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28|回复: 0

[乐理知识] 生机勃发的毕业之作

[复制链接]

638

积分

3

听众

43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新手

积分
638
xbco6mWz 发表于 2016-1-7 22: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指挥家陈燮阳在2015年迎来指挥生涯50周年大庆。除召开研讨会和举办庆典音乐会外,一大亮点便是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陈燮阳指挥中外名曲集》的唱片。洋洋洒洒的小套装为8张,均为陈燮阳指挥上海交响乐团的现场录音。有意思的是,上海交响乐团前一次在唱片界力拔头筹,也是陈燮阳的功劳。他与乐团合作的第二套贝多芬交响曲全集为死水一潭的国内唱片界增添了一抹亮色。
' x' q% S6 a5 c9 T/ v0 g
# C7 o5 Z- a, w6 e6 x; _7 c5 W, W  这套8碟装的名曲集也是如此。唱片收入有横跨欧美大陆及两个世纪的音乐。其中既有陈燮阳拿手的俄罗斯曲目诸如柴科夫斯基《曼弗雷德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九交响曲》和《节日序曲》,也有反映交响乐集大成的马勒《第八交响曲“千人”》这样的宏大作品,此外声乐类的还有威尔第《茶花女》全本音乐会版录音。这些录音都为热衷于版本比较和收藏的乐迷增添了无穷乐趣,也为世界了解中国的古典音乐唱片最新动态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史料。( e. v& e. u! a) G
- u- N0 ^5 U* M! _
  然而陈燮阳的安家立命之本还是中国作品,毕竟他1965年毕业后率先指挥的就是芭蕾舞剧《白毛女》。由此这套唱片中收录的两张中国作品集尤为突出。第一张中国作品集中囊括了王西麟脍炙人口的《火把节》,郭文景的《愁空山》(唐俊乔演奏竹笛)和刘亭禹的《苏三》组曲。把这三首音乐收在同一张唱片中比对,对其中一位作曲家甚为严酷,因为无论就曲式和声还是结构题材,作品高下立判,轻重自知。但真正使这套唱片“弹眼落睛”的,另有其人。6 Z! n% A# v# G9 `. z
5 \/ G4 W& q' i& u: E7 w
  画龙点睛之笔便是朱践耳完成于1960年的《英雄的诗篇》全球首录,录制于2015年10月份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这首作品乃朱践耳自莫斯科音乐学院毕业时的毕业作品,不禁会让人拿来与普罗科菲耶夫的《古典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爵士组曲》和比才的交响曲等毕业作品作比较。全曲共分六个乐章,以抽象的手法意会长征,融合大合唱和男声领唱,歌词中亦有引用毛主席诗词。抛开作品背后的政治背景不谈,这部作品的先锋性和原创性都毋庸置疑。青年时代的朱践耳在此曲中将自己的意气风发展现得淋漓尽致,高超的配器手法和非主旋律的旋律都让这部作品远超创作年代的国人审美。也正因为此,作品被雪藏半个多世纪后,终于以全球首录的形式问世,惊为天人。总的来说,这款录音刷新了我对中国交响大合唱只有《黄河》打天下的观念。
% B# A3 e1 l8 y% b! R
+ a, u% w6 g& {! |, \% k6 N! ]# P    上海交响乐团在陈燮阳棒下展现出了尽忠职守的职业素养。合唱团表现精准,两位领唱中属杨小勇气概不凡。格莱美获奖录音师陆晓幸操刀的录音清晰捕捉到了作品的气场。只是唱片装帧过于简陋,对现场录音的时间地点都没有交代,若不是我当时正好在现场,便无从知晓录音来源为何。此外唱片说明书中的作品介绍也是“百度百科”水平。作为一个套装,八张唱片的说明书竟然把指挥和乐团的中英文介绍登了八遍,也让我对套装的意义产生怀疑。; `2 C& T( b" Y- q2 O
" z) ^8 l7 ~( _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7 00:18 , Processed in 2.59619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