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菁 发表于 2014-6-2 18:48:14

《悼》——致死去的亲人

本帖最后由 墨菁 于 2014-12-14 21:45 编辑

人已离开,转至唱作网

花过无影 发表于 2014-6-2 19:08:36

伤情很浓,句子诗的痕迹有些浓,可以适当浅显些,主要是主歌部分。

墨菁 发表于 2014-6-2 21:04:08

花过无影 发表于 2014-6-2 19: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伤情很浓,句子诗的痕迹有些浓,可以适当浅显些,主要是主歌部分。

其实,我想说,所谓歌词,应该还是要有诗的痕迹的。我不相信在这个论坛的人会不知道方文山,更不相信直到方文山的人会不知道他所努力的东西。我个人非常赞同他的观点——“自五四运动词诗彻底分家后,新诗基本上已经成为纯文学的一员,极少与旋律产生互动;歌词则完全依附着音乐发展,词意不再讲究文学性”而他所最想做的,就是将这两者重新融合。我写的所有的词,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随遇而安 发表于 2014-6-4 23:58:50

不要模仿方文山,他是鬼才,他的东西变一个字意思都可能变了,这首词是扒着烟花易冷写的,你试着唱唱你这款词,有些西施笑颦,对于写词,你太初级了,一首好词一定会先会感动自己,能让人记住的,一定是直击心里最脆弱的地方,大多是感同身受,很多好的词人,他们写的是故事,谈几次恋爱,多感受一下生活,才能写出动人的故事,我相信很多好的词人都有一种感觉,其实写一首好词很快的,可能十几二十分钟,无需想象,就好像上帝握着你的手,提笔就来,鬼斧神工

墨菁 发表于 2014-6-5 21:52:30

随遇而安 发表于 2014-6-4 2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要模仿方文山,他是鬼才,他的东西变一个字意思都可能变了,这首词是扒着烟花易冷写的,你试着唱唱你这款 ...

你从头到尾都觉得我在模仿方文山?哈哈,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墨菁 发表于 2014-6-5 22:03:04

随遇而安 发表于 2014-6-4 2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要模仿方文山,他是鬼才,他的东西变一个字意思都可能变了,这首词是扒着烟花易冷写的,你试着唱唱你这款 ...

而且,什么叫“他的东西变一个字意思就变了”?我是在变他的字?你有本事说说我的词和烟花易冷有什么相似之处。我和文山写的根本不是同一种类型的东西,难道你觉得这是意思变了?

墨菁 发表于 2014-6-6 18:26:29

随遇而安 发表于 2014-6-4 23: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要模仿方文山,他是鬼才,他的东西变一个字意思都可能变了,这首词是扒着烟花易冷写的,你试着唱唱你这款 ...

另外,我再说一遍,我只是按照烟花易冷的格式写了自己的东西,和烟花易冷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什么叫西施效颦?我不是在模仿,也就不存在你说的这些的问题。而且,难道说只有你那种毫无意境可言的语言可以写故事?我写词的底线,就是词的句子,一定要经得起推敲。当然,这一点我还没有完全做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悼》——致死去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