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年作曲家陈光的专场音乐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作为全国唯一一位连续两届获得“群星大奖”的艺术家,他20多年创作了300多首(部)音乐作品,其中的众多作品在由阎维文、佟铁鑫、殷秀梅、张也、魏金栋演唱后,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唱。当晚,通过应邀聆听此次音乐会,笔者和众多业界同仁对陈光的创作生涯进行了简略回顾,为陈光在音乐创作的成绩感到欣慰。6 @2 q1 `* E* C' b5 d
% q: |1 B5 V. P$ K2 s2 a
陈光作品中,数量最大的无疑就是对农村、农民的歌唱。对于作曲家而言,每一个音符都是生命的光芒、灵魂的火焰。陈光在北京、东北都有着多年基层经历,整个北中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同时他在上山下乡之际,也有了丰厚的乡村生活积淀。他总是能够汲取、提炼最有地域特色的素材,并对各地尤其是华北、东北的民间歌曲广泛汇总打底,锤炼出自己的音乐语言,创作出风格突出的音乐。《大山里的小姑娘》《美丽乡村》的歌曲,生动表达出兴奋开阔的农村生活场景,表达出他对农民大众的深情。他的这些歌曲,往往在成功构思出一个主题的基础上,通过简化、繁复、删短、扩充等旋律展开手法,使得主题不断强化,词曲节奏时而拉宽,时而提速,力度的变化和装饰音、延长音的点缀,让旋律更加深入人心,听过后让人产生一种余音不绝、音犹在耳的感觉。他笔下的旋律总是色彩明亮,形象鲜明,织就出农村生活的美好画面,具有强烈的民间气质和大众风格。一位西方的音乐家曾经说过,任何旋律都有着几百个或者几千个来源。从有着东北风格的《再上那高高的兴安岭》,到北京文化特征明显的《北京的明天会更好》《北京印象》,体现了陈光擅长用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语言去抒发内心情感,展现出清新可喜的视听景观。4 P6 |/ n: Y& p: j,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