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些朋友的作品几乎像写散文诗一样自由,尽管能传神地表现内在的情感,但语言拖沓重复,甚至节奏和音韵都不整齐,这样的歌词作品即使内容非常好,很感人,也很难变成一首歌。, L! e2 [1 _ q" k
* ~6 I# n7 g( Q$ k- ^8 f, `3 _ 可以说,歌词创作:第一忌,语言不精练、不优美;第二忌,节奏和音韵不合;第三忌,语言深奥晦涩或单纯说教;第四忌,结构混乱;第五忌,平平淡淡没有**;第六忌,有破坏没建设的糟糕的谐音。. P3 W3 @. X g9 ^4 u
: U, O; z4 Y- U4 Y# S 下面,我们先来详细探讨一下怎样创作出好的歌词。
/ _8 ~ X4 w6 N: y5 [8 o: J/ v; C! F4 |- ^2 }; ]( K. s/ o) f
第一,要能够感动自己,更要能够激起他人的共鸣。/ ]9 n" t' E2 l+ |" K
( W+ n2 _% E( X; E9 u( @' a 一定要用全部的情感去锤炼一首歌词,把自己生活中最受触动的故事和情感融会在一起,用最准确、传神的语言来表达,以严谨的结构层层铺垫,直到**。要写最令自己感动的东西,不仅仅要在一种充满燥动的情绪中去写作,更要在阅读自己的作品时能再次被它打动。如果能做到这一步,你就已迈出了成功最关键的一步。但这一步也是最难的,要看你的文笔和才情是否到家。5 X3 g- \9 M" h6 C% K
3 `$ a; b& q4 n( r( F4 `- h
真正的高手,他或许只是听了别人的故事,却也能做到感同身受,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对人性、对感情、对人生有着深刻的见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再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文字,也能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 M3 N3 H, S+ Q; W
; a3 v) p. P6 k/ h; \. D4 W
反过来,有的人虽然也有着动人的经历,文笔也过得去,可写出来的东西却怎么也找不到那种“感觉”。这是因为在写的时候,这些朋友忽略了对故事的巧妙的讲述,人物的细致刻画,以及巧妙地表达内在的情感。他们没有很好地刻画细节。所以,尽管语气热烈澎湃,但离感动总差一点点。比如,有很多朋友写他们初恋的歌,有的是没头没脑的一段抒情,有的是评书一样的爱情故事。如果这些朋友仔细地研究一下《同桌的你》,也许会真正感受到什么才是最好的关于初恋的歌词。. M6 G4 O) \8 w6 j1 s8 R
5 Y8 i2 Q5 t/ d) ]5 D6 `( [
同桌的你词:老狼4 K+ a" i, A4 M0 ?) B
/ `, h- C' y. z; ~9 D( f# ]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A)3 c( u f7 R% v j6 T* Y
3 ~8 [' h/ z5 w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B)
. x: ? p* c: K/ g( p( U4 M
: T- x: d2 }& E8 a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C)' ^, V# n8 U) [8 e" V, C, _9 ~
. I2 _/ G0 _0 Q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A1)
' x8 G Q1 W& P$ P: B1 v+ }# M, b7 e6 Z5 b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B1)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C1)
- `0 Y% p: v* j7 |
" u' n0 f1 }3 v& l% M 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也将有我的妻/我也会给她看相片/给她讲同桌的你(A2), s) S% i# H3 f1 C
