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 R! O: y( L# t/ ?! T0 x李双江(1939--)
4 ]' }) }" u2 Y- |
% T. h* Z" i5 b
0 {, m& f: W! f X4 R0 o4 Q7 B: R5 W, f) e% v# {* V3 K! z. M
抒情男高音歌唱家。黑龙江哈尔滨市人。曾在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从师于喻宜萱教授。毕业后,参加新疆军区文工团,1997年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任独唱演员。在北京举行过独唱音乐会,并为影片《闪闪的红星》等配唱插曲。演唱热情奔放,富有乐感吐字清晰,声音流畅,高音稳定、透明,辉煌华丽。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尤金,奥曼迪曾赞扬他金子一般的高音,烈火一样的热情。
. v; Z. `; y. o+ W5 @7 [8 R2 F
4 Y) _9 m+ g, D" n/ W' I
5 H% T0 Z9 v ?9 T5 U: @; t& a" c) I+ r# R- ?$ B; V9 P, x% z
何纪光(1939--)
$ w) J, c# i0 x; k: a
& e2 e& U6 L B) Q8 j0 M男高音歌唱家。出生于湖南湘西汉、苗、土家等民族杂居的武陵山区。自幼受民歌熏陶,七岁在家乡赛歌会上夺得银牌,十四岁考入湖南省民间歌舞团。1956年参加全国音乐周。领唱《澧水船夫号子》、《打硪歌》初露端倪,1960年向著名民歌手舒黑娃学会独具一格的湖南高腔山歌唱法。1962年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随王品素教授学习。能编者按善唱,既掌握演唱不同类型歌曲的技巧,又发展了真假结合、刚柔并济。具有中国民族气派的独特唱法,音哉域宽广,风格淳厚,声音优美,变换自如。他演唱的《洞庭渔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等曲目博得中外听人一致好评。9 l2 {6 _( q# }
1 b* ?2 ~- \- z' t4 k' q1 v5 i吴雁泽(1940--)$ F3 M4 z& D% T7 R2 u6 G
0 N$ s& |8 ^8 G# s/ z, n
男高音歌唱家。山东博山县人。学生时期常参加音乐活动。1959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从喻宜萱学习西洋发声法,并得著名民间艺人的指导,专修了民间音乐课程。毕业后在武汉歌舞剧院任独唱演员。曾赴日、朝、意、法等十几个国家访问演出,在上海、北京等地举行过独唱音乐会。他音色明亮,吐字清晰,既能演唱意大利歌剧选曲和自如地转换音区方面有独到之处。" ]) d9 Q+ I& j0 N0 M
7 H1 x! u' b) b% O
邓玉华(1942--)( u- |& L6 Q7 n) W% V
7 e9 h [+ k' `1 B2 _% S
% G8 s W @1 Q. o) U d x, G
" F+ a& R7 N$ z# B# ^女高音歌唱家。北京市人。少年时期爱好歌唱。1959年起在中国煤矿文工团歌舞团工作。先后从师于魏鸣泉、曾渭贤和汤雪耕、张清泉、刘淑芳、卢德武等,广泛兼收西洋发声法和民族民间的声乐技能及表演艺术。其演唱民族风格浓郁,情感纯朴诚挚,音色圆注甜美,吐字清楚富有语气,音乐感好,擅唱抒情明快的民歌和创作歌曲。以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演唱《情深谊长》而闻名,并为影片《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配唱插曲。曾应邀随东方歌舞力赴欧、非和东南亚各国演出。
' f/ i; z T% Y; N6 o8 r7 q( a( s2 @3 m6 F& W
李谷一(1946--), d: [* R; x& L: U* v" H! r
% U# o; n9 O- J/ N G8 `; s$ w% A
: Q7 z) A9 Q0 B" U( V: o" a
$ }4 Y8 t# @6 `( H, N/ T# w$ i女高音歌唱家。湖南人。曾在湖南省花鼓戏剧团工作,1965年主演花鼓戏《补锅》,给人以深刻印象。1968年起声乐上得到金铁林和沈湘的指点。1974年调中央乐团任独唱演员。近年来演唱的《妹妹找哥泪花流》、《边疆的泉水清又纯》等电影插曲和创作歌曲,很得青年人的喜爱。歌声明亮清晰,富有音乐感和表现力,既保留了民间唱法的特色,又兼取西洋唱法的技能,并使两者得到统一。在亚、非、欧、美闰些国家和港澳地区演出时,亦受到欢迎。
! Q. f! A& m6 l( U3 ?
1 K, B/ n. z5 C. y& f2 x关牧村(1953--)9 |, }' }0 [. R6 V! c
4 Z8 U+ c) r, ?1 g. P/ ]5 W1 B
女高音歌唱家。满族。原籍辽宁沈阳,生于河南新乡市郊牧野村(又称牧村)。自幼喜爱歌唱,后经常参加业余演出。先后师从彭维纲、李维杰等人。1977年考入天津歌舞剧院,常与施光南合作。性好钻研,广收并蓄,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声音浑厚醇美,演出感情真挚。1980年获天津市青年演员声乐比赛一等奖,1981年在武汉主演古装歌剧《宦娘》,同年应邀赴日本参加东京第十次世界音乐大会演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