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观察 | | | | 首先要仔细审题,看清标题的意义,以便吃透题意,不遗漏任何细节。只读一遍是不够的,至少要读三四遍,尤其是要核对作业本上的题目是否完全正确。 | | | 然后,找出关键词并画上横线,关键词提供了两类信息: ——应该傲的事情:一般是不定式或命令式动词; ——应该谈论的东西:一般指作业的内容或需要处理的主题。 | | 2.花时间考虑和收集思想内容 | 思想可以有两个来源: ——写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 但这种内容是有限度的,有时不能满足需要。 ——搜集资料:如果可能的话,应该作一定的调查,从各种文化载体(书籍、报刊、电影等)中采集尽可能多的信息。 | ——经历的事情、个人回忆、亲朋好友的讲话(父母、 同学、朋友)。 ——左拉为了写作小说《女士幸福》,他搜集了醇厚一 本资料,字数与完成的小说几乎相当。 | | 思想应该条理井然,一目了然, 从一个观点转向另一个观点时,不能不顾时间和方法,否则读者不知道你说到哪里了(请阅读有关要求)。 | | | 作文就是一边构建句子,一边注意 ——风格; ——标点; ——连接词和从句。 草稿应该清楚,别人看得懂。 草稿的内容可以删除、增补、 替代。 | | | 作文的版面要清洁工整,遵守要求(边界、日期、姓名、班级……),不得有删除线或可见的其他字迹。 文章的安排应该显示出作文的大纲:每一个段落或部分的结束处要换行,开始处要缩进。 | 文章安排“勾画”出大纲: xxxxxx xxxxx xxxx 引言 第一段 xxxxx xxxx xx xxxxx 第三段 xx xxxx xxx xxxX结论 | | 再次阅读检查是一个着急的步骤,绝对不能机械地完成; 应该大声朗读作文,或让别人读,以便改正不妥的地方(遗漏、重复、不协调)。 应该复读数次,每次注意一个方面的问题(拼写、标点等)。 | |
在认知指导模式中,值得注意的有三个方面:第一,许多持认知指导理论者认为,不同种类的写作有不同的写作指导过程和步骤;第二,在认知指导模式中,不同学者对于写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认识是不同的;第三,在不同学习阶段,即使是相同步骤,其作文指导内容与方式也不尽相同。 美国学者黑尔斯顿认为,不同种类的写作有不同的写作过程。 在他看来,写作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是日常生活情况的写作,如公文、信件、便条、通知等,列出所做的事、情况汇报等。这种写作只需保证其准确性和条理清楚即可。第二是自我限制的写作。作者在开始这类写作之前,已知道要写的内容,写作的主要任务是怎样根据读者对象和写作目的有效地组织以呈现其观点和材料。第三是需要深刻思考的写作,作者在开始这类写作时,感觉到他要说什么,但并没有准确知道文章将写成什么样子,观点将怎样发展。作者通过写作去探索和发展写作内容和形式。黑尔斯顿认为,三类写作,功能不同,第一类是应用和公文性训练,第二类是基本的学术能力的训练, 第三类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深刻思考,激发思考和灵感,养成创造和探索的习惯,通过写作发现自我,了解周围世界,形成独立的人格。 学校写作教学如果只注重其中一类而忽视另一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将是畸形的。同样,三类文章,其写作指导的过程也有很大的差异。 在认知指导模式中,有的学者强调写作准备阶段之重要,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修改阶段对于作文更有影响。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写作准备过程的功能是从任务环境和长期记忆中获取信息,运用这些信息去确定写作目的和建构写作计划以实现目的”。斯坦拉德指出, 写作好的学生花在写作准备阶段的平均时间比随机组合的学生多得多。修改是在写作计划与写作结果之间谋求一致,通过比较、诊断和操作过程发现这两个表象不协调而导致修改。美国学者研究表明,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对于修改更为关注,用于修改的时间也更多。 就写作过程及其中的一些步骤看,在一些相同的文体写作中,似乎各年级大致相同,但外国学者发现,即使同处于思考和探索的初始阶段,七年级至八年级阶段的艰辛工作要比一、二年级复杂得多。 2-3文学指导导式 和认知指导模式强调写作教学过程及进行分阶段教学不同,文学指导模式认为,写作是一种直觉的过程,可以促进和刺激而“不能真正教给”。教师在作文过程中所进行的分阶段的指导并不能给学生的写作带来直接的效果,有时还有可能干扰写作过程,甚至剥夺了学生产生和发展个人思想的权利。(28)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关键是要发现方法,去刺激学生固有的能力和写作需要,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学会怎样表达他们的所知和所感。 文学指导模式认为实际上是作者本身通过写作发现意义,因为通常的情况是,在作者真正开始写上某些内容之前,他们并不知道该写什么和怎样写。 文学指导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的。在他们看来,每个人都具有写作的禀赋和潜能,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学生并使其得到充分的发掘。具体而言,在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 种环境,使学生的写作在完全没有压力和限制的条件下进行,使学生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思想得以充分的展露。 美国学者莱昂•内尔特里林说:“文学是教会我们人类多样性的范围与这种多样性之价值的惟一武器。”特卢林指出:“当今的文学教学倾向于琢磨许多专业性的东西,教师讲解韵文的形式、作诗法、散文法、反语法等等形式的事项,然后,势必面临举出教师个人证言的必要性。教师为了说明作品真实与否,必须提示自己所掌握的正当的依据。不真实的话,理由何在;真实的话,又为什么。教师要做到这一点,显然,就得牺牲自己。”(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