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第十四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决赛侧记
- j: W* b& @3 Y1 q5 |& [# j1 N# _( ?! c2 ^+ H
“我用湖笔画你,用你一缕情丝为题,看岁月随风远去,缘散了又聚……”7月23日,一曲优美的女声独唱《我用湖笔画你》拉开了浙江省新农村题材音乐新作展演活动暨第十四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决赛的帷幕。两天时间里,两场决赛、一场展演,约570名音乐人,在人民音乐家施光南的故乡——浙江省金华市激情歌唱。作为浙江省群众音乐创作的常规活动,此次大赛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省文化馆、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政府承办。/ n! P! X! t! X H1 i5 y6 w" D$ B) G
0 u' R2 T ?+ Y; m- @
歌曲创作关注各地热点与变化
8 P8 x; F8 r4 K& R6 \. q
& O1 v" u$ R. Q4 V+ L 浙江省第十四届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全省11个地市选送的132首音乐作品,经评审,56首音乐作品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此次决赛节目形式多样,各具地方风情的原创作品展现了浙江音乐人深入群众、扎根基层的创作风采,优美的歌声也道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新面貌,让人耳目一新。) s" l4 D7 X D! n
4 S% x: O1 ^/ s9 Y 比赛现场,6位年轻人演唱的“追一路春风快乐地奔跑,敏捷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道,轻轻的问候像一串省略号,节省了空间,减少了尾气缠绕”引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当大家都在猜想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时,一辆绿白相间、外形可爱的“微公交”模型被推上舞台。“微公交”全称“纯电动微公交”,是自2013年9月以来,杭州市政府在社会公共事业建设方面推出的一项利民便民、环保便捷的出行工具。截至2014年底,杭州已投放9800多辆“微公交”。杭州市西湖区文化馆馆长齐志刚坦言,“微公交”环保又便宜,使用者越来越多,这类生活中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事件正是歌曲创作的灵感来源。
2 ?5 u: {2 L* o0 z! ~, \. Y2 f4 D$ E" j% A( K7 ~9 z6 g4 W
不仅如此,女声组唱《抬头看看》呼吁“低头族”放下手机,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表演唱《Hey自拍》则将当下人们自拍的现象与原因唱了出来;用浙江嵊泗县方言演唱的《妹妹甜在梦里厢》,通过描写渔家人的梦及渔家妹妹的幸福生活反映出近年来渔村富裕后的变化。此次比赛的项目负责人刘全来感慨:“参赛作品题材丰富有趣,很有生活气息,既有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表达,也有对社会热点问题、各地发展变化的关注,这也是今年大赛的一大亮点。”. e) u& O2 \. [) H9 {6 S# V
+ D7 [* p0 k" ~9 C5 n
新人新作的打磨平台7 `( q0 T: `1 p7 e7 z
# Z( @) B# o4 b5 k% D$ S8 b8 ] “浙江的群众文艺创作活动从未间断过,音乐、戏剧、舞蹈等门类都有常规赛事。可喜的是,音乐活动与赛事因群众参与度较高,所以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升,同时更培养、锻炼了一批新的群文骨干。”此次大赛评委、浙江省文化馆馆长刁玉泉表示,每届大赛在征集作品后,都会举办作品加工会,组委会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对作品的词曲、表现形式、演唱风格等进行讨论与辅导。1 d/ T9 ?) \( A3 H, J; W3 m
8 K" R* G" Z+ ^4 n9 Q) p& }; q7 P 此次进入决赛的许多作品都是经过多次打磨与修改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宁波鄞州区南宋石刻遗址的歌曲《石中语》,通过男声厚重、宏大的演唱以及5个高大的石刻道具,让观众感受到了南宋石刻的历史积淀。其词曲作者之一李加军算得上一位老群文,他感慨:“最开始表演并没设计道具,歌词个别地方写得也缺少力量,在作品加工会上经过专家们的建议,如今作品更直观地展现出历史上为国献力的文臣武将的形象。”. Z# [$ T, z" S9 X9 `. b3 S, ^4 r
4 @1 `% M: a* U4 s# s
同时,从作品内容可以看出,进入本届决赛的许多词曲作者都是年轻人。《从爱出发》的曲作者陈家骏是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政府“90后”公务员;以“80后”“90后”为主的舟山市青年文艺团体天浪乐队,以一首摇滚范儿十足的《燃情时代》High翻全场;富有时代感的作品《Hey自拍》的词曲创作及主唱都是“90后”群文骨干陈俊峰……比赛时,他们的期待多过紧张,看到自己的作品很好地被呈现在舞台上,他们很开心、激动,“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也让我们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后也会从题材的选择、呈现形式等各个方面提高对作品的把控力。”
/ m" @/ @7 v# G8 a) k, b, n( S5 ]8 h0 s" {- T
创作仍需精致
a6 N7 P, H! p- E* p. S& P$ L+ ?( J9 A/ Z% O% p. d# Q
“观看群文节目,主要不是看其表演,而是要看其创作。”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宋小明称,浙江的音乐新作大赛很有价值,尤其是积累了一大批创作者,此次参赛的56个作品,有40多位编创者,可见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创作氛围。' y0 t% b4 u U7 ^! n* W
& N4 s- r: K. Z+ W" ^5 ~3 g" S 多位评委也都认为此次参赛作品有新意、有生活,能很好地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等特色,如把施光南的10首歌的歌名经巧妙填词、用美声唱法演唱的《想起你就唱你的歌》等,都受到极高评价。( n7 v8 o% B$ E, j4 N- x
/ k/ Y+ c# N, h# m+ M0 e$ |7 Q “提高”对艺术来说永无止境,群众文艺创作也不例外,评委们就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进行了点评。词作家邹友开坦言:“作品除了有好的内容,还需要有专业的辅导,如果在词的意境与深度、词曲的搭配度、服装道具等方面能得到一些更专业的指点,相信作品呈现会更好。”
' @# m+ e: A7 G# A/ h! x0 z6 e) U! E R8 V
如何创作出有新意、有特色、有生活的好作品,也是多位年轻编创者迫切想了解的。对此,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词作家施翔以亲身经历谈了他的看法。身为参赛作品《重阳》的词作者,施翔清楚这部作品是以情动人。“成长的代价是你的付出,而我所有的爱慕,此刻只想对你倾诉。我转身哭了,亲爱的父母,当日子好过时,你却二十四小时要人监护。”歌词中,有亏欠、有思考、有细节,这是施翔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陪护母亲时写下的真实感触。他从小喜欢音乐、喜欢文学,而写词恰好能把诗的语言放到音乐中。施翔说:“作为创作者,首先要喜欢,时刻有创新意识,同时要深入生活,多一双发现的眼睛,多一份感受力,有细节、真情、真爱的作品会立于不败之地。”1 k6 y% M5 O2 d3 T
2 ` A2 ?2 ]7 e3 _* {!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