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音乐表现看,《从前慢》看似音域跨度不太大,但却很考验歌手对音乐气氛的控制,叶炫清很好地把握了音乐节奏、音准,但更重要的是唱出了音乐背后的情怀。 再说开场的次仁拉吉的《穷开心》,很多人说让人想起第一季的吉克隽逸,音乐性表现地确实不错,可惜的是缺少了过往选手改编周杰伦的《双截棍》那种石破天惊的惊艳感。 B-box世界亚军张泽《天气那么热》用B-box编曲也是相当带感,不足的地方是歌唱的部分有待加强,但被那英封为“嘴神”之后,这些新音乐元素的注入对于节目当然是一股新声音。 要说freestyle还是董姿彦的《恋曲1990》更有惊喜,爵士唱出小清新风,音乐一气呵成音乐感爆棚,一段freestyle自然不做作,有当年魏雪漫的惊艳。 可是也有些选手的表现,遭到网友质疑认为节目成色不足。 首当其冲是被四拍的朱文婷,一首《淘汰》虽然赢尽导师好评,但很明显高音部分其实不如低音部分亮眼,虽然是节目最需要的大嗓门歌手,但还没有拿出顶级大嗓门歌手的爆发力。耳帝对她的点评就更加不留情面:第一期节目这种水准还能四拍,很难想象以后的节目。 符荣鹏《无条件》除了粤语不够标准,第一段副歌不稳,更大的问题是太过紧张,没有唱出整首歌的完整感和情境感。 综上,虽然看得出节目组在大力选人,但在音乐类综艺做了这么多年之后,带给人惊喜的更多还是叶炫清这样的新歌手,或者董姿彦这样的华裔歌手,而在被《从前慢》惊艳了一把耳朵之后,后续的选手能不能为节目刺激新的生命力,显然还继续观察,对于《新歌声》来说,没有比持续打造新的爆款选手更加重要的事情。 老爆款与新歌声:上一季被质疑充满疲态霸占收视冠军,《新歌声》能找回爆款感吗? 没人可以否认,上一季的《中国新歌声》无论是口碑,收视,还是话题度都大不如前,但它依然是国内音乐类综艺的王牌。 一方面,不断推新的音乐类综艺节目并没有消除观众的审美疲劳,除了打造出进口小哥、让林忆莲等老牌歌手翻红、帮助《成都》被更多人认识的《歌手》和凭借怀旧情怀和薛之谦制造话题的《金曲捞》之外,其它的音乐类综艺你刚唱罢我登场,却少有传唱度较广的金曲,也没有出现新的爆款挑战《新歌声》的霸主地位。 但观众的审美疲劳却在不断加深,节目的环节设置上未见明显变化,整体模式并未有太大突破,第一季那样话题学员爆棚的情况再未出现过。只靠导师相声团的演出,节目能够撑多久的爆款呢? 从第二季回归看,《新歌声》终于出现了一丝复苏的苗头,除了新导师陈奕迅和老导师周杰伦互怼逗趣的相声段子,还出现了叶炫清这样的走心演唱的选手,但即使是王牌综艺《新歌声》也必须面对市场的过大浪淘金,单靠巨星的输出只会造成供给不足,节目要走出上一季的中年危机,“内容为王”依然是不变的道理,只有更多的选手和新歌成为爆款,引发话题进入二次传播,节目才能找回内容的生命力和“现象级”的传播。 音乐综艺越来越多,但成为现象级却越来越难。最首要的原因是爆款模式越来越少,而曾经的爆款已经纷纷陷入疲态,当导师斗嘴+盲选已经成为《新歌声》的固定看点,只要按照此前的规律和经验做,收视肯定不会差到哪儿去,但实际上,节目正在离爆款渐行渐远。 陈奕迅和刘欢的加盟,当然有助于延缓节目的衰老症和中年疲惫感,但面对节目模式逐渐老化、新鲜感被同类综艺不断稀释、新人挖掘越来越难的情况,这款王牌综艺,该如何对抗观众的审美疲劳,用一批high歌狠狠地再次惊艳四座? 这是一个快时代里,凭借一首《从前慢》重新叫醒观众耳朵的《中国新歌声2》,必须面对的问题。毕竟对于这款王牌音乐综艺来说,再逗趣的导师,也没有爆款级的“新歌声”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