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电影或电视剧中有哪些常识错误?

查看数: 12145 | 评论数: 1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7-6-25 19:06

正文摘要:

1 . 臣妾、本宫 随着《甄嬛传》的热播,这俩词儿也跟着一道走红了。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后宫佳丽们真的是这样以此来自称么? 我们先来看看“臣妾”。 “臣妾”,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大体就是指臣子的妻妾,也可以 ...

回复

anxin 发表于 2017-6-25 19:07:16
除此之外,或直呼官名,或在此之上冠以姓氏,如“黄典史”。

当然,对于这些官员,普通平民也不用自称“奴才”,而是自称为“某”,类似于今天的“我”(“我”这个词也会使用)。当然啦,自称“小的”也是有的,这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语言上的谦逊,类似于今天的“在下”。

以唐朝举例,当时有位宰相家里搞装修,这位宰相闲来没事就在家中瞎逛,遇到一个工匠,就与他交谈起来,两人互相都是自称“某”如何如何,而不必口称“本相”“草民”。

毕竟,华夏并非一直是遍地奴才的时代(更可悲地是,想给人家当奴才还求之不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位”用于尊称。

唐朝宰相官职不一定为丞相,具体职位可能是尚书令、尚书仆射等,此处仅以此举例。

4 . 您

这个词很多人注意不到,“您”有史记载始见于宋代,《俗字背篇》中有:“您,你也,俗。”经常用于填词。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您”和“你”并无任何含义上的区别。数百年后您才慢慢在北方方言区变成“你”的敬称。另,您又可写做“恁”,清代更通“伫”(本为繁体字,左单人,又宁)。

5 . 小姐、娘子

“小姐”一词和“大人”一样,只要是古装剧大多便要露一次脸。

也许很多剧作者的使用根据是《西厢记》中称呼崔莺莺为“小姐”,然而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小姐”这个词从古至今的意思并没有太多差异,都是高级性工作者的代称。

以明代举例,刘姓技师、宋姓技师,大家一般称呼她们为“刘姐儿”“宋姐儿”,又如“这家院子不是什么好人家,里面藏着个脂粉小姐。”

那么,当时的人们又是如何称呼正经人家的姑娘呢?

以宋代举例,一般称之为“娘子”,对于年纪小的就称之为“小娘子”。如“李娘子”“赵小娘子”。

其实大家可以从《水浒传》中窥其端倪,虽然《水浒传》因为成书原因,里面不少是明代的用词习惯。我想这也是许多看《水浒》的读者不理解为什么小说中无论甲乙丙丁,都像男主人一样,称呼女主人为“娘子”了吧。

注1:《西厢记》版本众多,关于崔莺莺的身份也有很多版本,一为大家闺秀、相府之女,一为妓女。

注2:“小姐”在明清时期逐渐转为现今理解的对未婚女性的敬称。至今,“娘子”一词在部分方言区仍然有过去的含义,如“小娘子”“二娘子”(意指某人家的小女儿、二女儿,不特指自家)。

注3:妓女和如今的技师差异较大,青楼妓女分为清倌人和红倌人,清倌人卖艺不卖身,红倌人可以卖身,二者可以转换。和不少影视剧及小说中描写的不同,妓女在古代虽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职业,但也并非羞与人言。“水太凉”迎娶名妓柳如是,传为一时佳话。古代的文人墨客们,便大多在青楼请托唱和,青楼的形象更接近于影视剧中“大家闺秀”那种清雅淡漠的调子,当然,不同风格也是有的。所以古代的才子们,便喜好在青楼里和这些名妓谈情说爱、卿卿我我,缠绵个几年只是听听小曲、吟诗作对却难一亲芳泽的也属平常。至于如今的洗头房和“技师”们,更接近古代的“娼”或者“暗门子”,周星驰电影里的所谓青楼就是这种,只做皮肉生意。

6 . 太监

“太监”本为官名,中官之首才能称之为“太监”,此外有“大监”“少监”等。

也就是说,只有大太监才能叫“太监”(呃,有些绕),一般的阉人、宦官是没有资格被称为“太监”的。

当然,随着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大太监的威名日重,民间渐渐就以“太监”一词代指阉宦了。

