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主办、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理作学科承办的“第三届‘鹂鸣春晓’全国作曲比赛”于12月13日在北京落幕。大赛自2011年创办伊始已成功举办过两届。前两届为校际比赛,此次为全国性大赛。本届大赛由施万春担任学术顾问,高为杰担任评委会主席,并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作曲家以及在各音乐院校教学一线工作多年的专家教授担任评委。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最后以颁奖音乐会的形式展现本届大赛的优秀作品。
& J' E) W3 m3 o! i* a; i3 B9 r4 R* g, ` J+ g
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中央、中国、上海、天津、沈阳、西安等9所音乐学院附中学生创作的包括声乐作品(艺术歌曲)、钢琴、室内乐三种体裁在内的作品共90余部。由初赛评委在参赛作品中遴选出18部作品入围复赛,复赛由复赛评委对入围作品进行评分,并且加试钢琴作品限时写作,决赛再加试即兴作曲,最终根据初赛、复赛、决赛三项成绩按比率总和,评定出各一二三等奖,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张阔、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王淑一、廖书文摘得了三种体裁的一等奖。张阔声乐作品《你不懂我,我不怪你》、王淑一钢琴作品《苏韵》、廖书文室内乐作品《狼影》以及其它获得二三等奖的作品也在颁奖音乐会上演,展现了少年作曲者的作曲水准和风格。
4 w" ^+ F0 u9 R6 ]
5 \$ R, r P9 k- F3 T3 {- k" [ 今年,“鹂鸣春晓”从校际比赛拓展到全国9大音乐学院附中学生共同参与的全国性大赛。组委会在设置比赛形式上除了常规的对创作作品的评定外,更独具匠心地设定了“钢琴作品限时写作”与“即兴作曲”两种比赛方式,旨在使大赛竞争更加公平,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能量。
- Q3 d; m' K, [& I. z# W- c+ w0 }" _' [) D# p d
“钢琴作品限时写作”被学生们称为“8小时极限作曲”,学生从上午8点至下午5点结束,一人一间琴房,期间学生不得走出独立的写作环境。每人领取一条旋律“动机”作为素材,以此发展创作一首钢琴作品,没有风格、曲式结构的限制,给选手最大的创作空间。即兴作曲环节由学生自己抽签选取“动机”在钢琴上即兴作曲,经过三分钟的准备后,上台弹奏,评委现场打分、计分。每条旋律动机都包括了速度、力度和表情要求,除常规节拍节奏外,还设有连线,各种时值的休止符,弱起小节等等。总体来看,18条动机均为有调性的旋律,程度难易较为平均,对于选手们是一次基本功的考量。将此项考核放在本届比赛中,进一步体现了大赛的宗旨:提高学生艺术实践能力,推动综合音乐创作人才的培养。
) A4 I; ~* C# D( H5 F! @; _9 m# o) j) t4 a; ?6 H9 \9 b
评委会对选手们的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评委会主席高为杰在音乐会点评时说到:“对于少年作曲家们,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解放、想象力的丰富、基本功的掌握,这些作品最可贵的是发自这些年轻作曲家的内心。”特约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教授Denis Cohen(德尼-柯恩)评论到:“选手们出色的演奏和作曲才能着实令我吃惊,而且即兴作曲的比赛是我在法国从未见过的。”. t9 H2 D/ j) n
$ m' q& ^6 Q) ?, T% A4 `+ _, g
比赛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更引发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包括对附中阶段教学应予以重视的问题,西安音乐学院刘铮教授谈到:“现代音乐因素还是太多了,从中听不到孩子们的个性。”沈阳音乐学院范哲明教授充分肯定了本届大赛学生超强的写作能力,同时提出,创作不应单纯地注意技巧,更应该注重音乐母语,注重吸收本民族音乐语汇更好地进行创作。高为杰认为,创作更应该注重内心的想法,不过分地去追求现代派的一些创作手法。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基本功的训练。第三届“鹂鸣春晓”能够形成一个教学交流的平台,让学界更清楚地从音乐的角度了解每个院校在教学方面的特点和现状,相互影响、相互学习,这是本届大赛最有意义的地方。% U3 S {% O0 Q6 y- A/ N, f, b" t
. n9 @8 e, W- }/ T.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