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52|回复: 0

[歌词创作] 流行歌词赏析

[复制链接]

41

积分

0

听众

26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41
Lbnzzq 发表于 2015-1-19 16: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歌词是歌的主体部分,在歌曲中起着主体作用,一些经典歌曲歌词之所以倍受欢迎,有其内在的因素,歌曲需要用语言来充分表达作者或演唱者的内心情感,这就需要具有独特的个性化和富有想象力的歌词来吸引,取悦听众的兴趣写词谱曲是种文化艺术的创作,创作本身又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各个地方,各个名族创作者具有的思想表达,也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产物,流行歌曲歌词的发展也遵循着时代大背景的转化轨迹,以其特有的方式反映着不同时代人的精神需求,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 z) u2 E/ t; T. J
* r3 z4 E# U( q( S  其实还是蛮佩服方文山的文笔,借着这次机会,我们想认真研究一下他,学习一下他独特的,吸引人的文笔。记得有人说:有时候,认真唱一首歌,还不如认真读一首歌,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完美的歌喉,而而阅读歌词,能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品读一个人,阅读歌词和阅读文章不一样,歌词有韵律,不会太枯燥,而且通俗简单,却又透着神秘感。7 c% A& S2 r% \0 i$ a3 Q1 |9 }

7 q# T9 a  ^, F  从《东风破》里的“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到《发如雪》中的”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再到《千里之外》里的黯然神伤‘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离恨是歌者永恒的主题。《青花瓷》给我们带来的惊喜,在于这种离愁别绪被描写得更加婉转细腻,隐藏得愈加含蓄而韵味别生,仿佛青橄榄在口,可以慢慢回味。论意境,《青花瓷》宛然一出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水云萌动之间依稀可见伊人白衣素袂裙带纷飞;论词句,《青花瓷》却是一幅笔端蕴秀临窗写就的素心笺,走笔曲折只因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论曲调,《青花瓷》仿佛微风中静静流淌石上的山泉溪涧,清泠透亮而又蜿蜒回环多有不尽之意;这三者叠加至一处,《青花瓷》一曲正如其名,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在《青花瓷》里我听到了《东风破》里旧地重游物是人非般淡淡的哀愁,听到了《发如雪》里前尘后世轮回不息般轻轻的喟叹,也听到了《千里之外》天各一方生死难忘的一生等待,甚至听到了《爱在西元前》里风化千年而精魂不死的爱的誓言……心中五味陈杂,漫天的思念翻滚如潮,而耳旁却依然只是轻轻淡淡的吟唱而已,云淡风清。
8 k- o9 x# y/ o; K) Y1 u
: g$ [* e0 [/ f! Z' u0 B3 x  下面让我们来品析一下《青花瓷》* Y( _" y  j1 v" M' ^' i
: _' l+ ]" E1 T% i: H1 G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3 U: \6 m0 C2 B" |3 e2 N

% H2 X& {7 Y6 a7 w$ D1 i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 O6 i* V# D0 F& S( R) p/ H& C4 h- |+ N! q4 ^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 b' ~0 M9 Q! H3 B9 V; Q% G2 V+ Z0 x# {" [# @- Y( B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5 q. B: t7 x  e3 s. ~
/ \: D$ R: d7 @. h+ b. X/ D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8 ]) `( c9 x- t: D5 B- z# D+ }' f9 f* }2 L3 K6 |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 |& U1 @. L; N
) ~$ Y; j. S) ?: M1 \  X- J
  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o8 ^  M. b4 f% M1 \7 z! Q  L
  K% c5 \2 j5 p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t1 V0 I4 X. J( ^' f6 A
1 _$ u% B# J; a! x0 o, S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K9 ~6 g8 S, x9 B% D7 a

# g' ?. t6 i* n8 C) t3 y/ t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9 h3 m$ Y0 L& y$ M. Z8 X
" q  U2 R( x% Q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8 G! L4 Q+ H9 [# o! ]9 u
+ t, z- k2 c/ k3 I! y0 n) ^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5 v+ v, E- n- V% \' U2 j4 P  l& p1 q1 j7 ?$ Z9 i! z; M! C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3 j! M# {# g( j- H3 H  ?7 l6 Z

" F6 J, w4 t$ q  M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L" Z1 L7 S- k

$ ]% y" R# m) \2 d1 M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 o8 n. E. U( K/ \; {
- V0 L* [0 P: _( M6 o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 u" v. w( w8 b6 D9 F' }' h

5 b5 `0 x5 {5 _; n' o  [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0 S9 D6 N- ?+ @2 S4 B8 o

9 b* Y2 b/ U" }0 E9 n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2 T/ U' p; C" k; f( U4 H

( G: v  u3 }- K9 C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
# f. K: J! }1 Y- Y3 k7 ~" x; b$ J, d; T" U, p
  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3 @  r& O; b1 O2 g
" \; N5 R- A; f1 ^  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 s: K; |3 j8 {. ?
4 U# D$ c+ q* J9 X$ G3 z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 C7 u' ]3 ]: q% M$ |0 \/ Z# a" }5 J3 A, B& @  l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6 s5 i" [. K% v& Y. }
' S' S& P4 B: s7 l( W; n4 S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3 r- U1 _! a; Z: ^* s
! J9 J- a. X) h6 g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Q+ v9 g( Z- k5 C2 L# T" c