7 . 和尚、贫道

“和尚”,一般人理解就是出家的僧人,不过这个词可不一般,梵文中是“师”的意思,本来是用来称呼有一定资格的出家人的尊称,也不限于男女,所谓“大和尚”是也。

当然了,后来这个词和大多数习惯用语一样,渐渐沦为了所有出家僧人的代名词。

“贫道”,举个例子吧,那个去印度取经的玄奘就自称“贫道”,虽然他不是道士。

8 . 官人、相公、郎中、博士…

“官人”和“相公”,是特别能体现汉人文化的两个词汇,现今来看,都是用来代指丈夫。

我们来简单看看这两个词汇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丈夫的。

一开始,华夏的女子多称呼丈夫为“郎”,后来估计觉得这样喊有些肉麻,便加上了一个词称为“郎君”或者“夫君”。

汉代之前,官人当然是指代官员,然而汉代以后,或许是出于望夫成龙的愿望,一些人便私下里用“官人”来称呼丈夫了,到了宋代,“官人”就渐渐成为了丈夫的标准用法,也没有谁大惊小怪了。

然而直到宋代,“相公”都是特指宰相,因为当朝宰相常常会被封为某公(就是公爵),连在一起便是“相公”了。

不过和“官人”一样,华夏的老婆们又觉得叫“官人”不过瘾了,还是叫“相公”最让人满意(也许私底下也有称呼为“陛下”的?)。

所以到了明代,“相公”就不光是用来称呼宰相了,丈夫、进学的秀才等等,都会被称为“相公”。

“郎中”“员外”和“博士”等,都是朝廷的官职,郎中和员外郎在侍郎之下,各朝略有不同,博士在秦汉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到了唐宋明清则是国子监(太学)的教授官。

这些词汇和“官人”“相公”一样,也被广大华夏百姓拿来称呼医生(类似的还有“大夫”)、富翁和有专业技能的人了(如茶博士,卖茶的)。

另外多说一嘴,“老公”“老婆”这个两个词在历史上出现的也很早(似乎是唐朝?),本意类似于今天一些情侣打情骂俏称呼自己的对象为“老头子”“老太婆”这样。

9 . 父皇、母后

和“皇上”一样,只要是古装剧(嗯,古装剧,目前来看够格称为历史剧的中国古代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还是寥寥无几)里面出现了皇子皇女,这两个词也必然活跃在电视屏幕上。

历史上的皇室子女称呼他们的父亲母亲在历朝历代并不完全一样(毕竟随着历史变迁,称呼本身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这里以相对不为人知的宋朝皇室举例,因宋太祖教育子女勿要以生在帝王家就忘本、脱离百姓(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没有翻资料,感兴趣的知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让赵宋的皇室成为最具人情味的帝王之家,皇室之间的称呼也与民间百姓无异(正式场合要具体而论,如有官职就以臣子礼觐见)。

换句话说,皇室中人互相之间的称呼大多与民间无异,“爸爸”“妈妈”“孩儿”什么的很常见。至于“儿臣”这种,只有在正式场合并且这位皇子身有官职或有爵位才会如此自称,而且此时他称呼皇帝为“陛下”而非“父皇”。

10 . 爹、娘

这个是因为“父皇”“母后”想起来的。古装剧嘛,只要不是帝室之胄都这么称呼自己的父母。

没错,既然这里提到了,自然是因为历史上的百姓并不都是如此称呼父母,以明朝举例(其实明朝两百多年,也还是有不少差别),喊自己父母“爸爸”“妈妈”的并不少啊……

“爹”“娘”是比较北方的称呼,而且在不同时代也有很大变化(具体什么时候在哪个地域如此称呼父母感兴趣的知友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换句话说,这两个词并不是古代子女对父母的通用称呼。

11 . 喳、诺

又是因为清宫剧的荼毒,不少人下意识地模仿古人应诺时脱口而出却是一声“喳”,不用多说,这是满语词汇,是满人奴才应答主子时所用,所以只有在清朝才会出现。当然故事背景并非清朝的影视剧基本上很少乱用“喳”字(嗯,这个是刚刚看到某些综艺节目古装剧情里某些艺人的脱口而出才想到的,有些莫名悲哀),虽然也并没有用对词……

“诺”,相对而言更具汉风了有没有?

这里提一个词,“唯唯诺诺”,“唯”和“诺”确实是古人正式场合的应答词汇,只不过很多影视剧里用反了。

举个例子吧,我让我儿子给我找个美女过来,我儿子应该说“唯”,而非“诺”,反过来,我让我老婆给我安排个家务活干干,我老婆说的就是“诺”。

简单地说,“诺”是长辈或者位尊者所用,“唯”相反。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7-4 04:39 , Processed in 0.642672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