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凡的世界》热播,他给经典锦上添花
6 ]- D9 R' [4 @- [* D) {6 d
4 M3 \1 v4 @: d( A$ x龙王救万民哟,清风细雨 哟 救 万+ p5 ]7 Q4 a$ {' {: c! v. V
7 l- Y3 h9 y) i8 A0 N+ h: `3 D( c
民。天旱了着火了,地下的青苗晒干了。”伴随着一首悠扬动听的《祈雨调》,根据路遥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正在多家卫视热播。剧中独具魅力的乐曲,让不少观众插上了记忆的翅膀,翱翔在广袤的大地上。华西都市报记者独家获悉,这些精彩音乐皆出自成都人胡小鸥之手。
4 _: _' c; K2 x' g4 b/ t/ _; |! v+ `" d8 {4 i4 q% [! ^
作为备受瞩目的著名青年作曲家,胡小鸥担纲了《平凡的世界》作曲和音乐总监。3日,他在接受华西都市报的专访时,讲述了创作背后的诗意故事,“用《平凡的世界》里润叶写给少安的情书讲就是,‘我愿意和你一辈子好,咱们慢慢说这件事’。”
1 ], W! l9 Y. X5 ]/ `
7 U+ k6 R$ `7 p9 w$ D1 |. N5 u" u\讲述
6 F/ J S: W& @& z5 T' V; s5 Z/ V+ K
作曲历时9月 90后音乐编辑边哭边剪3 E4 q( d+ J1 v+ `. L9 R
7 M5 U7 w1 P' N1 o华西都市报:据了解,为《平凡的世界》作曲历时超过9个月,为此你做了哪些功课和准备?
8 B1 t0 [* S. {9 u( M, J+ F: O% p4 u8 \7 |' K+ J6 E
胡小鸥:按照常规,我照例去了绥德采风,也大量听了陕北民歌音乐,但说实话,当时对我触动不是那么大,中国飞速的发展让某些人文的东西消逝太快,我有些找不到感觉,直到剧组推荐我听一位陕北演员罗永恒老师(剧中人物田万有扮演者)清唱。那些质朴的语言和比喻就是鬼斧神工。比如,想一个人是什么状态?是“神仙也挡不住人想人”!
& }5 _% @* ~; f2 M
+ b; F0 G: a. c' U/ M# H华西都市报:能否具体讲讲你创作中印象深刻的一次记忆?& R3 r t% f' g* r e% Y; X% e
% p2 ~3 b2 l7 Z6 o2 _4 ~
胡小鸥:印象最深的是主题音乐的创作和配器的设计,剧中的主题音乐基于好几首民歌,如“兰花花”,“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等,但是更多的时候我是把他们糅合在一起使用,兰花花偏抒情唯美,泪蛋蛋更偏深情大气和血性。整个音乐的配器以西洋管弦乐为主,基本上没有用民乐。
0 m5 v# R! i% L( {7 y
. a$ b4 W1 z/ |( ~4 A) o华西都市报:此前你曾透露过音乐团队里还有90后,他们的加入有给你带来了什么?
" @2 s* ~0 k% x1 |+ \. X. R, \; e
胡小鸥:我的音乐编辑是两位90后,他们的视角给我带来了一些对画面新的认识。按道理讲,他们很难去理解剧中上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这一历史变革期中国农村的巨变。然而,他们在工作时,尤其是中后期,剧情发展到起伏跌宕的时候,常常是一边痛哭着,一边贴着音乐。为什么两位血性90后男儿会哭成那样?因为一个作品无论是描写哪一个年代,对于命运,感情,人们都是有共鸣的,这就是《平凡的世界》伟大之处,它能够超越时代。( V, T8 |5 X% ]$ z$ z# }
) {4 F7 L n/ h) @华西都市报:目前你给自己的作品打多少分,在你看来,它最大的魅力在哪里?
