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97|回复: 0

[作曲家] 用灵魂呐喊出来的痛苦与热情

[复制链接]
anxin 发表于 2015-10-1 16: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p7 @! @) q) Z1 | w.jpg   E3 f+ v4 B; Y* R: U% W

; J+ N! b0 W6 k# _“龙声华韵——王西麟作品专场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落下了帷幕。相比《云南音诗》、《太谷秧歌交响组曲》等脍炙人口、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交响音乐作品,这次音乐会的曲目《第五交响曲》、《钢琴协奏曲》和《第四交响曲》则更富于深邃的哲理和冷峻的思索,不仅是作曲家王西麟的重要代表作品,而且每部作品背后都隐藏着各自的故事。2 R# ^6 g$ E% q$ F' Z% H
4 I6 Y5 F3 l$ N
    《第五交响曲》作于2001年并题献给鲁迅。对于这部作品的创作动机,作曲家直言是“在这思想空虚、理想危机、信念丧失、物欲横流的时代中对鲁迅精神和鲁迅人格的深切呼唤!”这部作品为22件弦乐器而作,一气呵成,感情饱满:音乐从慢板开始,奏出轻柔的几个音后出其不意地发出了尖锐的音响,这种强烈的对比令音乐从一开始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在这一背景下独奏大提琴的旋律借由作曲家惯用的“长呼吸”技法不断展开、绵延,音乐愈加饱满和紧张,直到第一个高潮后突然安静下来,似是一种追思和怀念。之后音乐转为快板并以民间戏曲“蒲剧”的元素作为铺垫,叠以悲亢的旋律短句,不断推进、翻涌,直逼顶峰后突然跌入低谷并进入慢板,同时奏出了与开头大提琴独奏遥相呼应的深沉旋律,随后乐队强烈的“呼唤”振聋发聩,并在渐弱中结束。为纯粹的弦乐队写作交响曲不仅要避免音色同质化倾向,还要表达出作曲家的情感和意图,因此并非易事,然而这部作品不仅乐思清晰,而且颇为出彩——德国作曲家约克·豪勒听过此作后曾惊异地说“这样的交响乐作品在欧洲也找不到!”波兰作曲家克里斯托夫·梅耶尔亦给予了极高评价,由此可见一斑。
, c! j. |1 M1 a6 M: |' D7 v
! S( S  d7 U7 R5 j    《钢琴协奏曲》应瑞士第十届“文化风景线”国际艺术节委约作于2010年并题献给了作曲家的老师——原上海交响乐团指挥陆洪恩。第一乐章以京剧《野猪林》中林冲被鞭打演化而来的短促节奏开场,钢琴激烈地对峙着乐队并不时被吞没,代表着无助个体的挣扎与抗争,并以“紧打慢唱”的戏曲节奏贯穿始终,构成了交响性的“长呼吸”;第二乐章是悲怆深沉的内心独白,作曲家运用了秦腔、蒲剧、山西梆子、蒙古长调的元素并加以糅合,似宣叙调般动人心弦;第三乐章一开始,晶莹明朗的乐句便扑面而来,就像是生命的溪水在汩汩流动、熠熠闪亮,随着音乐的发展不断汇聚壮大,直至川流不息、奔腾浩荡,象征着生命的光辉和不朽,最后的尾声在弦乐安静的背景下轻轻结束,引人思索。作曲家秦文琛曾评价道:“只有这样的音乐,才能承载起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部作品在巴塞尔、北京、台北等城市演奏时,担当钢琴独奏的都是钢琴家陈萨,这次仍不例外。这部作品对她而言,不仅驾轻就熟,而且深解其意,令她当天的演奏充满力量,超凡脱俗。! {: \9 j$ `; U& _0 D9 X" @
+ W4 z# ]. D* l" Y8 C+ b
    下半场上演的是作曲家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第四交响曲》,这部作品作于2000年,长约四十分钟且不分乐章连续演奏,并被注明“献给人类过去和未来的一个世纪”,表达了作曲家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深关切和忧思。音乐从低音提琴开始奏出沉闷缓慢的旋律,并由不断加入的其它弦乐器所重复,层层交叠的旋律逐渐织起一张命运的大网,就像在苦难中步履蹒跚地跋涉。就在此时,乐队倏地强势进入,天崩地裂般的音响劈头砸来,邪恶的黑暗、无边的绝望、痛苦的煎熬……它们似黑洞般扭曲着世界并吞噬着一切;之后小提琴的滑音与大提琴的旋律纠缠在一起,如同泪雨嚎啕般悲恸哀鸣,逐渐地,音乐由暗至明并不断对比出现,似乎在提醒人们善恶的斗争仍在持续,“人们,警觉!”这部作品曾先后在台北、上海、北京、罗马、苏黎世等地上演并引起轰动,国际作曲大师克里斯托夫·潘德列茨基甚至向格莱沃尔作曲大奖委员会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推荐信,称“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 ~4 w' J6 F) }1 t; X: q; B0 Q6 O; I. D* R7 y4 b% |/ W
    据悉,对于这次音乐会的演奏,来自瑞士的特邀指挥埃曼纽尔·斯菲尔特可谓尽心尽力,甚至在排练时对每一个乐句的力度、表情等都有着仔细的要求,难怪作曲家兴奋地说:“三部作品的演奏效果令我震惊!”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交响乐团对此次音乐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也是音乐会成功的关键。国交团长、作曲家关峡曾多次表示:“像王西麟这样具有如此艺术成就的作曲家,我们不来支持,谁来支持?”显示出了胸怀与担当。/ [* d" ^( w( q; U/ m6 T  g1 }% a
& f: F# I9 Y- a9 i; G6 N. F
    作为中国罕有的纯粹职业作曲家,王西麟没有任何教职,因此作品在国内获得演出的机会并不多,反而在国外尤其欧洲的演出频率更高。然而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去年王西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出版机构——朔特音乐出版集团的签约作曲家,这家出版机构曾因出版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等人的乐谱而闻名遐迩;同时,国交也向他伸来了橄榄枝——委约一部长达两小时的“抗日战争安魂曲”并将在今年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首演于国家大剧院,而这部作品,作曲家已酝酿了30年之久。
( ]* Y8 n( ^% O. ^
( J6 w3 |1 Y4 X* Y' ^  Q2 W% Q9 u    王西麟被誉为“中国的肖斯塔科维奇,音乐界的鲁迅”,并因性格耿直、敢怒敢言得罪了不少同行。有人说他的音乐“只有控诉”“毫无价值”,也有人说他本人“口无遮拦”“脾气古怪”。其实我倒觉得,与其人云亦云,不如用心听一听他的音乐,听一听他用灵魂呐喊出的痛苦与热情。
1 ^/ Y0 F$ N: O7 R-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5 09:58 , Processed in 0.10690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