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声处理的顺序
一般人声处理的顺序[降噪] → [激励] → 均衡 → [去齿音] → 压限 → 混响,括号里的代表视情况添加。
1.降噪
对于降噪,我的看法是可以不降则不降,因为多少会对音质有损失,但如果噪音很严重,就没办法了。
推荐使用Audition自带的采样降噪器,首先你得录制一段空白的声音文件,也就是你不发声,单单录制你的环境噪音。
然后点Effects – Noise Reduction – Noise Reduction;
FFT SIZE 可设为8192;
SNAPSHOTS IN PROFILE 越大越好,我以前一般设成 32000;
然后点Capture Profile;
Noise Reduction Level 根据你自己的需求改,越高,噪音消得越多,音质损失越大。
2. 激励
一般动圈话筒比较需要激励,电容话筒的话一般不需要,除非你需要声音带有强烈金属色彩。
推荐使用的效果器:BBE效果器(臭氧里的也OK),使用时请适量添加。
3. 均衡
如果不是清唱的话,均衡是相当重要的。
推荐荐效果器: Ultrafunk Fx Equalizer 或者 Wave Q10 怎样均衡每人的习惯都不同,我的做法是把100HZ以下的人声切掉,以免和伴奏的鼓声撞到,有必要的话,可以将高频稍作提升,原则是可以的不动的就尽量不动。
100–250Hz:增加正面感;
250–800Hz:浑浊不清的区域;
1–6kHz:增加临场感;
6–8kHz:增加丝丝声和透明度;
8–12kHz:增加亮度 ;
4.消齿音(嘶声削除)
如果话筒灵敏度高,频响范围大,而且你非常喜欢对高频做提升,那消齿音是很必要的,否则你所发出的 Z C S 会很伤风景。
推荐效果器: DeEsser,如果是用Nuendo/ Cubase的话,自带效果里的 Dynamics就有,一般情况,只要选择male/female即可,如果是Audition需要另外装插件 Wave 3.0以上版本 就有DeEsser效果器。
5. 压限
压限之所以要放在均衡后面,是为了防止过载。
推荐效果器: Wave C4 或者 Ultrafunk Fx / Wave Compresser 用WAVE的话选择预置的pop vocal / vocal即可,用Compresser的话,可选择预置的Vocal/ Vocal Soft。
6. 混响
推荐效果器:TC Native Reverb 或者 Ultrafunk Fx Reverb 参数设置好后,我觉得效果上没多大差别。
有些人嫌现在的录音技术太好 ,把人声录得太”干净” 或者说太”数码化”,感觉冷冰冰的,所以会用Antares的tube电子管模拟器,它可以模拟以前电子管话筒的效果器,给人声制造一点失真,让人声听上去觉得温暖,这个效果器我一般不用,如果要用的话,可以放在压限前面,其实我觉得这个放哪里,问题都不太大,但是混响都应该放在最后,而且同一首歌里混响的参数,除了MIX不同(用来调节声音远近),其它都应该相同,除非你真的想要空间错乱的感觉 。
7. 母带处理
别以为录完歌 Mixdown以后就没事了,还有1个步骤: 母带处理,母带处理包括很多部分:
总体的激励、均衡、混响、音量提升等、推荐的插件:IZotope.Ozone(臭氧),一般情况选择预置的CD MASTER就可以了,怎么调整,还是得自己去听。
页:
[1]