  D5 ]0 x1 \5 y1 T1 W  Q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l$ b$ ]" ]/ |% x: J$ U
& w1 c* t2 o' A8 }* j
  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
0 @, y( J) p( m
8 V* h- m0 `# U5 n4 T* N( [( ~+ b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4 E8 s, r) C) f2 B6 J2 q
( s3 ~) J1 r5 B
  芭蕉帘外雨声急,
, Z: ~( \" i( I1 X: J4 D0 F( [% l- f  G2 ^
  青花瓷里容颜旧。0 d5 _3 G0 [. M8 O% ~( a

+ K. A" i* Y  z3 B! e! W1 n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 N! P* `# C. U' P* z; w9 V  G3 v- g' _
4 d2 N, h  o" S* `2 i  初看题目《青花瓷》,你会想起什么。想必大多数人会想起对古代瓷器的赞美,然后抒发一下个人情感。如果给你这个作文题目,你一定蒙了吧?然而再来看看方文山,全曲的基调是什么,词像是在对一个人诉说着,表达自己对于对方的爱恋,是作者用倒叙的写法,交待了和伊人匆匆见面匆匆话别的来龙去脉,然后一边勾勒一边追忆。这就是词人的高明之处,借古抒今,令人大吃一惊,却又觉得合情合理。
/ P+ ]/ Z) l8 w1 G; o# g5 j& W- Q' U; H: ~" R+ ?3 ^5 u) O4 t, [; h6 x
  第一段,以瓷喻人。说明我一边勾勒一边思念在江南遇到的如青花瓷一样的女子又因为不知玉人身在何方而思念心伤。这一段已经为全文奠定了基调。“我”一边为素胚上色,一边思念一个曾经邂逅的如青花瓷般的女子,冉冉檀香中,思绪已飞,心中泛酸纵是丹青圣手,也无心下笔,不免心自忧伤,不知伊人身在何方。
) \3 p4 F& v! Q8 B- }9 H7 j6 _. ^0 Z9 S* t# _% W  w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是全文的点睛之语,优雅而深情。“天青色等烟雨”不但诗话了语言,而且串联“而我在等你”,彰显出伊人对“我”而言是多么的可贵。再加上动人优美的旋律,令人如闻天籁。“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画面感极强,一石三鸟,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感伤。“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依然秉承一边勾勒青花一边展开思绪,而伏笔一词其实对以后的结局作了暗示。
) H& j! b# l9 d$ `3 t1 w4 }4 F6 |; G& k$ g1 W: ?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同样的旋律再次吟咏,一个“晕”堪称绝妙,什么是晕?当你把一滴墨汁滴入一碗清水,看它缓缓扩散,这就是晕。“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本句是一个标准的倒装,是的,看到了,如真似幻,似乎一切都融入了江南的美景里,似乎是个喜剧结局。然而笔者更倾向于这是我久念成痴,眼前出现了幻觉。. ]/ U) I- Z8 A1 O( H$ ~  D
. U; O( X) \6 `0 [7 E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交代和伊人匆匆相见,匆匆话别的来龙去脉,依然是一边勾勒一边回忆。' V) m4 d' j4 |
) N6 U* C  w" `; I# F+ c
  真的,不得不佩服方文山的文笔,可以这样说,没有方文山就不会有今天的周杰伦,至少周不会走到今天的辉煌。《青花瓷》现在已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因此流行歌词对人们的影响是很大的。也许我们是迷恋某一歌星而喜欢上这首歌,但是我们更不应该忘记这首词的作者,是他,创作出了辉煌。( E. G' w8 P( f5 ^/ I1 g

4 C2 `' r7 F) T* E" S8 A  在很多的赏析中,我发现大家说得最多的是这首词中的“等”字别有韵味,然而在我看来,这固然不错,可一个真正的高手不会这么简单的,真正的读者也不可能这么轻易地发现。与我,从这首词中,读出一个“望”字,是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然而无望的尽头使主人公一次次的失望,“我”永远找不找你,只是无尽的等。这种望眼欲穿的感受是最最折磨人的。这也注定的没有完美的结局,升华主题,引发思考,紧紧抓住观众最脆弱的神经。至少,我们不是词人,在在此妄加喘测也实有不妥。至少,我们能够隔着千里山水遥遥眺望江南的袅袅炊烟,隔着茫茫人山人海默默想念回忆中那一抹淡淡的背影,正如隔着重重历史静静观赏传世青花瓷不变的美丽。这,也够了…….8 T9 [0 B- D% e/ R" v' L

% U+ d2 @5 h- h# W7 I' }  青花瓷里容颜旧,老去的只是我自己,而你的美丽,永远定格在永不褪色的青花瓷里,可以欣赏,可以玩味,也可以守望。
9 v0 w  s; F+ Y9 [* |; V! W
1 z4 _# ]/ {+ ^! v- ]  《青花瓷》,一个离我们多么遥远的物品,也许也注定了这首歌将像青花瓷一样成为国宝,经久不衰。# I5 X3 p9 L8 u+ T

6 B: t: s" t* Y! A5 D0 w/ W  T' [; `  对于流行歌词,我们为什么不能也像读唐诗一样细细品玩,也许,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什么不加上一句,现代歌词….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1-22 21:45 , Processed in 0.115938 second(s), 1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