' N$ L4 a- l3 [5 `5 E5 @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C2), V1 Z! g) x: N9 E8 s& q
/ Y& M" c' O6 u$ ~' p5 P
啦……(D)$ u2 z" v0 {* r/ I5 J4 L& L$ z) u
3 s0 x5 u1 }- n+ P! P
老狼在他的这首经典作品里,首先是对“她”进行了细致传神的刻画,“爱哭的你”、“总是很小心,向我借半块橡皮”,这样生动的描绘,言语不多,一个纯真、可爱的女孩却已活现眼前。老狼用非常巧妙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动人的初恋故事:岁月流逝,回首从前,从相识、相爱到分离,唯美但令人叹息的初恋分成三大段来歌唱,每大段都回到**的四句排比上,以一种“追忆逝水年华”的总的情感统御几个并不连续但很经典的画面。众多与爱情有关的意象——日记、相片、长发、嫁衣信——交错而过,那份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不但没有沉下去,没有在歌声的反复中消散,而是不断地盘旋凝聚,越来越浓郁,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热烈……
% O. W; c* x1 D7 @7 j7 A
! G$ C( m. d7 }7 A, V 综上所述,做好第一点,刚开始的时候要做好以下六个方面:1 C& N( `- T! p. f% e% Q: {( I
3 @4 A8 n% f3 n ●尽可能描写自己有着强烈感触的故事和情感;
3 O6 Z9 j' _2 I
/ H% y7 P: X) t ●对人性、感情乃至人生要有比较深刻的体悟和见解;
+ d7 n& V2 r" f8 M' v
1 U" X, G0 y7 d! l/ i$ {( K6 D2 H ●要注重细节的刻画,尤其是很多人都可能有类似经历的那些细节;
$ m# j+ o6 N6 K( z- u; Y( K$ d# W+ D- W. T3 I5 y& T
●不要说评书,要发挥诗歌跳跃性强的特点,“镜头”对准最有代表性的画面;
0 G2 ~( ^2 w) j4 y h+ K9 x) k# t$ d6 o6 P
●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哪怕讲得再含糊也要有一点故事的“碎片”或“影子”;
, ?, a- x) S$ }8 V0 h- `2 L( O) z3 W7 H, N3 v7 F* Z
●要有最精华的句子来作**,“语不惊人死不休”,没有想出精彩的词句就坚决不动笔。% K" L3 s. v9 z q, s+ ]( h
+ d7 B5 y1 ?1 l; O 第二,精心规划歌词的结构,把握好“起、承、转、合(**)”的步调。4 b4 K. B5 f! b6 i
2 ~5 V6 d- C1 P2 z6 u9 i+ R/ l4 \ 做好第一点后,我们应该对要写的歌词有了比较清晰的感觉,同时也应有了最精彩的词句,接下来就应该精心构思整首歌词的结构。有一些朋友一有了好的感觉或词句就迫不急待地坐下来写作,这往往得不到好的作品。我们要养成先规划好歌词段式的习惯。流行歌曲的基本段式有一段式(如邓丽君的《小诗》,见《如歌浓情》),二段式(如邓丽君的《云河》,见《如歌浓情》),三段式和多段式四种。目前大多数流行歌曲都是三段式或多段式,一段式和二段式因为太短,难以很好地表现情感,已经很少用了。一首歌曲的段式一般是由其旋律决定的,像前面的《同桌的你》,还有张楚的《姐姐》等,就是多段式。) L' V" c( u4 h- K
u( F' |+ G: l( q p! ~
我在第一条里讲到“不要只有抒情没有故事”,主要就是针对用三段式或多段式进行整体布局而言的,因为在写三段式的歌词时,用“故事+抒情”的手法相对容易一些。而且一首歌词如果能有一点故事情节,就能更好地进行“起、承、转、合”的变化。虽然这听起来有一些老套,但对于刚开始学习歌词写作的朋友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其实,大多数优秀的歌词作品都是很好地把握了“起、承、转、合”的结构。我们以《驿动的心》为例,来说明歌词中的“起、承、转、合”。
& D/ L! `5 y! R& h2 T: t( v- ?
" E/ T% P; Y" ?' A 驿动的心词:梁宏志
0 {, n, g) K& t) Z4 `. x, o$ z! W* Z- b% ?
