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色(musical quality)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但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根据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高和同一声音强度的情况下,也能区分出是不同乐器或人发出的。同样的音量和音调上不同的音色就好比同样色度和亮度配上不同的色相的感觉一样。 `( f9 c7 ~" ?# [) S. S x
, z4 E) B( O' ` K基本介绍:7 `1 ?& |; E" t" ^0 o! m# J; E
- g$ a4 I, b1 p; B基本& N% Y( H7 U: I; I; H' ~9 m
音色又名音品。音色的不同取决于不同的泛音,每一种乐器、不同的人以及所有能发声的物体发出的声音,除了一个基音外,还有许多不同频率(振动的速度)的泛音伴随,正是这些泛音决定了其不同的音色,使人能辨别出是不同的乐器甚至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每一个人即使说相同的话也有不同的音色,因此可以根据其音色辨别出是不同的人。
- u( h) h' X0 X, X介绍# \# o1 |1 P$ Q( f
声音是由发声的物体振动产生的,当其整体振动时发出基音,但同时其各部分也有复合的振动,各部分振动产生的声音组合成泛音。由于部分小于整体,所有不同的泛音都比基音的频率高,但强度都相当弱,否则则无法调准乐器的音高了。 需要把音色和音质区别开来。音质的含义是什么?“音质”这个词,一般笼统的意义是声音的品质,但是在音响技术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声音的音高,即音频的强度和幅度;声音的音调,即音频的频率或每秒变化的次数 ;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谈论某音响的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 、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 。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 M1 j$ K r; _. L6 p4 s: {. i1 N( Z S! r) m# X1 L$ D- }+ i
音色(tone-colour)是指乐器或嗓音的音质。 音色在生活中我们常说,某某人的嗓子音色很美,或音色沙哑、独具个性。我们还会评价小提琴家或钢琴家“音色丰富多变”,甜美或如洪钟般辉煌……等等。这些,都不包括在我们要讲的音色概念中,我们这里要说的音色,在中国的辞典里称作“音品”或“音质”,即某种人声(如男高音、女高音)或某种乐器特有的声音种类。1 t( n0 U+ A( q: l, V! R+ O. J |
, x7 B- L+ f: ^+ O& z1 d$ g 以人声来说,女高音嘹亮柔美,男高音挺拔高亢,女中音比较暗一些,浑厚而温暖,男中、男低音则是庄重厚实,给人一种坚定的感觉。乐器的音色种类就更丰富了,小提琴的纤柔灵巧,大提琴的深沉醇厚,双簧管的优雅甘美,小号的英雄气概等等……。作曲家对于音色的运用非常讲究,这些各种各样的声音特质对他们来说,就象是画家手中的色彩一样,会令他们的旋律、和声、节奏、力度产生鲜明的效果。
1 P* L* _! _/ e$ t" k# n
3 k# |% a, K+ e: j2 k+ ^ 每一种音色都有着特殊的意味。假设你要写一首描写男子汉英雄形象的进行曲,你不大可能选择小提琴、长笛、双簧管这一类音色纤柔的的乐器,而是会考虑响亮有力的铜管,如小号、长号。再假如,要写一首表达缠绵爱情的乐曲,定音鼓、大镲肯定是不行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音色有着特别的表现力。
d7 r2 b" F/ ]
# `. B7 L# R$ \0 k& F( { O- \音色解析
* o: E2 t: E6 N7 v. C! U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寡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音色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 数字音色图谱
6 ~6 G) K; u- B( d5 u* j- V: a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一般来说,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乐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人声音色高音、中音、低音,并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 r8 ]+ i# `( r' E 概括地说,音色=纯音+变换+混合方式。' k0 t8 a, O9 H7 l
所谓频谱实际上就是多种不同频率的纯音一不同的递变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属性。
8 U2 _4 c( ]. G* I 音色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以下公式阐述:8 P2 @! v+ z) v$ o
1. 声音=乐音+噪音8 D# E/ I: I, {2 |+ o; n
2. 乐音=源音+节拍7 g/ ~$ y' b' ?9 @: k# M; E
3. 源音=音调+响度+音色# e( m/ M5 S; f- ^5 H
4. 音色=纯音+变换+混合方式
1 p: e i/ [+ T1 z 具体的来说,音色的类型是由振源的特性和共振峰的形状共同决定的。就振源来说,谐波衰减快,音色就很柔和,声音的融合性和穿透力好,例如人声和弦乐器;谐波衰减慢,音色就很坚硬,声音的融合性和穿透力差,例如木管乐器(特别是双簧管和萨克斯管)。就共鸣腔来说,共振峰出现在较低的频率上,音色就暗淡,例如长笛;共振峰出现在较高的频率上,声音就明亮,例如小号。某些音色具有多种特性,例如人声的音色既柔软又暗淡,双簧管的音色既坚硬又明亮,圆号同时具有暗淡和明亮的音色。6 M5 T8 I0 z& p4 b
波形和音色是有密切关系的,确定的波形具有确定的音色。反过来则不同,同一种音色可能有多种波形。
1 g) r2 a$ V" V, y7 v4 P 两个截然不同的波形,但频谱却是一样的,原因就在于功率频谱不记录谐波的相位。人的听觉也是如此,对相位没有感觉,所以这两种波形的声音听上去是一样的。
, x8 Q) ~- E$ f# f/ ? 谐音是由单个谐波构成的音,在频谱上只呈现出一个峰。只发出谐音的乐器是不存在的,谐音只能依靠电子发声器来产生。然而任何普通的音色都由若干谐音组成,这些谐音的频率都是某个谐音频率的倍数,这个谐音称为基音,也称第一谐音,比它高的谐音依次称为第二谐音、第三谐音,等等。例如,钢琴上的c1频率为261.6 Hz,那么这个音就应该有以下的谐音:$ Y& s# @9 P3 v
谐音 1 2 3 4 5 6 7 * 8 9 10 11 * 12
& y6 F( B0 }' J" A# a9 [$ F 频率 261.6 523.2 784.8 1046 1308 1570 1831 2093 2354 2616 2878 3139. S7 T7 R" z6 J7 K
音高 c1 c2 g2 c3 e3 g3 #a3 c4 d4 e4 #f4 g4* a8 Z/ ^2 s5 B/ Z- D A& o" A& n
& i! G- K- \$ S0 ?2 ^8 N1 K- g' h0 Y' G9 U& E. }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