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90|回复: 0

[灌水区] 民国旧事, 汤恩伯的空饷与杨成武的饭局

[复制链接]

4944

积分

12

听众

2307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4944
玫瑰云玫瑰 发表于 2016-1-24 22: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少时代在清军中当兵的冯玉祥,在其所著的《我的生活》一书里,记录下了以下这样一个故事:



        庚子年,清兵奉命抗击八国联军,力薄不支,从北京城向保定方向溃逃。



        其中,清军 “武卫右军” 的官兵在溃逃的过程中,看见一个富贵少妇,戴着两个金镯子,有的清兵临时起意,于是喝令她将金镯子交出来,不料那女子性格倔强,死活不肯交出。



         清兵大怒,竟然猛然抽出刀来,将俩金镯子连同女的手臂一起,整个给卸了下来。



        一声惨叫,鲜血四溅。



        不料,这两个血淋淋的金镯子刚拿到手,却引起了身边其他战友的眼红。于是接下来,十分荒唐的一幕发生了:



        武卫右军的士兵们因为争抢这两个抢得的金镯子,竟然发生了火拼,你抢我,我抢你,你杀我,我杀你,一场大混战之后,死伤枕藉。



          用冯玉祥书中的原话来说,是“两个金镯子,害了整整一个连的兵”。



         古训有云:“钱财切勿露眼、谨防杀身之祸”。今天看来,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



         晚清“少壮海归派”官僚曹汝霖,在其所著的《一生之回忆》里面,记载了光绪皇帝的亲弟弟——载洵的一件往事。



        辛亥年(1911年)伊始,载洵当上了内阁的 “海军大臣”。当年“海军大臣”这个职位,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到欧洲去采购军舰。

        载洵是怎样做这个工作的呢?他的做法常常是:产品还没看,价钱还没谈,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是向洋鬼子开口,谈回扣的事儿。

        这洋鬼子的社会,有新闻自由,记者多,触角广,嘴巴大咧咧,才不给你载洵面子。这个腐败丑闻,很快就在国际媒体上被曝光了。载洵因此,闻名中外。

         亡国在即,满清王朝的掌权者们,还在想方设法、疯狂敛财。所谓“日暮黄昏”,大概就是这个景象了。

         果不其然,不出一年时间,大清王朝就轰然倒台。

         这不,武昌起义一声枪响,与北京近在咫尺的滦州,清兵也举旗造反了,此事史称“滦州起义”。

         坏了。这皇城根下、眼皮底下的兵,也要造反了!

         这下,北京的满清王公大臣们,顿时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糟了!此前吃、拿、卡、要积累的横财,这下要亡国了,这钱,要往哪儿放呢?

        这群满清贵族们,还是有那么一丝理智:往英国人的银行里放!为啥?英国人信得过。至少,他们当年是这样想的。

        于是,这些满清王公们,纷纷将自己的巨额钱财,存到英资“汇丰银行”的北京分行里面去。

        这外资银行哪,见到存款量突然剧增,现金供过于求,于是果断宣布:“吸纳存款,不但不支付利息,而且还要收取存款服务费。”

         这群走投无路的满清王公们,当时已经毫无议价的筹码,只好应声道:“我交!我交!多少钱我都交!”

        可是,尽管这英国人“信得过”,这群王公们可忘了以下这一点:人家 “汇丰银行”虽然是英资企业,可是它里面所谓的 “理财经理”,由华人来充任的,可多的是。

        结果,某些华人“理财经理” ,趁此乱世,也动起了歪念:他们欺负那些满清王公大臣们不懂得洋行的手续,有的经理私自收受了钱款,以理财经理的个人名义、出具了《收据》,然后呢——携款潜逃了。

        许多受骗的王公大臣,后来只好找 “汇丰银行”的洋人行长来讨债。洋人行长却推搪说:“我们公司可没有收你的钱呀!那人給你出具的是个人收据,你要讨债,请你自个儿找那人去!”

