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77年,莫扎特进行第二次旅行演出时,与音乐家韦伯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使他的创作思想更加成熟,并在器乐创作中显露出成熟的创作风格,这点特点表现在他的小提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中。《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331号)就是这个时期(1778年)写于巴黎的。* G$ ]3 H% Q7 U# T
" ?0 K) r3 \8 a/ Z0 q1 f0 B2 t g ?1 a. J; O! U% w) B
莫扎特共写了十九首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都显示出明朗乐观的乐思,完美匀称的结构和严谨如歌的旋律等创作特征。《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其中的第十一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它只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文雅的行板”,第二乐章是“小步舞曲”,第三乐章就是《土耳其进行曲》。这首乐曲之所以成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的代表作,是由于其三个乐章都很成功,有趣是第三乐章的独特而别致的风格,更是前两乐章所无法比美的。 d5 @. h. X9 |
3 Z2 F4 C# g$ Z; e2 P
- s: u/ G* J# C' {* {3 I 据说在二百多年前,土耳其国王访问欧洲时,总要带上一个乐队,使别据一格的土耳其音乐传入欧洲。当时欧洲的一些作曲家对写异国风情的音乐发生兴趣,喜欢将异国风情的音乐吸收到自己的作品中去,于是出现了“土耳其热”。4 j+ n# }4 K; x, B6 K9 |; _/ _2 T
: k* f$ {* Q1 P. Q3 S( `7 v5 Y! N% J
9 W# L h- K( c, A/ z3 u
其实,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并没有很明显的土耳其音乐特点,真正的土耳其风格并不浓,由于莫扎特在这一乐章的开头注明曲趣为土耳其风,因而被后人称为《土耳其进行曲》。
' c& a) m9 f! ?' n: m1 r( n: [7 q" f
, I8 A; L7 `3 t6 ]' p! r$ R 《土耳其进行曲》采用回旋曲式,因此也有人称为《土耳其回旋曲》。乐曲一开始是在a小调上的第一主题,曲调轻盈活泼、节奏富于弹性;接着是第二主题的出现;然后重复第一主题而结束了第一乐段。9 v' c2 U5 A1 R
* D! \/ v: q4 O* F, {6 R4 o1 P7 y' }" E! A- I) {" J1 }
乐曲的中部,曲调转到了A大调上,由四个小乐段组成。第一小乐段是富于东方色彩的明朗而又雄壮的进行曲,主题音调节奏铿锵有力,气势雄伟,使人豁然开朗,与第一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一主题在全曲中出现了三次。
, I8 ] g: M h; R$ f4 j! X. ?8 v
5 Q7 U8 Y$ {0 v H2 @7 N# I5 x1 Z
第二小段是几乎全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快速旋律,有如队伍在急速飞快地奔驰。( r, ^2 K; |% H, }
/ k5 U3 d5 [/ w) O4 G# S( U
: S. q' @& \( T& T 紧接者的第三小乐段也是有几乎是十六分音符构成的快速旋律,顺者第二小段的旋律一泻而来,不可阻挡。
) h6 `; e) t2 h7 L- R
5 \* W/ ]% X2 c' e& o/ U/ b
* L5 g+ ]2 p- w+ v) n 第四小段与第一小段完全相同,即重复这一乐段中富于东方色彩而又雄壮的进行曲。6 D' i( q6 v/ L8 O' I/ y7 O
7 o5 U0 k' c: _% E6 }( R2 e. n$ @; `4 r6 g8 |
接着,曲调转回a小调,这是第一乐段的再现。! f( Q f. ^: s7 S; b
/ T9 u3 ^4 [( L' O, ^
! C. v6 a& h, z V8 O. ` 乐曲的结尾部分较长,它是以进行曲风格的音调为素材,加以变化发展而成的。曲调在A大调上进行,使乐曲显得壮丽辉煌,气势磅礴,音调继续发展,曲调不断推向高潮而结束了全曲。2 {( B3 o4 W9 [7 B' G, d, U(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