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为馅》则可谓是“浮夸”的代名词。女主角杨蓉在现场办案居然穿的是一双“恨天高”,对下属她也是时不时来一顿挤兑,只为凸显她的聪明,被观众形容为活脱脱的女版“霸道总裁”。为了戏剧化地呈现这个职业,男主角徐医生还会一边做菜一边给学生讲课。 在角色的创新上,《如果蜗牛有爱情》也没能走出这一窠臼。戏中,王凯饰演的刑警队长季白破案能力很高,但是面对体能很弱的女主角就进入了傲娇面瘫的模式,一句“要么及格要么滚蛋”,还给别人取各种外号比如“机器人”“小怪物”,但是内心里却逐渐关心对方,而这种看起来很虐的爱情桥段被观众吐槽“太平常了”。 剧情漏洞多:推理过程基本靠猜 刑侦剧的一大关键是悬疑感和推理的合理性。观众认为,《如果蜗牛有爱情》的冲突主要来自两种办案风格的碰撞,一种是季白代表的传统刑侦路线,另一种是王子文饰演的许诩代表的推测犯罪心理和侧写路线。王凯的传统路线,主要是靠海量数据来排查嫌疑犯,但是很多推断的来源并没有具体说明,“让人一头雾水,中英文词汇的夹杂就是为了烧脑吗?但是烧脑真的是被滥用了”。 而王子文的推测犯罪心理路线,专业性也存疑。有人表示,“神婆附体,推理过程主要靠猜,很多时候逻辑经不起推敲,恕我不能认同”、“没有展现推理的过程,观众就不会有参与感,就没有得到锻炼脑子的乐趣。” 《法医秦明》呈现的男女主角所在的法医行业的职业特点,更是受到观众的质疑,被认为过度夸大了法医的作用,“刑侦队长成了摆设,每次都等着法医来结案,本末倒置,本该专业的行业剧却连外行看了都觉得不专业,比如,主演们喜欢用摸过尸体的手做各种事情,比如推眼镜、插口袋、翻资料……展现了各种让观众抓狂的画面”。 其次,这部剧在推理破案上的漏洞太多,有观众就此吐槽说,“比如吃小龙虾破案的第7集,因为死者的药瓶上有不饱和脂肪酸,而凶手当天吃过小龙虾,小龙虾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所以推断出此人就是凶手。这种断案简直草菅人命,估计所有吃过小龙虾或者吃过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人都一身冷汗”、“还有一些桥段,前面铺得很夸张,后面就没有交代了,逻辑不严密是该剧的硬伤。” 表演痕迹重:故作深沉装天才 目前看来,这些新生代偶像担纲主演的刑侦剧,在表演上也被批评不接地气,以往角色的痕迹太重,“王凯连走路都在耍帅,可能是剧本需要吧。但是,连办案的时候他都是如此,那时候不应该是火急火燎、什么形象都不顾了吗?”“张若昀在新生代中算是演技有代表的一个,但在《法医秦明》中同样只是在耍酷而已”。 王子文在《欢乐颂》中成为热烈奔放的曲筱绡,在《如果蜗牛有爱情》中成了安静内敛的天才,虽然在演绎上她已经尽量压制着情绪,但多数时候,她陷入沉思的空洞眼神引来批评,“难道这就是天才的表现?导演还一再给她眼部特写镜头,我是没搞懂他想表达什么”。此前,在受访时王子文也表示,第一次饰演天才人物难度很大,心里没有多少把握,并会实时收集观众的意见。 创新有争议:披着刑侦剧的外衣谈情说爱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刑侦剧创新地融合了时下的收视元素,比如《如果蜗牛有爱情》就混搭了偶像、爱情、悬疑、犯罪、推理等类型,男神迷人、女主角内向寡言,这种角色关系的反差让许多人觉得很“萌”。《法医秦明》则有了一些轻喜剧的影子,让平时非常严肃的警察形象发生改变,更贴近普通人。 相比之下,《美人为馅》就有了“玛丽苏”的元素,甜腻风迎合了部分观众的审美趣味。但在总体上这些剧依然还是披着刑侦外衣的言情剧,美女帅哥们在戏里谈情说爱,然后顺便探案。 有剧评人认为,这样偶像化的剧情和角色设计能满足观众“视觉消费”的需求,使得传统硬派的刑侦剧风格变得绵软,引发了很多年轻人的追捧,提高了一时的关注度。但同时,它们也受到诟病,“因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在于是创作者无法把类型化做到极致,所以才生出了各种枝节来拉长剧集长度,也是无奈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