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m/ n/ f" O: u" M+ d0 X 未来:研究、综合、独特 5 V' H( K- k* H- J9 Z- x5 m 7 H- [/ C- v1 c ~: f: L 一位好的录音师拿到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会欣喜若狂倾尽心力,这是万小元和我们分享的工作经验。谈到音乐行业的发展与录音的关系,李小沛认为,录音是被动的,音乐的进步有赖于音乐家在创作中探索。他说,今天的音乐已经变成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综合艺术是现实社会最需要的,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变大,审美趣味更加丰富多元,单纯几件乐器的演奏,听者会觉得不满足,尤其是年轻人,更需要新的艺术体验,包括节奏、旋律、音色的体验,录音师是创作的参与者,录音对声音的选择与评价、对受众需求的引导与迎合都会复合于其中。 % }! n- f4 w* {2 Q : [& J5 l" [% M: m1 S 至于录音行业自身的进步,李小沛表示,现在我国还没有音响美学,他为此撰写了不少文章,试图在美学上对录音有所思考和梳理,他已开始探寻录音所表现出的对音乐呈现的“干涉”有何特质、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等问题。% P, Q8 u! x* x9 v1 y) a7 w
+ p( B- i L0 k 李大康自1977年第一次录音开始不辍笔记,至2003年已记录了12本录音笔记,2003年之后他开始用电脑记录,他同样认为基础研究很重要,譬如西方对一把小提琴的声辐射研究已经非常完善,而我们对于一把二胡的声辐射有什么特性,录制作品时多是凭经验,尚未有理论依据,“有了基础研究我们就会知道录音的时候话筒往哪里摆”。他还致力于摸索怎样把民族音乐录得更好,“今天我们录西方音乐不比西方人录得差,但我们录中国音乐,要力求做到西方人录不出我们的味道。”9 E' O( S' z5 c- n3 h
, z6 F- z1 `6 o( U2 W
4 A( W, u. n# D6 d$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