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34|回复: 0

[乐理知识] 从传统题材中挖掘出新意

[复制链接]

255

积分

3

听众

96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255
花千骨爱杀阡陌 发表于 2016-1-6 18:3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不久,中央歌剧院首演了抗战题材的歌剧《我的母亲叫太行》。胡绍祥、俞峰编剧,常平作曲,俞峰指挥,王湖泉导演,龚然舞美设计。歌剧的戏剧脉络很清晰,三幕一气呵成。
6 U! J7 `% O" X- ^1 F) V* O( b6 W2 e7 f/ H
    太行山村的农民马百川为掩护八路军战士被鬼子杀害。百川妻子春兰生下了儿子,按丈夫的遗愿取名“抗战”,交由乡亲们抚养。春兰参加了八路军为丈夫和家人报仇。剧中将传统文化中舍生取义、义比天高的价值观提升为全民前仆后继以血肉之躯铸成长城的民族气节。' @' W$ Z  ~' C2 l2 e! ]
7 K4 e: @5 N. U$ W$ g9 ]
    第一幕将戏剧矛盾迅速展现,第二幕将矛盾深化和爆发,第三幕将矛盾解决。这样的戏剧安排为音乐的展衍敷设了流畅的轨道。序幕以不协和音响作为动力驱动,第一幕声乐部分以宣叙调为主,在瓦格纳乐剧的格调中延展矛盾的生发。两位富农、地主青年拒绝参军的演唱以谐谑曲的风格突出了人物性格,具有“真实主义”歌剧的色彩,在音乐上与其他人物形象形成对比。第二幕的前半部分春兰和母亲的两段咏叹调抒情之中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华北地方风情,两人为即将诞生的孩子取名的对唱巧用三拍子的节奏,成为全剧色彩最鲜亮的音乐段落。第三幕围绕春兰参军的合唱“一轮红日照耀太行”借鉴了赞美诗、安魂曲的写作手法,将全剧的思想主旨提升到高潮。全剧音乐的写作具有很高的交响性,乐队配器组合令和声的色彩鲜明丰富,合唱的织体同样有效地烘托出和声色彩的呈现。, n1 u+ C, N, C" J5 `6 ^/ H7 f# {8 u

5 \3 [" o! N- ^& h+ B0 }    中央歌剧院坚持“不插电”演唱的美学追求,整台戏新老演员成为“一棵菜”。饰演春兰的女高音尤泓斐的声音圆润又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女高音阮余群在中音区发挥了音色醇厚的特长,成功塑造了母亲的形象,男高音歌唱家徐森饰演的百川、男高音歌唱家尹海饰演的长胜、男中音歌唱家赵一峦饰演的赵连长,男中音歌唱家陈森饰演的李大伯,以及女高音歌唱家于海霞饰演的发疯的嫂子,均是唱演俱佳,人物性格鲜明。+ y  c' }. o/ t% ^" g( N

! F2 J$ B* Y4 Z' Q    舞美以木刻风格绘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怀旧之中将我们带回到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在近期的歌剧舞台上非常新颖,巧妙地在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和超现实与现实之间寻取到最佳契合点,灯光以“平铺”的效果与此木刻风格相呼应。5 u3 h: E0 x4 y
( M+ R7 }. V& y5 ?* @5 m$ j, V
    这部歌剧从传统题材中挖掘出了新意。/ p# w: l6 V1 x: M
- n3 R+ s  Z, a4 d

5 w# b9 t9 ]" ]8 N5 C0 b7 r
; e# L# b/ W9 l9 s4 v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4-17 14:45 , Processed in 0.10929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