- @( @, C0 F% T% K$ P
1 R, I. |2 P6 S' `1 g胡小鸥:我从不给自己的作品打分,因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我只是创作时尽我的能力来写作。我借用导演引用过的一句话:完成了,就是最好的。
, k% _1 J& K# V8 C4 A2 Z# {8 ?( Q; x
\释疑# o$ J# c7 L5 s( Z
9 L+ t5 p9 Z8 w+ X R
评价两极分化“得到不同声音已是成功”: n' Q0 G- X' j7 w
. Q1 M# w; `4 L8 Y
华西都市报:《平凡的世界》播出后目前观众评价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你怎么看?' H$ p/ R* N/ I0 @7 ]2 }2 L
9 b$ P! V* r4 _3 `4 P胡小鸥:当下,国产影视剧,能称得上“作品”的寥寥无几。如果抱着晃一眼看雷剧的心态来观看《平凡的世界》,那一定不会看出这部电视剧的真诚和用心。我认为,一个作品得到两种不同声音的回应已经表明了它的成功,这是它应该产生的激辩效应,无论从那个角度讨论它,都是一种对中国电视剧未来的探索。
* A0 P$ Z" E& \
- U6 l1 Q \$ o2 H. n( M华西都市报:部分原著书迷觉得乡村题材找时尚明星出演不是很合适,在你看来是否合适呢?你会因为他们在创作时跳戏吗?% p! k. F4 p1 M$ D! l. O: u
. T4 n8 P. Q! }; x: ^1 X# k4 e Q胡小鸥:请谁演不会影响我的创作。演员应该是水,戏是瓶子,你得跟着瓶子的形状作变化,这才是好演员。布拉德皮特是不是好演员?是不是时尚明星?都是,他演的角色跨度也很大啊。- V) D, Z- ~7 C' B7 u' j5 Q; o
% l. F, }# q# r, `8 }3 O' S! @# x( a
华西都市报:近年来,大型电视剧越发注意到音乐的运用,对此你怎么看?2 `9 X' f! G$ I% S
( O$ r: m, L6 q# @0 E
胡小鸥:影视中作曲算是主创人员之一,很高兴越来越多的制作人,导演开始重视音乐的创作。我在创作最开始,开机前就介入了整个制作,这是一种我非常喜欢的创作流程。音乐是整个影视作品传达质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一句话,大意是,画面,语言达不到的地方,只有音乐能达到。
& T! B' r' ~7 B/ g7 m4 _0 ^
0 D1 r, Y- C9 Y, M+ v; o/心得胡小鸥:创作是值得一辈子细说的事
* N5 W) M" @* s; Q% E! E' l2 a+ d% v/ { p" W0 N$ X8 i
华西都市报:作为著名作曲家,你的不少国际性作品都会加入很多中国元素。这是因为这些东西在国际上本身很受欢迎,还是说是某种特别的意义?
1 J1 C2 a# C8 u2 J' T$ x' y/ D% \; w' Z/ J3 ?4 w
胡小鸥:创作,尤其音乐创作,我无法去写我不知道,不了解的东西,我不会刻意加中国元素。这好比我的口音,我的口味。走到哪里,一听,“你四川的?”一走到哪个馆子吃饭“有莫得辣椒?”这和创作一样,割舍不开。国际上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在80年代已上了一个台阶。最高级的中国音乐是没有明显的五声调式,但你能感觉到这是一个中国作曲家的作品。这是一种提炼,一种精神和文化上的提炼。
: _& @+ N! N6 P% J+ m; h* O
, U+ m* I9 r$ ^( b3 d华西都市报:你有想过为家乡再写点什么吗?
$ N0 X, `! s( l) U: O
( |( ^5 P& G: C" Q2 C* _- f胡小鸥:为家乡创作当然是一个长远的主题,它很自然就在血液里,你想藏也藏不了,这就是我所说的“味道”和“口音”。
9 i- R$ l2 g1 V8 T f* j# W
6 _ U* ~1 @3 B& q2 D华西都市报:作曲在旁人听来,也属于有些孤独的职业,成名同样很难,你对坚持创作的人有什么建议和告诫吗?
( B6 t1 w7 _! W6 g
. v0 ^& t f/ P, t/ o! u2 j1 V2 @/ U5 H' B8 M/ f7 E
胡小鸥:我想用我在陈怡老师(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密苏里堪萨斯大学终身教授,艾夫斯大奖获得者)和周龙老师(美国普利策奖获奖者)的话来回答:作曲不是一种工作,也不是一种职业,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辈子的事。用《平凡的世界》润叶写给少安的情书讲就是,“我愿意和你一辈子好,咱们慢慢说这件事。”
3 N# t: E- o6 ~0 e3 M K8 g& n; H. Z3 v+ W, `( A
华西都市报记者 陈颖# N( o! Y: Q0 N* S
( ?8 W& u6 |8 w: u
胡小鸥% l+ o9 ~0 w9 K- p& j
1 P U' ?" D% A. u
成都出生的70后,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后赴美国学习作曲,是西部省区第一个在美国把作曲读到博士的人。曾荣获莫顿·古尔德世界青年作曲家奖、达维多夫斯基音乐节作曲奖、乔治·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唯一作曲大奖(近50年以来中国音乐家在该赛事中荣获的最高奖项)等,曾为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大学作曲系博士研究生院助教。2014年第一位被意大利卡萨玛吉奥国际音乐节邀请的驻音乐节华人作曲家,被当代作曲大师、配乐大师菲利普·格拉斯誉为“具有新音乐语言的作曲家”。
5 l, i, F. m. i5 E5 Y$ P; \, m/ C;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