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 J/ g4 k; N4 a: N; Z- n1 }" T
( Z9 S" ~$ V8 }+ z" `* H! F在昨天对我博文《一个“整”字了不得》的评点中,宇宙空间先生提出了一个好课题。' z `* x/ \& S( [/ P
只可惜这个课题命题范围太大,不是在下所能望其项背之。我只能说些我所知道的局部小范围之东东。2 h$ U: w' u5 K: g% P C9 Q3 b
鉴于本人短见浅识(实际上就是才疏学浅),这里只能挂一漏万地举五个我所了解的小例子。. p' f5 y* r# `. M
一个是宇宙空间先生已经提出来的: j6 @6 V1 B' _
1,四川方言词“要得”;
% ~7 A/ }# e" Y, n$ y _& m还有四个分别是:
0 y! x- m* O1 M. U* Z) _2,山东方言词“行”;( r7 G1 p. i$ P' G1 q+ g
3,河南方言词“中”;
# s4 K; K1 N. G, K: _1 l4,安徽方言词“着”;6 [. `$ ?6 `; C+ O% K* N
5,北方方言词“成”。
) S8 w. H3 g0 i5 E6 b这五个词也都是非常有意思的方言词汇。都是可以一词多用、“以一当十”、词义容量大的词汇。它们的共通之处是,在各种不同语言场合,分别可以替代“行”、“好”、“是”、“对”、“成”、“可以”、“能够”、“成功”等等词汇的意思。正如宇宙空间先生所说,甚至还可以“相当于英语中的‘OK’”。
7 a2 \ T1 S$ `这五个方言词,简直可以中外通吃,涵盖面非常广泛。实在是一词多用的典范,有着极其积极的扩展生命力。
. {5 c& z6 }) I2 T7 e O9 N. N只是由于词性不同的关系,它们的使用范围才有所局限性,不象东北方言词“整”字覆盖面那么大。东北方言词“整”字,在许多语言场合似乎都完全动词化了。所以才被发展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杰出“万能动词”。在这里,情不自禁地再说一次,对于东北方言词“整”字这个词,凡人博主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4 y4 }; w8 ~. c8 r6 U6 F东北方言词“整”字的“万能动词”地位,实在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即便在外语中亦不多。
7 ~2 ?0 _' E( A% ?$ o另外,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在上述五个地域方言词中,安徽方言词“着”字似也有动词化倾向。! j+ r4 l5 b6 t7 b6 q3 ~) a
比如:# _, V5 }, T5 R1 f8 i! z
——怎么“着”?(相当于怎么“办”、怎么“干”、怎么“做”?)
: H: C9 j5 k6 }7 ~1 i——就这么“着”!(相当于就这么“办”、就这么“干”、就这么“做”?)
% ^6 B. N( o, o4 c1 j此时,安徽方言词“着”字是不是明显当作动词来用了?这样,它的语言张力恐怕就要比其他四个地域方言词来得大一些。1 n7 ~: `0 D$ v4 i9 ~
不知是不是这样?7 R* a' Y5 T3 O ~- O, E
其实,0 v9 ~+ A" Q4 H7 j* S- l
5,北方方言词“成”字! a! G, W6 L- {# b) b0 |) C Y
应该也是一个方言好词。遗憾的是,我至今不知应该将其归属于哪一省份或地域。我个人判断好象是安徽省。不知哪位博友能告诉我确切答案?
2 J% B. _- v6 J) G谢谢宇宙空间先生。
?! }+ w) F; ]' {, w# |2 ~$ E! u3 p& ]% l: {"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