(起——)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
; Y# ^+ Q$ O z$ J7 U& K. d$ l
- ~0 w6 L1 F+ v3 I, p3 K: h (承——)这样漂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终点又回到起点/到现在才发觉
" w3 ?. S# C0 ~0 B# e9 ?, [/ ]$ v0 t, x' y; j
(转——)哦……& ~; b2 i4 v7 r/ @' h* T
" }) K7 q) b" z (合——)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经过的事已随风而去/驿动的心已渐渐平息/" U% y9 j, w" f8 z
0 M8 S6 O( {2 ]8 j6 M, c 疲惫的我是否有缘/和你相依
: T/ H+ D9 t* T6 g' | \6 |* n0 C: D, n1 I+ i
大多数三段式和多段式的歌词,“起、承、合”都十分明显,却没有明显的“转”。这种情况下,“转”主要体现旋律上,一般都是在第二段(承)的最后一句上出现向**过度的旋律进程,而这时的歌词往往也有比较明显情绪和语气的变化,以配合旋律转到“**”。虽然说“起、承、转、合”的步调主要是通过旋律的变化来体现,但词作者在作词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行。曾见过有的朋友把一首词中最好的句子放在开头,这样只会给人虎头蛇尾的感觉,我常常戏称之为“塌台”,意思是词的后半截撑不起来了。& b0 L7 D- Q- K
9 x/ e. ~; f' s) H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歌词的结尾,以及全词的和谐。词的结尾一般有三种:一是将**的全部或部分反复至结束,例如《凡人歌》;二是从**过渡到一些虚词上,像“啊”、“啦”之类,例如《同桌的你》;三是重复开始头(也可以略加变化),让高亢的情绪平静下来,例如《恋曲1990》。歌曲的结尾主要由曲作者安排,可词作者如果能在创作时就考虑到,就能给曲作者留下更多的创作空间。另外,全词的每一个段落要做到前后呼应,尤其在细节上,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 E, _1 W! q$ T. P8 G. L. O0 m8 ~+ f! W9 v* I/ _/ N4 I3 H
这里要注意的是:
7 j2 j' \6 b5 R1 P9 |+ z! \- S* l* ?0 f) C7 y. L8 P
●起——开头和**一样重要,你的故事、你的情感一开始就要能吸引人;
% U; d; x% [! h
+ ]; O- [8 s+ X9 `/ u1 k, g( N ●承——最不容易把握的部分,能否顺利过度到**,全看最后一二句;/ ]2 Q% X9 V- u, d8 g2 x
6 o/ f) B( P6 q# n ●转——不一定要有明显的“标记”,更多的可能只是情绪和语气的变化;
1 |+ H% J/ t1 i% ~6 ?5 b2 K1 e0 l
7 [; o; w; c! M1 \. t. y ●合——早说过了,没有想出这一段,就不要轻易动笔。
# _) d# H) U& r0 ~2 s) {+ O
+ Q6 c) ?! w3 ?* n8 J; L ●结尾——要让人有回味无穷、“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
; q! i0 j1 g; W9 K* H/ X4 E
! q( X6 o Z! A) | 第三,把握好歌词每一段的节奏感,运用合理的句式来组织语言。, o/ k9 w' b! h' d! j: M
7 ~7 ^- G) `1 }4 `
词作者如果是填词,那有原曲的旋律参照,一般都会处理好语言的节奏感。如果是先创作歌词,那就要会为自己的词设想一种旋律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创作。这一点很重要。
) _1 m* Q7 `0 e/ P3 [7 q: d5 R( U, L. N. j9 i
流行歌词有别于美声歌曲和民族歌曲类歌词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相对自由一些。传统的歌词对句式有一定的要求,如2+2+3的七字句、2+3的五字句。流行歌词没有这些限制,在同一段内句式可以有比较大的变化。但在不同的段落之间,尤其是旋律相同或相近的段式中相对位置上的句式,要求不能有太大的变化。如果这些段落句式差别太大,就会给谱曲造成极大困难。《同桌的你》中不同段落间相应的句式就很同步,只在B1段的第三句上句式有少许变化。这样的变化不但是允许的,对于流行歌曲而言往往是必须的。如果每一句(或每一段的相应的句)字数完全一样,旋律上一旦处理不好,就会给人以僵化、单调的感觉。这时,相应句式的少许变化,反而会使整首歌曲显得更生动。4 a/ ?+ V) m2 u, X" z. `
