠道受欢迎的话,那肯定谈不上超级内容的。另外超级内容一定是在一个项目、一个产品当中运用最好的资源配置、新的技术、互动的手段,都是能够在这个产品当中体现出来的互联网思维。”

产品2C化锁定“新大众”是发展趋势

苏晓坦言以往影视剧作品卖给卫视需要揣摩很多中间人的心思“电视台台长怎么想?销售部门主任怎么想?”而这样一来往往影视剧作品会失去很多本质的内容从而流失大批受众。

如今,影视剧作品必须转向2C化,也就是说产品必须直接符合受众的口味,针对来自于用户的洞察,对用户了解,这才是产品研发根本的反映。

苏晓拿《好先生》举例,“像《好先生》这样的剧,它是想到达的所谓新大众的用户这样的人群,所以这个是我们本身的对用户的把握。我觉得落实到具体的《好先生》这样的剧,怎么跟用户人群相关联,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一方面我觉得比如在新大众群体当中,都市的人群,都市的中产阶级,都市的年轻人,还是居于主流的,所以像这样的剧我们也是特别想要到达这样的群体。”

所谓新大众,并非只是指按照年龄来分得年轻观众,而是具有年轻思维的全人群,包括各个年龄段不分性别、职业、社会层次、收入的受众人群。

而吸引“新大众”同样离不开互联网思维,柠萌影业在剧本的选择、角色的选择上都参考着互联网产生的数据,这里所说的互联网数据包括电视台的收视率、视频网站的流量报告、电影票房等等,更多的是对于一个产品投放市场上线之后,对消费者的归纳和洞察,但是怎么把消费者的需求能够在新的产品当中,在研发阶段就能够注入进去,这个是大家都需要花功夫的地方。

苏晓举例介绍说:“在《好先生》选角中,我们一个刚入职的90后员工在bilibili网站上看到了很多网友在谈论一档热门的综艺节目《极限挑战》的时候,总爱把孙红雷与张艺兴放在一起当做一对来谈论,公司随即就此对展开研究讨论,并当场拍板决定让孙红雷与张艺兴一起参演《好先生》。这样做的背后就是基于我们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与运用。”

超级内容都是一些大的投入,这意味着咱们所有项目都是高投入的吗?

苏晓:应该是这样,我觉得超级内容,一个产品能够贯穿全人群,贯穿全渠道,全媒体的话,的确投入是很大的,你要一两拨千斤这样的成功案例,我觉得是会越来越难的。

我觉得整个好莱坞也是这样的,为什么大家现在也在诟病所谓大IP的开发,这是因为从动画形象开始,作出了超级电影的成本投入一个比一个大。

但是这个也是没办法,因为一个IP里面贯穿所有的产品,要打到全球的范围,而且要系列化的开发,一部一部做下去的话,在整个质量上必须达到相当的水准才行的。

那您之前提出来的关于内容产品的定位,怎么跟观众全面互动?

苏晓:这个我们也在探索,实际上是跟用户的交互性,我刚才讲了(择天记)是一个例子,针对年轻族群的IP,我们可能会更多的利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跟他们来互动,比如 VR技术,我们会率先运用到概念片里。

这个跟原来电视上的综艺节目或者视频网站的综艺节目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不是一个我播你看的过程,而是大家能够交互性的共同来完成一个娱乐产品,那么你的互动对明星也好或者对演员也好,都是有直接作用的。

你的互动是能够决定他穿什么样的道具服装,拥有什么样的能力,他怎么来完成任务,这个都是跟你的互动直接相关的,所以我们也是在研发这样的产品。

您怎么看技术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苏晓:我觉得不矛盾,技术肯定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我觉得内容尤其是完全做商品的话,就没必要排斥工业化技术这种东西。

这些工具为我所用,除非有一些产品纯粹是一些个人化的表达,更多的是一些作者型的电影,完全个人化的审美表达,你折现的是人性的深度,对社会批判思考的力度,文化的穿透力,如果你是在这些维度上追求的话,那另当别论,这个是会比较排斥技术的,因为技术会阻碍你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从行业角度来看,《好先生》好像跟以往的都市情感偏家庭有点不太一样,您怎么看当下都市情感剧的风格的走向。

苏晓:我觉得慢慢的也会有变化,实际上也是来源于用户需求的变化,我觉得这几年慢慢看电视剧的人群,随着新媒体,互联网的势力越来越强,受众人群也是年轻化的趋势,但是不是排斥中老年人。


只不过这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年轻的群体也会慢慢的越来越多,那么看电视剧的方式未必是在电视机上看,我们在Pad,在手机上看都可以。

这个人群多了以后,实际上对这类剧的导向研发也会带来一些影响,比如说我讲的所谓审美趣味当中的中产阶级的趣味,我觉得也是比较明显的,因为像今年以来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家斗,婆婆妈妈的,讲婆媳关系的剧,市场上反而少了,也不是特别受欢迎,这个是跟中产趣味的排斥有一定关系。

可能城市的,都市的中产阶级,年轻人对情感、婚姻、职场、生活这类精神方面的题材会更关注一些,这个会影响到我们这几部剧的创作,我觉得是受众的影响。

201508261132592900a.jp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11-16 03:18 , Processed in 0.113471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