        于是,钱财身家,就这样打了水漂了。镜花水月。一场空。

        国难财,你能发,别人也能发,不能只许你发,不许别人发。都是自己人嘛,咱有财一起发。



        国难当头,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不少的地主、土豪、老财们,也是优先维护自己的身家财产:我管你打日本还是打谁,城头变幻大王旗,你不找上门,我的钱也还是我的。



         这不,(8)路军将领杨成武,在其《杨成武回忆录》里面,记录了他在抗战期间筹集军费的一则往事:



         抗战期间,河北省某地。(8)路军将领杨成武设宴,邀请当地的地主、老财、土豪、劣绅吃饭。



         干什么?你懂的。



         这地主、老财、土豪、劣绅啊,多少都也见过些世面,知道这部队的长官找上门来,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好事”,一般来讲啊,都是破财的居多。



        于是,老财们为了自保,在饭桌上,纷纷指证席间的大财主王莆,对杨成武说:



        “长官!这王莆财主最有钱!王莆财主,最有善心、最大方!”



        在众人的卖力指证之下,王莆财主深深知道:自己今天是无处可逃了,横竖都是捐,捐个忸怩不如捐个痛快,于是,王莆财主索性硬着头皮、站了起来、假装慷慨陈词地说:支持抗战,国民义务,我认捐五万元!



        席间的其他小财主见状,顿时松了一口气:终于有人充当冤大头了。于是,小财主们也都各自掏了些银两出来,意思意思,也就算了。



        此外,《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收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1948年5月开始,长春城在内战中被围。城内爆发了饥荒。



          在饥荒中,有人看到了“商机”。这人将路边的儿童诱骗到自己的家里来,杀死,煮熟。次日,他将这些儿童香喷喷的熟肉,端到街上来、叫卖。



         这个歹徒,一共杀死了11名儿童,后来是因为有一个儿童成功逃出来报警,这个案件才被告发的。



          于是,军警迅速将此君逮捕,审讯之后,立即枪决,并张贴了《布告》,以儆效尤。



         当时已经是国共内战的时候。国民党军队也丝毫不知亡国的危险,持续腐败。



         在史料《吴国祯口述回忆录》里,国民政府的上海市长吴国祯,讲述了以下的一些事情:



        有一次,国民党军队将领汤恩伯,找上海市长吴国祯来哭诉,说自己的部队没有汽油了,很困难。吴国祯于是给汤恩伯想办法、弄了一批汽油给他。



       不料,不出一会儿,部下就来向吴国祯市长报告了,说:“汤恩伯将刚刚领到的汽油、在上海的黑市上抛售牟利了。”



        还有一次,汤恩伯向吴国祯索要军饷,吴国祯派人到汤恩伯的军中清点人数,按照人数发饷。



       结果是:清点了人数,也按人数发了饷。



        可怜的吴国祯,事后才猛然得知:原来,汤恩伯临时找了一些和尚过来、套上军装、冒充士兵。



        汤恩伯这样做,无非是为了滥竽充数、夸大部队兵员的人数、以向吴国祯多要一些军饷,中饱私囊。这种事当时叫“吃空饷”。



         不但如此,吴国祯还说,他曾经亲眼目睹:国民政府给国军士兵发军饷的钱,从上海一箱一箱地运上船,可是那船只是象征性地在海上转了个圈,又返回上海来了。国军将领们将这些钱取出来、在上海炒货,将上海的物价,都给炒上去了。



         在那会儿,不但国军将领是这样做,就连那 “党国要人”孔祥熙的公子孔令侃,也参与了这场“淘金热”。



        当年奉蒋介石之命、赴上海“整顿经济”、“打老虎” 的蒋经国,就不小心查到了自己这位表兄弟的身上、摸到真正的“老虎”了。结果呢,吃不了,兜着走。



         这一段公案,相必读者应该也清楚,于此不再赘述。



         在亡国之际,国民党军政界的权贵们,还在忙着大发横财。结果,从上海开始,中华民国的金融秩序,陷入了巨大的混乱,恶性通货膨胀,国民经济迅速崩溃,民心大失,国民党政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被彻底压垮。



         有些事情,往往要在亡国之后,才能逐渐明白过来。



       《湖南文史》第46辑这册史料,收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岛之后,命令部下:统计撤退来台的国军官兵总人数。



        很快,下面报了上来:是80多万人。



        蒋介石看到这个数字,觉得很诧异,他惊呼道:“有那么多吗?”于是,他不相信,吩咐心腹宋达去重新核查。



         三个月之后,宋达终于核查清楚了:真实的数字,应该是55万人。之前各部队的长官,至少虚报了25万人。



         为什么要虚报?因为长官要吃空饷。



         你懂的。



         蒋介石显然也不敢拿这批将领怎么样,因为龟缩在台湾,将来反攻大陆,还要靠他们,想想之后,这口气也就这么咽下去了。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7 03:14 , Processed in 0.10690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