! ]6 w e: r7 s1 F. h9 y 每一句字数基本都相同的歌词是非常难写的。没有顶尖大师的水准,最好不要尝试。这样的代表作有:罗大佑的《恋曲1990》和李宗盛的《凡人歌》。前者基本上是十二字句,但在**和尾声部分句式仍加入了微小的变化;后者前四段全是五字句,但进入**却从一个六字句过度到七字句,再进而过度到三个九字句,给了**部分激越的感情以充分的语言空间,在将前四段进行第二遍反复时,句式又加入了微妙的变化(加上了括号中的字)。这样的作品将语言和旋律运用得出神入化,可以说是流行歌曲里的巅峰之作了。
4 N" ]$ L3 f% r: \( L$ U2 a7 }+ C' C2 _; E0 k1 p4 L' o! M
恋曲1990词:罗大佑8 |+ k" B4 [0 b% h
3 f7 X7 l. P9 k% R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5 A( d' S! c7 x f/ K$ T
3 g2 p$ q$ ~1 i6 b
轻飘飘的就时光就这么溜走/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2 |$ [+ R! v- [9 _! i4 P
0 q0 B: h% H9 L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漂泊/寻寻觅觅常相守是我的脚步* O/ O. G' l7 c6 e, u# J
) H* T+ C9 O2 r4 p; k% b& `
黑漆漆的孤枕边是你的温柔/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
$ V5 c1 w0 c e1 K6 ~. E1 e: Q# | [0 \4 n# O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5 ~6 b- ~* L# m Q* R) T2 g9 K K, i" a0 [/ r! |- F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生命中就难舍蓝蓝的白云天6 i0 Q4 p2 e1 Q7 g: ~
* K9 f" L- L/ i7 \/ Q
轰隆隆的雷雨声在我的窗前/怎么也难忘记你离去的转变
- i$ y3 h( n& [0 w
* q/ h9 L; \$ H" G4 I 孤单单的身影后寂寥的心情/永远无怨的是我的双眼
/ k& W( Y4 g4 h# u5 G2 e: L1 t' c7 _1 A1 I- T M4 e+ i0 m
凡人歌词:李宗盛9 J9 r1 q0 P# o/ r2 x( g
) t5 u" Z: D2 j8 Y8 N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
5 v3 Y4 H0 I* \
, z: T# t" ? m( e& w( F- i4 a* H (你)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把)利字摆中间/ ^# N2 Y Q* d0 M
& q# _4 E8 ]. y" h6 e 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多少同林鸟/已成(了)分飞燕: V7 z: f) g m% c0 T' D
7 D/ V. A5 o2 q( ]! G; u 人生何其短/何必苦苦恋/爱人不见了/向谁去和喊冤! @' f- n. H$ I$ r9 M# ~
4 E2 f7 [! L4 D9 E: d; \ 问你何时曾看见/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1 N. [0 q* J& @4 T2 R
5 U' U, m2 c5 v 第四,语言要有优美的音韵,即使是纯粹的朗诵也能给人强烈的乐感。. J4 C# E' _( S
5 v/ ]& M( D! [8 g' h: A
从学术上讲,语言的音韵是由其平仄和辙韵构成的。( ^( {0 i3 Y' E- k
% A$ j+ s. J$ j, M$ v4 A: |
所谓平仄,指的是字的声调,在普通话中汉字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基本上前二种为平声,后二种为仄声。一些方言的声调就更复杂了,比如粤语(广东话)就有九种声调,说起话来都像唱歌一样。不过流行歌词的平仄并不是很讲究的,相信大多数词作者在创作时不会从声调的角度去考虑平仄的问题,而是凭自己的语感,自然而然地调整歌词的平仄关系。
# ^' _( z% K0 O6 g* }' N3 I4 v, h( n. Y! U4 B6 G& }
所谓辙韵,就是我们常说的押韵,辙和韵是同一个意思。中国的传统诗歌对辙韵(以及平仄)有很深入的研究和规定,比如一个四句的段落中,二、四句一定是押韵的,第一句也常押韵。辙韵有“十三辙”和“十八韵”之分,前者又是后者的基础。下表列出了十三辙的类别,供大家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